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待对手     
日本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鱼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几家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都全是死的。由于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亡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以  相似文献   

2.
<正>"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经文:太28:1-10复活节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纪念人从死里复活的节日。人常说"人死不能复生",千百年来,人类不停地想要破解死亡之谜,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但结果还是走向死亡。耶稣基督死后三天走出坟墓,他胜过了死亡,胜过了阴  相似文献   

3.
孟雪松从上大学开始,似乎就注定要当渔民了。他就读的学校是大连海洋大学,学的是海洋捕捞专业,毕业后到一家外贸公司,做的是野生河豚鱼收购。在蛰伏了几年之后,他辞去了工作,找朋友借了4万元钱,成立了公司,他的人生理想是当老板。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北海道日本海沿岸的村庄世代以渔业为生,这里盛产磷虾、沙丁鱼等等丰富的渔业资源,捕获量常居日本首位。这里丰富的鱼虾不仅是渔民的生存所需,同样吸引了鲸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光临,每到捕捞旺季,常常能看到鲸往来游弋。有几年,渔业产量下降,渔民收成大受影响,有好事的渔民突发奇想:鲸鱼食量大得惊人,每次都能消耗大量的鱼虾,如果把这些鲸鱼赶跑,那么收成不就可以提上来了?于是说干就干,这些渔民把渔船、快艇等组成船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道死亡思想各有特点。在对待死亡态度上 ,儒家重生轻死 ,对死亡存而不论 ;道家则由反对悦生恶死 ,进而歌颂、赞美死亡。在对死亡本质的认识上 ,儒家认为死由命定 ,是天意的体现 ;道家则认为死是气聚气散的结果 ;同时二者又都认为死亡本质上是一种安息。在对待死亡价值问题上 ,儒家强调把死亡落实到道德价值的开拓上 ;而道家则坚决反对给死亡以价值判断 ,强调避死全身才是人生之根本。在超越死亡的途径上 ,儒家认为只要生活充实 ,为理想而奋斗 ,创造了某种永恒之物 ,便可超越死亡 ;而道家则强调通过“心斋”“坐忘” ,达到与大道合一 ,从而实现死而不亡  相似文献   

6.
再谈划清安乐死的几个界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应定义为“安乐地死亡”,它是一种死亡状态,不是死亡原因,不决定死亡的性质,不构成独立的死亡方式,其本 死得安乐、优死,不是无痛致死。其对象是死者,不是患者。其目的不是从生向死的转化,而是克服死亡愚昧,实现死亡文明化。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8,(2):121-133
海洋捕捞业在过去60多年间没有像农业那样加速增量发展,令人在直觉上怀疑国家施用于传统农业社会的产权制度改革不适用于改造渔业社会。本文研究舟山市螺门社区案例,认为问题要比想象的复杂很多。海洋捕捞业是靠海、靠船、靠技术与紧密合作的产业,大型捕捞船只天然具有产量优势;以大捕船为经营核算单位,天然需要超出绝大多数渔民家户资本水平的资本量、工作者的日常紧密合作、合乎民间公平尺度的分配,等等。当地在合作化时期改造传统的长元制而发展出大集体所有制下的、以捕船为核算单位的合作承包制,符合这些条件,因而长期支持了船只升级和平稳增产增收。1994年后的渔业生产徘徊衰落主要源于近海捕捞能力过剩而渔业资源衰退;政府就此采取激励渔民以个人、家庭为中心经营的新一轮股份制改革无法支持渔民转向外洋生产,反而瓦解了既有的大集体下合作承包制。所以,就渔业产权制度改革而言,并不存在脱离具体环境、生产要求和所需资本规模的、"一包就灵""一股份就灵"的政策。同时,渔业组织产权制度还需要与渔业资源产权形成契配才能构成完整的渔业产权体系。改造渔业社会的产权制度要取得良好成效,一定需要注意和解决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耶稣复活     
“耶稣基督从死者中复活了,我们也应在新生活中度生。”(罗马书六,4) 一、耶稣基督埋葬坟墓,并不是为长久留下去的。吾主耶稣所以甘心情愿忍受死亡,是为以后克胜死亡,使死亡服从他的命令。今天我们欢度耶稣复活大瞻礼,在这个奥迹上我们应当特别提及的,就是吾主耶稣是因他天主圣子全能的力量自己复活的。吾主耶稣原是不受死亡约束的;他愿意死,就死;他愿意怎样死,就怎样死;他死后,也完全有能力在他预定的时间摆脱死亡的羁绊。他复活自己同复活他人有  相似文献   

9.
论西方文化中的死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西方文化中的死亡观上海医科大学(200032)徐宗良众所周知,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有不小的差异,反映在死亡观上其区别也颇为明显。其追根究底的思辨方式促使他们一接触生死观便直逼生命的鹊的──死亡,对死作一番深入研究,同时又以死论生,围绕死亡去奏出一篇篇...  相似文献   

10.
佛学与死亡学佛日死亡,是自然界对人类这个万物之灵的最大挑战。没有谁不面临这一挑战,没有谁不在与死亡的战斗中惨遭失败。明人袁中郎说得好:“茫茫众生,谁有不死?堕地之时,死案已立。”每个人从呱呱堕地便开始了向坟墓的进军,死神之绞索从一出生便套在每个人的脖...  相似文献   

11.
八月十五日圣母升天天主造人,原为使人在世经受考验,功德圆满后,进入天国,永享天主的福乐,故人可能不死。即死,死亡也不是痛苦的诀别,而是幸福的门户,导向永生永福的通道。可是,一经元祖逆命犯罪,死亡便成为原罪可怕的惩罚,是一个风险三岔口,引善人升天堂,驱恶人下地狱。由于结局的迥异,死有善恶之分。圣母得天独厚,始孕无玷,不受原罪之累,可免一死,但为肖似耶稣,甘愿接受死亡的常律,当然她的死是由于爱,无病无痛的,真正安眠于主。另外圣母是天主之母,怀孕哺乳过耶稣,天主不能让圣母长眠地下,尤其她的肉体曾为主耶稣作出极大的贡献。当主忍受过“致命者母后”的剧苦,按情理,天主要论功定赏,提前让她的肉身复活,与灵魂重新结合后,升  相似文献   

12.
死亡是人类自身最大的困惑,是古今中外所有宗教、文化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华文化和世界上大多数文化一样,在其发展中形成死亡禁忌的传统。早在西周时期,“悦生恶死”的观念已经积淀到国人的死亡心理中;先秦儒家则承接传统以生观死,形成“重生轻死”的伦理色彩浓厚的实用主义死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生死观主要包含了"生死有命"、"死非其命"、"未知生,焉知死"以及"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四个维度。死亡之"有命",是指死亡乃每个人所无法回避的自然终结。但是孔子强调的是,即使是死亡,也应为"得命"之死而避免"非命"之亡。生死之命虽然具有必然性,但是惟有"死得其命",才能实现生命的本然意义。孔子探求的是必死之生命应当如何走向死亡的这个过程。通过规定生命的本然内涵和使命意义,"闻道"之生命最终实现了对必然性死亡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生死观主要包含了"生死有命"、"死非其命"、"未知生,焉知死"以及"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四个维度。死亡之"有命",是指死亡乃每个人所无法回避的自然终结。但是孔子强调的是,即使是死亡,也应为"得命"之死而避免"非命"之亡。生死之命虽然具有必然性,但是惟有"死得其命",才能实现生命的本然意义。孔子探求的是必死之生命应当如何走向死亡的这个过程。通过规定生命的本然内涵和使命意义,"闻道"之生命最终实现了对必然性死亡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胡荣明 《孔子研究》2019,(5):151-158
为解释死亡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应对死亡所带来的社会失序问题,朱熹从理气宇宙论与道德生命观出发,按照"常理"与"非常理"的死亡分类模式,一方面将"人死为鬼""人死气散"视为"生死之常理",并通过祖先与子孙间的祭祀感格弥缝因死亡所造成的人伦秩序的断裂;另一方面,又将强死为厉解释为气未散尽的非常理状态,并通过终归于散与道德生命的修养等途径予以安顿。朱熹建构了一套理学化的死亡知识体系,具有周全性与涵容性的特点,其中蕴含的儒家人文主义气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上面的题目 ,许多人一定知道我要讲的就是死亡。未用’死”字命题 ,只因适逢千禧之年的新春佳节 ,惟恐冲撞了大家的喜气。可是死神似乎从不顾及人间是不佳节良日 ,春节回老家杭州探亲时却接二连三地听到四位跟父亲同辈的老人相继辞世 ,其中一位是父亲的好友 ,不巧过世于大年三十。死神真是一位不讲道理的客人 ,无论大家多么地不喜欢他 ,他都会毫不客气地来敲门。我从小就十分害怕死亡。有一次住院正好住在儿童白血病房。出院后仅一个多月 ,我回病房探望小病友 ,发现少了许多熟悉的朋友 ,听大人们讲有几位已经死了。那时我对死并无多大的…  相似文献   

17.
孙向晨以儒家重生、海德格尔重死来区分和展示中西文化哲理差异。此切入点没有看到儒家的"生生之论"中透露着死亡的"气息",而海德格尔的"向死而在"中同样蕴涵着"生生"之意。也就是说,双方都有一个将生死关联起来做整体考量的视角。但是,双方生死观上的结构相似性并不掩盖双方思想实情的差异。海德格尔的生死关联是以"个人"为中心展开的,在他这里,本真的死亡只能是个人的死亡。儒家不同,它是以"家"为中心实现的一种隔代的生死关联。借助并对话海德格尔的共在思想,我们将表明,他人之死,尤其是亲人之死,也可以是本真的、原初的死亡。  相似文献   

18.
一粒麦子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是的,一粒麦子就可以把生命的真实全部展示。在饥饿比寒冷更可怕的日子里,一粒麦子的距离就可以让你触及到死亡。  相似文献   

19.
活着     
“活着无论多痛苦,和死亡相比,都是一种幸福。”一位朋友曾这样说。她说她7岁那年某天晚上,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忽然那么真切地感觉到了死亡的迫近,“……我简直快要窒息了,终于大叫一声,从房间里冲出来,朝着父亲哭喊,我不想死,我不想死!一家人都被我吓坏了……”  相似文献   

20.
一支出殡队伍向火葬场走去。排头的孝子捧着一幅老翁像,其后的贤孙捧着一幅老妇像。我正诧异这是什么新格式,瞥见队后两辆板车各载着一尊尸体,方悟这是同日归天的一对老伉俪。过去的话本说唱中,曾有过不能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的说法,但真正同日死的并不多见。现在看到这幅送葬图,深感这对老夫妻恩爱之笃、终期之巧,不禁为之称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