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一则广为人知的笑话:从前,有个爱拍马屁的人,皇帝、百官都被他拍得团团转。阎王听说后,派小鬼把他捉拿到阎王殿,准备判他下油锅。这人两眼骨碌碌一转,马上“扑通”一声跪下,说:“阎王老爷,不是小人愿意低三下四,而是那些人喜欢让我吹捧、奉承。如果他们都能像您一样铁面无私、执法如山,那么我再怎样拍马,也没有用啊!”阎王听了这话句句入耳,龙颜大悦,  相似文献   

2.
一分的价值     
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痛。有一次,几位文友在恭维我发表的一篇杂文。没想儿子在旁边插嘴说:“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这更好!”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着很多  相似文献   

3.
计文 《天风》2010,(9):1-1
一次,我从医院出来,遇上一位来城打工的初信者。“牧师,你在这里探望吗?”“不,是我自己在求医。”“啊?”她的神色显得很惊讶:“牧师你怎么也会生病?”我或许能理解这位姊妹,也许在她看来,牧师是神的仆人,为神辛苦作工,神自然得格外照顾,怎么会生病呢?可是这位纯朴善良的姊妹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牧师也是人!”是的,“牧师也是人”这个事实常被一些人忘记。  相似文献   

4.
某省在一豪华宾馆召开三级于部会议,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局长拒绝小车接送,坚持踩自行车前往报到,结果却被迎宾小姐拒之门外,理由是:当官的哪有不坐小车来的?再打量那身寒怆的衣裳,也不像呀!于是威胁说:“别闹啊,再闹我叫保安啦!”这则花边新闻听后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5.
时间与金钱     
上帝的圣诞树上,挂着两份礼物:一份是闪闪发光的金钱;一份是平做无奇的时间。每人只准拿一份,这是规定。“天哪,这可怎么办户人们在圣诞树旁转转悠悠,左思右想。“亲爱的人们啊.”金钱迷人地笑道:“还用得着我多开口吗?你们吃的.用的.玩的,那一样不用我去换取?选中了我,你们的生活才会闪烁出幸福的光彩!”“是阿是啊!”人们觉得言之机可是,正当有人把手伸向金钱的时候,忽然响起时间那低沉而又稳重的声音:“如果放弃了时间,纵使拥有无数的金钱,又哪来的幸福可言呢?”所有的人都呆住了。时间与金钱@文正英  相似文献   

6.
最近回老家,发现一位曾经说我“不适应生活”的老同学,夫妻都下岗了,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是艰难。他问起我的情况,我笑着说,我也下岗了,但我是主动下岗的──主动辞职回家做了自由撰稿人,每个月的收入比上班时要高出一大截,日子过得还可以。他也就苦笑一笑说:“看来你这个‘不适者’也能生存,而且还能生存得更好一些啊。”那还是十多年前,这位读书时与我很要好的同学,见我仍是不喜欢抽烟,不喜欢打牌,总是喜欢一有时间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呀写,就一边抽着烟一边对我说:“我发现我比你善于适应生活,我学会了抽烟,就能与喜欢…  相似文献   

7.
“心理饱和”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在社会生活中,心理饱和现象几乎随处可见。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人用手编织的草帽很漂亮,于是问:“买一顶多少钱?”“10元。”“如果我买100顶你们的草帽呢?”“每顶20元。”“为什么我买批发还更贵?”“编一顶我们很新鲜,编10顶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编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要怎样强忍着性子啊!”心理饱和导致这笔生产失败。[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除垢     
从乡下调到县上工作,一时找不到住房,住在一个朋友家里。他的房子很小,也是个单身汉,两个人挤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但几天后,朋友就把做饭、洗碗、扫地等家务事全推给我,而且一副颐指气使的口气:“嘿,肥碗洗了,地板那么脏,也不扫一扫,邋里邋遢的!” “为什么该我扫?你自己咋不扫?” “当然该你做嘛!你想唐僧取经时,先是孙悟空挑行李,猪八戒来后,孙悟空就不用管了,这多明显的道理!”朋友半认真地说。 我心里很不舒服,气鼓鼓地回答:“别狂,我人在矮檐下,就是不低头,我又不是来当佣人的!”我只是忍着没说“你以前下…  相似文献   

9.
“有两个人上圣殿去祈祷,一个法利塞人,另一个是税吏。那个法利塞人立着,心里这样祈祷:天主,我感谢你,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每周二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献十分之一。那个税吏却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罢!我告诉你们,这人下去到他家里,成了正义的,而那个人却不然。因为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路18:9—14) 这个比喻为大家所知,也很容易了解。比喻的对象当然是法利塞人,但耶稣借题发挥,暗示他的…  相似文献   

10.
一日,笔者正在办公室公干,突然进来一位陌生男子,穿得衣冠楚楚,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自称是安徽人。相互之间作了简单的例行寒暄之后,陌生人突然对我说:“你今年有一次升迁的机会,将要官升一级。”说话人不是管我升迁的上司,而是一陌生客人,如此“喜讯”在我看来仅是一句笑话而已,便问他:“你有什么依据?”那人说:  相似文献   

11.
金颖 《天风》1997,(10):19-20
各位,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讲坛上心情很激动,也很兴奋,因为我们伟大祖国的一颗东方之珠——香港,已经重回母亲的怀抱,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每一位爱国的基督徒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都会为之欢呼和雀跃! 我曾经到过香港,但当我的双脚跨过罗湖桥的瞬间,我却全然没有了旅游的新鲜好奇,涌上心头的是无比的沧桑和心酸。是啊!  相似文献   

12.
剁时间     
我11:30的时候提着QQ上网,看到了一位陌生的老朋友也挂在网上,顺手给他发了一条问候:“中午好!”那头传过话来:“不对,是上午好!”我说现在不是中餐吃饭时分了吗?他送上一张怪脸说:“还是老兄时间概念强啊,我白天的时间只有两段,上午与下午。”这其中对我的奚落成分有多少呢?我酸酸地说:“还是小妹好啊,年轻,时间大把大把,把时间分段也比我们粗,‘时’大气粗!哪像我们,时间越来越少,当然也就精打细算,一段时间做多段来剁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民族性的不同,足以影响到人的处事方式及谈判行为。而了解各国的民族性,更是我们向世界拓展市场或云游天下时,历不可缺少的利器。英国是很开放的民族,他们很喜欢讲笑话。有一次,在美国的一场学术会上,一位华裔美籍教授,就曾以中美两国的民族性不同,作了以下的开场白:美国人在宜读论文时,经常都以实话开始,消遣一下客人,或消遣一下自己。中国人吗,则多半先道歉:‘很抱歉,文章写得不好,占用你宝贵的时间……’说罢推推眼镜,而我身为一个华裔美籍学者,我该怎么办?也许我该为不会讲话跟各位道歉吧!”因为美国人喜欢讲笑话,…  相似文献   

14.
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疼。有一次,几位文友来家里玩,谈话中恭维起我刚发表的一篇小说。没想到儿子在旁边插嘴说:“这有什么?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这更好。”当天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很多缺点,水平在一般偏下,我还是给了儿子极高的评价,给他打了99分。儿子一见,竟高兴地笑出声来,这是他小学五年级来作文得到的最高分。高兴之余,他又天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不给我打100分呢?”我给他指出几个错误的标点…  相似文献   

15.
爱的习惯     
七旬开外的母亲有一桩多年也改不掉的习惯:喜欢给客人夹菜。 上个世纪70年代,农家院最让大人头疼的事就是家里来客人。我家七口人。日子过得很“紧巴”。可是每当有客人登门时,母亲总会像变戏法似的从箱子下面的大葫芦头儿里掏出几个鸡蛋来——切些葱花儿。  相似文献   

16.
爱的习惯     
七旬开外的母亲有一桩多年也改不掉的习惯:喜欢给客人夹菜。 上个世纪70年代,农家院最让大人头疼的事就是家里来客人。我家七口人。日子过得很“紧巴”。可是每当有客人登门时,母亲总会像变戏法似的从箱子下面的大葫芦头儿里掏出几个鸡蛋来——切些葱花儿。  相似文献   

17.
他始终微笑着,十几年来,站在小商品专柜前,不知接待了多少慕名前来购物的顾客。当他们买到了称心如意的物品后,均会赞扬这位佩着112号胸牌的营业员。 “到你这里来买东西,真开心,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 “谢谢!我还做得很不够,请多提意见,欢迎您再来!” 他实在太平凡了,走在马路上,谁也不会相信,他是一颗明星。但是,只要你一进店堂,他那富有感  相似文献   

18.
动画片停播引发争论 刘书宏,网名“老蛋”。2月12日,他以“紧急请求央视停播《虹猫蓝兔七侠传》”为题在天涯论坛发表文章,称恨不得立刻将这部片子赶出电视屏幕。在他看来,这部动画片内容低级,充满了暴力、情色、粗口、恐吓、威胁。有网友总结了该动画片中的特色语言:“扑克、骰子、牌丸可是样样精通”、“啊:谋杀亲夫啊”、“蓝兔,我的美人儿,娘子!美人儿,你的夫君来了!”、“哼,老娘才不会上当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有为有不为     
有位青年人,非常刻苦,可事业上却收效甚微,为此他很苦恼。  有一天,他找到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事业上,结果收获却很少。”  法布尔同情、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个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  这位青年又说:“是啊!我爱文学  相似文献   

20.
金颖 《天风》1997,(10)
各位,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讲坛上心情很激动,也很兴奋,因为我们伟大祖国的一颗东方之珠——香港,已经重回母亲的怀抱,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每一位爱国的基督徒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都会为之欢呼和雀跃! 我曾经到过香港,但当我的双脚跨过罗湖桥的瞬间,我却全然没有了旅游的新鲜好奇,涌上心头的是无比的沧桑和心酸。是啊!明明是自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