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海先生是当代书坛的领军人物,这是毋庸置疑的。他是一位与时代同步并且标领潮流之先的当代代表性书法家。其书法风格"正大"而"独特",以独具一格的"草隶"和"破锋行草书"为书界所瞩目。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富人格魅力的书法组织者、领导者。从中原书坛到中国书法界的领军人物,他以富有创意的系列举措,不时给书法界以推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7,(11)
<正>赵朴初先生(1907-2000)是当代中国佛教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同时也是一位取得重要成就的书法大家。他是宗教领袖,"虽然平素以弘扬佛学为大事业,但‘文字立禅,翰墨结缘’,自古也是禅门精舍的一段慧业,故朴老总以诗书双楫苇渡艺海。"[1]其毕生书法创作难于计数,书法艺术造诣很高。他的书学观,正如他为《书法》杂志创刊10周年所作的题辞:"尊传统以启新风,先器识而后文艺。"他的书法源于传统,得法古代碑帖,碑帖  相似文献   

3.
王渊 《思维与智慧》2023,(18):42-44
<正>在传统书法的临摹学习中,学习者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字体的笔法方面,研究笔画起笔的“藏锋露锋”“逆入平出”、线条的“粗细欹正”“干湿浓淡”都可以将书法实践推向深入,但似乎只有少数人关心书法笔法之外的其他要素,比如结构、章法问题,实际上启功先生发现的“黄金结字律”已经在讨论这一问题了,他本人所写的“启体”书法也完全符合这一规律。启功之所以能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正是他在书法的结构、章法方面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偶见马承祥居士一幅“心似秋月”的书法作品,那秋月明亮而清澈,作品的整体基调光明澄净,如佛光一般祥和…… 马承祥先生是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中国现代书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书法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与赵朴初先生相识已有12年了。 1987年冬,在京城静谧的南小栓1号院,我有缘得谒先生慈颜。那时,我是一名尚在大学读书的青年,而赵朴初先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又在佛学、诗词、书法等领域被世人尊为一代大师,在海内外备受推崇。记得在那间叫“无尽意斋”的书房内,我与先生相对而坐,在一派蔼然和气中与之款语,聆听教诲,其是如沐春风,让我激动不已。 从此,青年的我和赵朴初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一次见到他,心灵都有一种慰藉,我真诚地崇拜着他。特别是近几年,每到11月5日朴老的寿辰,我不论工作多…  相似文献   

6.
米芾是宋代知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造诣为历代人所推紫。那么他的书法成就是如何造就的呢?有资料记载,他在私塾学写字,开始表现出少有的聪颖,他的书法才能很快闻名于乡里。然而,在稍后的几年里,虽然他仍十分勤奋,每日耗纸百张,但由于下笔草率,却三年未成。后来遇到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听说其人书法很好,于是,便向秀才求教。  相似文献   

7.
《中国穆斯林》2012,(2):23-23
我国著名阿文书法家哈吉·萨里赫·李文彩先生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作品集已出版发行。该作品集汇集了李文彩创作的260余幅阿文书法艺术精品。李文彩先生毕业于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曾担任《中国穆斯林》编辑部副主任,一生热爱阿拉伯文书法,其艺术风格综合了阿拉伯文书法规范,汉字书法的气韵、章法和造型构图艺术特点。博采众长,独具一格。他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艺术展,并获国际大奖,诸多艺术作品被国际政要、博物馆、画册珍藏,深受中外穆斯林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钵翁墨迹     
早在20年前,我的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一件书法作品的印刷件,是潘受先生题赠苏渊雷先生的手迹。潘先生是新加坡的书法国手,在新加坡书坛上,坐着第一把交椅,一派何绍基的风韵,我曾有评云:“余观潘受先生之书法,厚重秀拔,品格不凡,远窥颜平原之堂奥,近得何子贞之风神,笔精墨妙,共仰千秋,偶发清思,或见古稀老人挥  相似文献   

9.
书法家、美学家、文化学者张光兴先生的书学专著《书法艺术论纲——传统美学视角下的书法艺术》于2013年9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这是他的第1 8部专著.书中对弘一法师的书法艺术提出了一些见解,前不久在接受采访时张光兴先生就如何才能学到弘一书法真髓又谈了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把“李叔同书法”与出家后的“弘一法师书法”严格区别开来.他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因为书法家前后所处的环境、心境、创作目的以及技巧运用等不同.学习者不妨从李叔同书法入手,慢慢转向弘一书法.第二,学习弘一书法,功夫要在“写神”上.第三,要写弘一书法,就必须把心静下来,还必须在文化修养上多下功夫,别指望走捷径.  相似文献   

10.
时值举国上下喜迎祖国六十华诞,金城兰州瓜果飘香的丰收季节,欣闻我的同乡同族友人,著名阿文书法家陈坤先生在他潜心耕耘探索多年的阿拉伯文书法园地中,又喜获累累硕果,一本内容丰富、特色浓郁、装帧精美、印刷考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的《陈坤阿拉伯文书法作品集》终于和广大热爱阿拉伯文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11.
沙孟海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冷印社社长,在书、印、考古学、鉴定学、书法篆刻理论上造诣很高,且有不少专门著述问世。我在中学时代十分喜爱书法,有幸就学于沙老门下,日后书信往来,亲聆教诲,得以管窥他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 沙老博学强记,一次,在谈到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伦理思想史时,  相似文献   

12.
应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教育出版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阿扎尔·塔希尔先生的邀请,我和李文彩同志于 2000年 11月 3日前往巴基斯坦文化古城拉合尔市,参加了巴基斯坦第三届国际书法与书法艺术比赛和展览,受到巴方书法界和其他各方面人士热情友好的接待,并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10日返回北京。   此次书法比赛,是巴基斯坦继 1998年举办首届国际书法比赛和 1999年举办第二届国际书法比赛之后又一次规模广泛的国际书法比赛活动。有 11个国家的选手报送了大约 310幅作品参赛或参展。所有作品全部挂展在哈姆拉艺术中心的展览大厅之内,呈现一…  相似文献   

13.
熊秉明先生是享誉海外的艺术家,也是艺术哲学家,他对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的研究颇具中西比较的视角和方法,在书学界影响深远。通过撷取熊秉明书法美学思想中"理性"与"反理性"这组核心理论范畴,对其书学体系建构和阐释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书法是"理性"与"反理性"相融合的艺术,在"理性"中寻找书法的秩序,在"反理性"中表达书家精神,在创作中以"反理性"为主导,反映书法美的核心是书家本心的回归。从熊氏的理论分析中可看到中西传统艺术间的某种共通性,对书法的美学生成有了新的阐释。熊秉明的书法美学研究显示出以书法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所迸发出的勃勃生机,以及在中西方艺术思想碰撞下中国书法所具世界话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书法作为古老的艺术一直存在于世,它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精髓,也是世界艺术的一朵奇葩,在当今社会依然不断地发展,甚至以不同的形式、状态存在。王学仲先生的书法理论与书法创作,在当今书界有着杰出的地位,具有鲜明的特点,对现代书坛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起着不可代替地作用。以王学仲的书法艺术、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为纽带进行了资源整合,阐述在当今书界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性及其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以载道,书以达义。佛教自传入中国,便与中国书法艺术结缘。佛法与书法的关系,以禅喻书、援佛入法等概念,是历代佛教名家、书法家关注的重要命题。近期本刊特以佛法与书法为题采访了钟明善先生。钟先生长期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饱含热爱之情,且有独特的感悟。在钟先生娓娓道来的谈话中,我们对佛法与书法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正李苦禅曾说,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这句话知道者甚多,可是能真正理解的又有几人呢?李苦禅是近代画家中书法绝高的一位,他的字远比很多以书名世的书法家要好得多。李苦禅先生的鹰,鹰嘴鹰爪,就那么几笔,到现在也没有几人能学得像,就是因为很多人书法功底远远不及,线条质量差得远。百年以来,中国画坛能达到这个高度的,寥寥几人而已。  相似文献   

17.
乌思尧先生寒暑不避一年有余,用汉字硬笔行楷书法精心抄写完整部长达 30万字的汉译《古兰经》,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西安日报》、《人民政协报》、《各界导报》、《西北信息报》、《星期天》及西安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对此均做了报道。   乌思尧先生现任莲湖区政协副主席、兼任西安市政协委员、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省海外联谊会会员、区书画协会副会长,整日工作繁忙。笔者采访之际,他还正在会议室开会,所以只好趁会议休息时间请他谈抄写《古兰经》的经过和想法。   乌副主席高高的个头,体型略胖,身体健壮;看上去精力…  相似文献   

18.
潘天寿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中国画家.他精于写意花鸟、山水,擅长指头画,对书法、金石、画史、诗词都有精深的研究并有丰富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正>在当代书法文化建设上,河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寇学臣教授,以30年之功,致力学校书法教育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化书法教育普及,从而践行着一个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文化担当与社会责任。深察书法的教化功用和书法对受教者文化心态与审美心理的形成,受恩师欧阳中石先生的影响,寇学臣特别重视“书教育人”的教育理念,特别重视书法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引导。  相似文献   

20.
正《书教》杂志是一本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河北行知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书法教育专业刊物。该刊由《思维与智慧》杂志社创办,其宗旨是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书法教育,打造高品质的书法教育专业平台。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刊名。现面向书法专业人士及广大书法爱好者诚征稿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