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有一位宋国人得到一块美玉,他想把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这块美玉拿给玉匠看,玉匠认为这是价值连城的珍宝,所以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婪的美德看做珍宝,你把美玉看做珍宝,你如果把美玉献给我,我们两个就都失去了自己的珍宝。不如还是各人拥有各人的珍宝吧。”  相似文献   

2.
不避锋芒,正面出击,若切中肯綮,颇能鞭辟入里;有时避开正面,侧面偷袭,也能歪打正着,出奇制胜,横生妙趣。一曰声东击西,歪打正着。一老汉骑驴进城,小贩吆喝他买豆腐脑,老汉表示不买。小贩没好气地说:“谁跟你说话?我是跟驴打招呼。”老汉连忙抽驴一鞭,对着驴说:“在家时你说城里没有熟人,现在怎么又有了?”又一次,老汉牵羊进城,路过衙门时,羊吃了一口草坪的草,知县老爷破口大骂。老汉一边赶羊,一边说:“你又不是当官的,怎么能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前一回“打驴”,老汉间接给不通情理、极不礼貌的小贩上了一课;后一…  相似文献   

3.
女病人说:“医生,你叫我把舌头伸出来,怎么你又不看呢?”医生边开药方边回答:“我不是要看你的舌头,我叫你把舌头伸出来,只是要你在我开药方时安静些。”  相似文献   

4.
张远来 《天风》2006,(9):6-8
去变实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娶来跟从我。可10:17-24 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 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 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相似文献   

5.
自经读过这样一则排悟的故事:一名武土问某禅师:“真有天堂地狱吗?”“你是做什么的?”掸师问他。“我是一名武士。”他说。“什么?你是一名武土!”禅师叫道,“看你的样子,我还以为是个乞儿呢。”武生闻言大怒,欲抽剑发威,祥师说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武上...  相似文献   

6.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得不说而直接说却又效果不好的情形。这里,就需要我们讲究一下口语表达技巧,正所谓:一样话几样说,看你会说不会说。如果你能运用好下面的几种表达技巧,就会步入“不着一字”,却能“尽得风流”之佳境。  相似文献   

7.
一天,一个高二的男生来找我说“老师,我能和您谈谈吗?”我笑着接待了他。他开门见山地对我说:“老师,我是把你当作朋友,才把我心里的秘密告诉您——‘我恋爱’了。”他便深情的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妻子坐在书桌前忙碌地批改学生的作业,隔着房间对在客厅里看电视的我说:“你这个人已经退化了。”正陶醉于一个情节曲折的电视连续剧的我,过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她是在和我说话。我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问她:“何以见得?”她一边改作业一边说:“你看你那肚子就知道了,刚到30岁的人,看见你就让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有一首《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跛脚道人一边走来一边念叨,甄士隐听不明白,就问他:“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跛脚道人说:“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第二十回有一王熙凤劝架的情节,大意是:宝玉的奶娘李嬷嬷仗着自己曾把宝玉奶大,倚老卖老,以“袭人见她来了仍大模大样坐在床上不予理睬”为借口,对袭人大搞“人身攻击”,说了一些不三不四的话。袭人开始只以为李嬷嬷是为她躺着生气,少不得分辨说“病了,才出汗,蒙着头,原没看见你老人家”等语,后来又听到她胡言乱语,不由得又愧又委屈,禁不住哭起来。作为旁观者,宝玉碍于奶娘的面子不好怎样,少不得替袭人分辨“病了吃药”等语,又说:“你不信,只管问别的丫头们。”这无异于火上浇油,李嬷嬷听了更加恼火,干脆连着…  相似文献   

11.
他人不是我     
道元,是位日本和尚。他是将中国禅宗引到日本生根发展的第一人。他到中国参禅时,一次,看到一位背曲如弓、眉自如鹤的老僧,正头顶中午的炎炎烈日,十分专注地在晒干菜。道元问:“你这么大年纪,为什么不叫年轻的和尚来晒呢?”老僧回答:“他人不是我。”道元说:“瞧,这中午的天气多热呀,你不觉得太劳累了吗?”老僧十分平静地说:“现在不晒,什么时候才是晒干菜的好时辰呢?”老僧的话,让道元心中一亮。之后,道元一直将“他人不是我”当作开启心智的禅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就是重视直觉体悟式的思维。什么是直觉体悟式的思维?我们举一个例子:《庄子·秋水》篇记载,有一次庄子与惠施游玩于安徽凤阳县北的濠水边。庄子说:“惠施,你看鱼游的多么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呀。”惠施反问说:你不是鱼,你又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回答:“你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否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能知道你;同样的道理,你不是鱼,你也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对此的回答是;“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时,你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发…  相似文献   

13.
吕游 《思维与智慧》2007,(15):11-13
闻知一同学中年猝死,心里一惊。听说他多年经商,吃过苦、受过累,可就是把金钱看得太重太重,临了空抱百万家产含悔而去。那天,与几个同学在一起吃饭,对生死感悟颇多。有一同学忽然用筷子夹起一片牛肉,对大家调侃说:“这片牛肉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送进自己嘴里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就不是你的。”之后,他又夹起一块黄瓜:“这块黄瓜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吃下去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也不是你的。”接着,他又端起一杯酒:“这杯酒是你的?不,你只有把它一饮而尽了时它才是你的,不然它还不是你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人向你提出某个问题,你不好回答、不便回答甚或不想回答,但是情势又迫使你不能不答.那么,你该怎样回答?面对难题,你必须巧答。如此,方能维护你在交际中的尊严、成倍和形象。可是,怎样巧答呢?这就看你是否具有机智的思维和伶俐的口才了。这方面.古今中外不少智者的故事也许会给你启发,令你“茅塞顿开”的。一地球还能存在多久?”琼斯是英国的天文学家。有人问他:“地球还能存在多久/做为天文学家的琼斯对这个问题当然不能不答,但是,科学家要讲究实事求是,他无法用具体数字来回答。然而.琼斯毕竟是琼斯,他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一《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则故事,题为《公鸡和宝玉》。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粒好。"二一个小男孩和父母去农场,  相似文献   

16.
爱的方程式     
刚下班时,她改变了主意。她决定不像往日那样回家、做饭,与他无言相对地看电视。结婚5年了,日子变成既定模式,他们的对话也成了方程式里固定的函数。他问:“回来了?”她说:“嗯。”她说:“吃饭了。”他说:“好。”她问:“你爱我吗?”他说:“犯什么神经?”她的心里深深失落,她想,曾经的爱恋已经在淡如水的日子里冲洗掉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庄子·天运篇》中讲了一个寓言式的故事,说孔子带着自己的困惑去见老子。孔子对老子说:我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很久了,自以为已经熟知其中之故了。可是我把这些道理讲给七十二国君听,竟无一君主感兴趣。“道”真的是这样难以阐明吗?老子说:幸亏你没有遇上治世之君。那六经不过是先王留下的足迹,岂能是所以留下这足迹的道理本身呢?你今天说的这些,也不过是足迹。足迹从践履而出,但足迹怎么能是践履本身呢?显然,这个故事的主旨,是宣传老庄关于“道”的主张,但其中提出的如何看待古代经典…  相似文献   

18.
身后的眼睛     
水对上帝说:“在你创造我的时候,为什么要把我置于最低下的地方呢?这是不公平的。” 上帝听了水的话,对水说:“天地之间,万物之中,你可以到最高处。”  相似文献   

19.
《佛教文化》2013,(1):70-71
有一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您常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老和尚把他带到一间漆黑的屋子里,告诉他:“屋角有一把锤子,你把它拿出来。”小和尚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一条缝,仍然是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师父,我看不见那把锤子,我没办法拿出来。”老和尚点燃一支蜡烛,虽然只是微弱的光,依然可以看到墙角的那一把锤子。老和尚慈祥地说:“你看不见的,未必就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自信     
梅成 《思维与智慧》2003,(10):15-15
晚饭后,我和林教授一边散步一边谈心。我忧心忡忡地说:“我的那篇论文选题少有人涉猎,手头的资料又不太理想,只怕我写不好。”林教授鼓励说:“你所掌握的那些资料,足够你完成那篇论文。依我看,你缺少的不是资料,而是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