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的忏悔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个中学教师。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未来理想写一篇作文。一个名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整整半夜的时间,写了七大张,详尽地描述了自己的梦,梦想将来有一天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很详尽,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还有房屋建筑和室内平面设置图。第二天他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交给了克利亚老师。然而作业批回的时候,老师在第一页的右上角打了个大大的“F”(差),并让蒙迪·罗伯特去找他。  相似文献   

2.
让心灵站立     
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和细菌学家,有一天,他被召到皇宫去为国王看病。“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国王说。“请原谅,陛下,”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 在我们某些人眼里,罗伯特·科赫真是一个傻冒,就算你平时真的对病人很好,在你心里一个国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此刻国王站在你面前,你也要说点假话,哄他高兴。比如,你可以说:“那当然,陛下您这么尊贵,我怎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地对  相似文献   

3.
凡·高一共留下700多封书信,其中大部分是给他弟弟提奥的。书信的内容涉及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周边环境、交游情况、身体状况、钱财开支以及人们对他的看法等,但更多的是谈论自己的绘画创作,包括对相关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见解等。英国赫伯特·里德在《艺术的真谛》一书中揭示了这些书信的意义和价值:“凡·高给弟弟写的书信,令人惊叹地展现出凡·高激情悲壮的生命历程。它是画家一生的真实写照,这里没有描写天国的宁静,只是记述了画家渴望和绝望的一生——在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里,一位天才发疯和自  相似文献   

4.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博士在小时候有过一次体验,可以说明信念对行为与能力具有强大的影响。他刚开始时算术学得很糟糕,老师深信他“数学脑子迟钝”,就把这一“事实”告诉家长,让他们不要对儿子期望过高。他的父母也信以为真。阿德勒被动地接受了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而且他的算术成绩似乎也证明他们是对的。但是有一天,他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觉得自己忽然解出了老师  相似文献   

5.
让心灵站立     
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和细菌学家,有一天,他被召到皇宫去为国王看病。“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人的病那样!”国王说。“请原谅,陛下,”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在我们某些人眼里,罗伯特·科赫真是一个傻冒,就算你平时真的对病人很好,在你心里,一个国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此刻国王站在你面前,你也要说点假话,哄他高兴。比如,你可以说:“那当然,陛下您这么尊贵,我怎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地对待您呢?’加果要显得对国王无限景仰,无比忠诚,你还可以说:“是的,仁德的国工,您想的正是找…  相似文献   

6.
查尔斯·达尔文是E·达尔文之孙 ,亚当·塞奇威克的学生 ,《物种起源》(1859年 )的作者 ,“进化论之父”。他不仅为进化论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事实证据 ,而且还揭示了作为变异主要原因的生物机理。与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ThomasRobertMalthus)不同 ,马尔萨斯主张人口压力与食物、空间资源的有限会导致不可避免的生存竞争 ,达尔文则认为 ,那些成功者———“适者”———会越来越区别于那些不成功者 ,通过公正的自然选择取得与人类选育良种的家养实践有相等的结果。“在人类手里发生巨大作用的选择原理 ,能够应用…  相似文献   

7.
不做无用的事情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1908-1968)从小学起,就养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性格,绝不愿花时间去做他以为无用的事情。有一次,有人问他:“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的长诗里,要表达什么意思?”朗道回答说:“请你去问莱蒙托夫。”在读中学时,老师要学生们写一篇作文,评论普希金《叶甫根尼·奥涅金》一书中的主人公吉亚娜。朗道只写了一句话:“总的来说,她是一个讨厌的女人。”都有道理爱因斯坦没有成名时,生活很艰苦,在衣着上十分随便。有人提醒他,应该有一件像样的大衣,才能进入社交界。他说:“默默无闻,即使穿得再漂亮…  相似文献   

8.
姚晓鸣 《美与时代》2003,(12):79-80
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是新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美学思想的精髓是理想主义。这在他的著名作品《诱拐》中有着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都说英国人极富幽默感,此话不无道理。 利物浦市郊的一家酒店内,一位顾客忽然发现啤酒泡沫里涌出一只苍蝇。他恼火地直呼经理:“贵店的酒都是这样吗?”罗伯特·威廉森急步走近,见状将侍者招来。顾客以为经理一定要对属下大发  相似文献   

10.
木匠和绅士     
英国诗人乔治·莫瑞是一位木匠的儿子。他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这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是很少见的。一个纨绔子弟与乔治·莫瑞在一沙龙相遇。这人对乔治非常嫉妒,想要中伤他,于是,就高声问道:“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木匠?”诗人回答:“是的。”“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木匠?”乔治微笑着很礼貌地回答:“对不起,那阁下的父亲想必是绅士了?”“是的。”这位贵族子弟傲气十足地  相似文献   

11.
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索洛维约夫1853年1月诞生在俄国著名历史学家、《俄罗斯古代史》一书的作者C.M.索洛维约夫家里。在青年时代的弗·索洛维约夫身上找不到他后来成为宗教思想家的任何迹象。他有极大可能成为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他关于自己曾说过,那时他并不信奉基  相似文献   

12.
是谁说的     
有一天在某小学的历史课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女老师问:“同学们,‘我懊悔的是我只有一次生命献给祖国。’这句话最早出自谁之口?”过了好大一会儿,才有个日本女学生用不熟练的英语回答:“内森·黑尔,1776年。”“谁说的,‘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老师又问。“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那个日本学生又站起来回答。“完全正确。”老师说:“同学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木子是位日本学生,可你们生长在美国却回答不出,难道你们不为自己感到羞愧吗?注意:你们都是美国人,可她却是日本人啊。”“把日本人干掉!”教室里突然发出一声怪叫。…  相似文献   

13.
“阴差阳错”出“正果” 1825年的一天,让·巴蒂斯特·佐利在巴黎的家里不慎打翻了一盏油灯,把松节油洒在桌布上。他担心妻子发现后会不高兴,于是想方设法擦去桌布上的油污。佐利惊喜地发现,桌布变得越来越干净。他意识到自己正在干着一件清洗的工作,十分高兴。于是从1849年起,他开始在自己的工厂里推广这种神奇的清洗方法,并将其称之为“干洗”。  相似文献   

14.
学生对抗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组长向王老师反映,同学陈某一直不愿把作业交给他。王老师让小组长转告陈某,要求他把作业交上来,陈某仍然不肯交给组长;可是让他把作业直接交给老师,他欣然就交。王老师找到陈某,和他谈心,问他为什么不愿把作业交给组长而宁愿“舍近求远”交给老师。陈某回答说:“组长还不如我呢!”这是一例学生存在对抗心理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5.
莱斯·布郎和他的双胞胎兄弟出生在迈阿密附近的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他们出生后不久就被一个帮厨女工梅米·布郎收养了。由于莱斯非常好动,而且又喜欢不停地说话,尽管他说话含含糊糊,口齿不清,因此,他被送进了当地小学中一个专门为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开设的特教班里学习,直到高中毕业。毕业以后,他成了一位在迈阿密海滩工作的城市环卫工人。但是,他却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电台的音乐节目主持人。每天晚上,他都要把他的晶体管收音机抱到床上,专心致志地收听本地电台的音乐节目主持人在谈论爵士乐。就在他那间狭小的、铺着…  相似文献   

16.
要是提起美国新闻集团董事长鲁伯特·默多克的赫赫战绩,广大读者恐怕已是能够如数家珍了。其实在美国,另一个名叫大卫·霍华德·默多克的人所造就的传奇,一点也不比这位媒体大亨逊色。大卫·霍华德·默多克1922年4月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市,由于其父没有固定收入,只读完初中的他就不得不辍学打工。但大卫从小就怀有远大抱负和强烈的责任感,因此他很能吃苦耐劳,甚至不怕牺牲。大卫少年时曾对别人说:"如果我的一条腿陷入困境,为了脱身,我会毫不犹豫地把那条腿弄断。"颇有自知之明的大卫,深知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允许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在学…  相似文献   

17.
一天,电话里传来了陌生而熟悉声音:“老师,我是你的学生×××,今天和你通话,是想告诉你我考研落榜了。”很快想起了这位学生,自信、进取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马上问为什么,原来这位学生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录取分数线,但是在面试后被淘汰,连排队的资格都没有。对他无疑是一个打击,我知道他对这次的考试很有把握,投入也很多。他说我很沮丧,老师你有时间吗,我想和你聊聊。我说可以。安慰他后,请他分析一下原因,通过他的自述,我和他有了共同的结  相似文献   

18.
看重别人     
美国著名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凭借其聪明才干,不但建立了一家小印刷厂,还获选为费城州议会的文书办事员。可是,他的才干却招致了议会中另一位最有钱又很能干的议员的敌视,这位议员不喜欢富兰克林,甚至还公开斥骂他。这种情形非常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所以,富兰克林决心想办法改变现状。当他听说对方的图书室里藏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书时,他有了一个主意。他给这个议员写了一个便笺,说自己非常希望借来那本稀奇而特殊的书,一读为快,请求他把那本书借给自己几天,好让自己仔细地阅读一遍。果然不出意料,议员很快就让人把书送了过…  相似文献   

19.
张本英 《学海》2003,(5):141-145
罗伯特·皮尔是一个由保守派转向自由主义的现实主义政治家 ,同时也是一个带有某种悲剧色彩的人物。皮尔是托利党内阁首相和党的领袖 ,一直反对废除《谷物法》 ,然而英国彻底告别贸易保护主义、实现自由贸易的关键一步 ,却是由他来完成的。促使他迅速转向自由贸易立场的原因主要在于他的政治家的务实素质和严峻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20.
当西班牙人抵达墨西哥时,他们在一个混杂着美丽与恐怖的陌生世界前惊奇得目瞪口呆。埃尔南·科尔特斯因苦于找不到词来形容“这片土地的辽阔、事物美妙绝伦”,只好尽他所能予以描述:“尽管对事物的描写很蹩脚,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它们使人惊奇得不能置信,因为我们在这里亲眼所见到的一切都不能以我们的理解来领会”。贝尔纳·迪亚斯·德尔卡斯蒂略走遍了全国,他象《阿马迪斯》一书中的人们那样欣赏这个“迷人”的世界:“我们中的一些人寻思,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是不是梦。”一切都是陌生的,“从未见过”。他们两人都赞扬大城市,如形容特拉斯卡拉“如此之大,如此奇妙,以致于即使我遗漏了许多我能描述的一切,但我相信,我所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