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0多年前就给全人类提供了一个“健康”的全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且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但是在生活中,人们不仅在身体生理上会生病,而且在心理上也同样会生病,我们称之为心理障碍。那么,什么是心理障碍呢?提起心理障碍,人们可能马上就联想到精神病或“疯子”。当然,精神病人的“疯疯癫癫”无疑是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但绝大多数的心理障碍表现并不是这样。实际情况是,心理障碍可表现为行为偏常(即偏离正常人的常轨),例如儿童多动症、儿童恐怖症、怪癖行为、吸毒行为、酗酒行为、应激反应性失调行为、反社会行为和性心理变态行为等;也可表现为性格偏常,例如偏执型性格、暴发型性格、癔病型性格、强迫性性格等;还可表现为各种神经官能症,例如神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痴迷上网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并发展成网络成瘾症,这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既往研究从操作角度出发,或注重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网络成瘾症的成因,或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成瘾症的心理机制以寻求对策,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角度出发,解释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的发生,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成瘾症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互联网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IA)是网络用户对互联网过度使用而产生的一种现代心理疾病。伴随着互联网更加深入广泛的应用,许多领域的人群都发现了互联网成瘾症患。本主要介绍了互联网全球化以来,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对互联网成瘾症研究的历史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考试,既是知识能力的测验,又是心理素质的考验。考生考试的心理状态往往是决定考试成败的重要因素。许多平时成绩好的考生因考试的心理障碍而大失水准,多年的“寒窗”功亏一篑,实在令人惋息。因此,加强考生心理调节,消除考试心理障碍,就显得尤为迫切。考试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因时间、环境的变化而不同。下面仅就一些带共性的心理障碍作简要分析,并提出初步对策。一、自我意识障碍自我意识障碍是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出现偏差,缺乏必要的控制。表现为: 1.自我评价能力差。考生对  相似文献   

5.
谎言识别     
现实生活中,谎言愈来愈成为人们大伤脑筋的问题。我们常常认为“言为心声”,但诈骗犯在骗取他人钱财时,语言往往是很动人的,其姿势也会像演双簧一样与语言的欺骗默契配合,令人难以辨别。一些人,特别是善良、单纯、并怀有某种幻想的人,极易成为诈骗者的牺牲品。然而,虽然有人称说谎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但说谎也难做到天衣无缝。说谎给说谎者带来心理障碍,在行为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痴迷电脑者比比皆是,伴随电脑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已受到了心理学家、医学家的广泛关注。 网络性心理障碍是指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  相似文献   

7.
网络犹如一块神奇的土地,深深吸引着青少年的眼球。网络又是双刃剑,在带来种种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何让孩子度过网络人生的“危险期”?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为青少年上网构建“心灵防火墙”。  相似文献   

8.
一、学生假期中的心理障碍 青春期孩子在假期中所表现出的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家长的关注。寒窗苦读,一朝压力解脱。对于刚刚放假的学生来说,“玩”成为这个暑期生活的主调,旅游、上网、学车、打工、狂欢,怎么放松怎么过。然而,放松的背后,一些不应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有暴饮暴食致病住院的;有沉迷网络导致精神恍惚、心理出现异常的;有心情苦闷又缺乏及时疏导而轻生的……一个又一个不和谐音在提醒着我们,学生暑期心理障碍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9.
弱智儿童的心理障碍表现形式很多.最主要的是情绪障碍、反应迟钝和注意不集中等.但其感知觉的心理特点表现怎样?对颜色知觉和颜色爱好的特点如何?对此还没有进行过研究.正常儿童的同色配对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2.5岁阶段表现出“飞跃”迹象.在颜色命名实验中,1.5岁幼儿均不会正确命名任何颜色;3岁儿童命名正确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医科大学的本科生,并获医学“学士”学位,现从事医学临床工作已有10年。可一年前因生活、工作上的不良刺激,导致心理调节失衡,竟糊里糊涂地患上了“抑郁症”,作为医生却陷入“心理障碍”的泥潭不能自拔,令许多人费解。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在国外俗称“心理感冒”,尤其发达国家此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在我国“心理障碍”类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抑郁症”多发于性格内向、对自己要  相似文献   

11.
利用文献分析方法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国内关于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简要回顾了网络成瘾症的概念、症状、诊断标准、分类和病因研究现状;介绍和分析了现有文献已报道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整合治疗单元、家庭治疗、社会支持治疗等方法;对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与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瘾是指过分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一部分人因过分迷恋网络引发一系列心理障碍、家庭矛盾甚至学业荒废、事业失败等问题。网络成瘾一般有如下表现:①不断增加上网时间;②上网则愉快满足,下  相似文献   

13.
网络成瘾症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文献分析方法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国内关于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简要回顾了网络成瘾症的概念、症状、诊断标准、分类和病因研究现状;介绍和分析了现有文献已报道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整合治疗单元、家庭治疗、社会支持治疗等方法;对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的上网心理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他们可以借网络寻求社会支持,宣泄在现实中被压抑的情绪并“扮演”自己所向往的角色;另一方面,他们也因此而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感(Intcrnctdcpendence),丧失现实感(Perecption0freality),导致“网络性心理障碍”。大学生的上网动机国外有专家认为,人们上网的目的只有三种:寻求社会支持、虚拟人格和满足性幻想,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上网动机并  相似文献   

15.
圣经为开展心理咨询提供了重要原则,以下几个方面是心理咨询中帮助人建立人际关系所努力的方向。下面所用“心理咨询工作者”也可指传道人。传道人的牧养工作,常是针对人们的心灵的。“咨客”指接受帮助的人。 一、新的人际关系 所有心理障碍的咨客或患者都表现有人际关系的障碍。心理障碍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也只有通过人际相互作用才会走向康  相似文献   

16.
网恋背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因特网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于是,网络时代的网恋(也称第五类情感),便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浪潮。网恋给人心灵的最大冲击是它对爱情过程的浓缩,一场历时几年的传统爱情,在网络上几天之内可以完成它的产生、升华、死亡的过程。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准备,是极易受到伤害的,这种伤害被专家称为是急性心理疾病“网恋爆发性心理障碍”。虚幻网恋——超越型心理超越型心理者幻想在网络上能够有超越一切的纯爱情。有此类心态的人往往很容易在网络上坠入爱河,不能自拔。而他们所拥有的网恋是虚幻网恋,这种网恋的美丽之处在…  相似文献   

17.
心海导航: 我在阅读伟人传记时发现,不少伟人都有“怪癖”。有人说,十个天才中九个是“疯子”。我们该如何看待出现在这些天才身上的心理障碍呢?请予解答。 金坛×公司 查文  相似文献   

18.
某高校一位大二男生日前来到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暑假里天天‘挂’在网上,‘网瘾’越来越大,现在开学上课了,还是难以自拔,特别痛苦。”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老师告诉笔者,类似这样的“网络成瘾症”,目前在高校的“发病率”正不断攀升,让学生感到痛苦、无助,这一现象引起多方的关注。〔症状〕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一位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症状”:平日里无精打采,一上网就处于亢奋状态。每天虽然告诫自己不要泡吧了,可一到傍晚,还是不由自主地走进网吧,一玩就玩到了凌晨,想停也停不下来。刚进大学时成绩还不错,后来“红灯”越挂越多,差点被除名,…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哲学问题评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化”浪潮席卷全球,并不是概念炒作的结果,而是因为网络真真切切地走进了大众的生活,改变了人类生活本身,网络化带来的不仅是观念的变化,而且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根本性转变,网络化给人类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给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进一步研究网络给人类带来的机遇、挑战和问题,《学海》杂志与清华大学哲学系于2000年11月4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网络时代的哲学问题”全国性学术讨论会。本文将对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并综合国内近期的研究状况,对“网络时代的哲学问题”进行评述,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一、网络与…  相似文献   

20.
进入经济社会时代,人们都明白:酒好还要会吆喝。而大学毕业生,也要学会自我推销,把自己的价值充分表现出来。 冲破传统“谦虚”观的束缚。自我推销的主要心理障碍,就是过分“谦虚”。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