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范长存──纪念包尔汉·沙希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安士伟,沈遐熙,宛耀宾,马贤今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维吾尔族学者、中国穆斯林的杰出代表包尔汉·沙希迪先生诞辰100周年,也是他归真的5周年。每当我们想起包老时,他的音容笑貌和他那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2.
忆念张春波同志高振农张春波同志因病逝世已有几年了,作为一名曾与他同在吕门下学习五年的老同学,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他。想当年,我俩同在南京佛学研究班,受学于吕先生,五年之间,朝夕相叙,情谊甚笃。张春波同志是吉林长春人。早年在家乡参加革命,对我国东北...  相似文献   

3.
吕澂 《世界哲学》2007,(3):77-79,86
佛学家吕澂先生在1959年秋写过一份材料,其中谈到自己的经历,如何投身于佛学研究和涉足美学研究以及所参与的内学院发展历程中的主要事件和过程,叙述详细平实,史料价值较高。由于有关吕澂先生生平的详细资料已发表的较少,尤其是他自己写的材料,相信此篇材料会对研究近代佛学发展问题和吕澂著作的学人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这本书是吕澂先生1961年在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佛学班的讲演稿。那时吕先生已经准备写一本印度佛学史。从讲稿的内容来看,吕先生对佛学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不但熟悉中文的经典,对日本及西方学者在佛学方面的研究也不陌生,看完这本书,觉得它简直是一本简明的印度古代思想史,它可以和印度出版的同类书相媲美。作者在  相似文献   

5.
吕澂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学者,他的成就和贡献,国内外学术界早有定评。今值先生九旬诞辰,对他的生平行事和治学精神,就我所知,略作介绍,以飨读者。先生名澂,字秋逸,也作秋一。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一月十日,诞生于江苏省丹阳县。毕业于镇江中学后,考入常  相似文献   

6.
姚彬彬 《法音》2009,(3):22-27
根据近年所发现的一份吕澂先生写于1959年的自述材料,其中吕先生自谓其"本无宗教信仰",整理者高山杉指出,吕先生在另一份涉及政治的自述中,也再次表明了此点[1]。读过吕先生佛学著作的人,应都会对这种说法提出疑问,因为,他的佛学写作一向具有强烈的宗教情怀。比如,吕先生曾在与熊十力的论  相似文献   

7.
启功先生以教书为生,但却以书法最为知名,有人评价他的字“外若飞仙,飘逸洒脱;内似硬汉,钢筋铁骨”,面对他的书作,总似有一股挥洒不尽的朝霞之气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尘杂俱灭。问先生是如何练就这一手超凡脱俗的书法,他总会笑着讲起年少时的一桩尴尬往事,正是那犹如被人打耳光般的火辣涑的疼痛,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正吕凤子(1886—1959),名浚,字凤子,生于江苏丹阳,卒于江苏苏州。早年署名江南凤,后用凤先生,晚年则自称老凤。他出身于丹阳的一个殷富之家,幼时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儒学耳濡目染。少年时即以聪慧过人而有江南才子之称,15岁中秀才,22岁考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师事著名学者、书画家李瑞清先生。由于吕凤子在校成绩优异,悟性极高,深受李瑞清赏识,成为其得意门生。之后,凤先生投身于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9.
佛学研究断想胡晓光一当代著名佛学研究专家吕先生认为,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有本质性区别,而其区别的基本点,就是在于印度佛学主张“性寂”,而中国佛学则主张“性觉”。吕先生所指的中国佛学是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三大宗都有严密的哲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佛学...  相似文献   

10.
从大陆来到台湾,满目多是高楼广厦。见得多了,虽然仍有雄伟壮观之感,然而却也觉得那都不过像一幅画、一帧照片,甚或是一段幻梦,与一般的人们并没有更多的相关,并不会令人感到更多的亲切。 耕云禅学基金会的陈维沧先生与我可称是忘年之交。当我与他一起穿行出入于高楼广厦之际,向他提出想拜访耕云先生时,他郑重地想了想,才微微一笑,点点头说:“以往我们也曾邀请过学者来访,但都没有向耕云先生引荐,对你  相似文献   

11.
教堂幽默     
佚名 《天风》2018,(2):45-45
谁是罪人? 有一个警察在追捕一个逃犯的过程中,怀疑那逃犯逃进了正在做礼拜的教堂,于是他走进去,大声喝道:"谁是罪人?给我站出来!"只见全体做礼拜的信徒都站了起来,站在台上的牧师温柔地问那气喘吁吁的警察:"警察先生,在神面前我们都是罪人,你要找那一位?"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年仅10岁的邓中夏正在一座木桥上玩耍,几个同学跑过来对他说:“快去,外面来了个游学先生,口口声声要我们先生对诗,见先生不理他,他就大吹牛皮,真气死人了!”  相似文献   

13.
这本书是吕澂先生1961年在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佛学班的讲演稿。那时吕先生已经准备写一本印度佛学史。从讲稿的内容来看,吕先生对佛学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不但熟悉中文的经典,对日本及西方学者在佛学方面的研究也不陌生,看完这本书,觉得它简直是一本简明的印度古代思想史,它可以和印度出版的同类书相媲美。作者在书中谈到,日本学者“受到资料限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研究印度思想史的问题,“西洋人的研究就更差了”(参看《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83页。下引此书,  相似文献   

14.
正毕业后留在导师冯骥才先生身边做事,在我,感觉真正的学业才刚刚开始。在先生身边,看着他待人接物,听他有关文学、文化的夫子自道,跟着他的思维理路做事,解读他的艺术人生,静观他的思想明灭……那真是人生的学业,茫茫没有止境的。说起先生,可说的很多,不必再说的似乎更多。他是知名的作家、画家、文化学者、教授、博导、国务院参事……有这么一大堆文化身份围着,自然是时间的穷人啦。一天天被协会、媒体、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生产的第一台电扇是黑色的,以后代代相袭形成了一种惯例,随便那一家企业生产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似乎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人们的大脑中也就形成电扇是黑色的这一概念。1952年,日本东芝电气公司积压了大量的电扇销售不出去。公司7万多职工为了打开销路想尽了一切办法,可惜进展仍然不大,最后公司的董事长石坂先生宣布,谁能够让公司走出困境打开销路,就把公司10%的股份给他。这时,一个最基层的小职员向石坂先生提出,为什么我们的电扇不可以是其它颜色的呢?石坂先生特别重视这位小职员的建议,特别为小职员这个建议召开了…  相似文献   

16.
在马坚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萨利哈·安士伟今天是马坚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日。我们举行纪念会,是为了学习马坚先生献身事业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他在传播伊斯兰文化和阿拉伯语教学等方面做出丰功伟绩的拼搏精神。马坚先生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穆斯林学者、...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代著名佛学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五台山研究会特聘顾问吕澂先生,因病于1989年7月8日5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  相似文献   

18.
秦淮 《宗教学研究》2001,(4):118-122
本文围绕吕澂与熊十力四十年代关于佛学根本问题的辩论,试图阐明吕澂佛学研究经历了既连接又断裂的两个阶段,他又如何实现由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跨越。  相似文献   

19.
在马坚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萨利哈·安士伟今天是马坚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日。我们举行纪念会,是为了学习马坚先生献身事业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他在传播伊斯兰文化和阿拉伯语教学等方面做出丰功伟绩的拼搏精神。马坚先生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穆斯林学者、...  相似文献   

20.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业难──本刊顾问赵守正先生印象记陈书仪我是1986年10月认识赵守正先生的,交往虽不足10年,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长我10岁多,我自认是他的私淑弟子。在相识之前,久闻先生的大名,那是因为他当时已经是全国知名的《管子》研究专家。在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