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辞典     
华颐 《中国道教》1989,(1):60-61
《周易乾凿度》汉代《易纬》八种了一。《通志·艺文略》著录“二卷,郑玄注”。李淑《邯郸书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经籍考》等著录卷数及注者并同。《易纬·乾坤凿度》卷上引《太古文目》:“《乾凿度》,圣人顺乾道浩大,以天门为名也。乾者天也,……乾训健,壮健不息,日行一度;凿者开也,度者路也。圣人凿开天路,显彰化源”。即圣人开辟通向天上的道路,以显明万化的本原。继承《易系辞》关于宇宙万物起源的思想,推衍构成完整的天地生成论,认为“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  相似文献   

2.
《乾凿度》是《易纬》中较为醇正的一种,是研究汉代易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然因其历时久远且屡遭禁毁,自隋唐时既已大量散佚,幸存者则尚有许多阙文及误、衍等现象,不同版本间亦有出入。这给阅读与研究此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以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的《纬书集成》本为底本,参以历代典籍征引,对《乾凿度》中存在的脱、误、讹等问题逐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易纬·乾凿度》是汉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易学和哲学著作 ,其用象数方式编织的天道观 ,不仅包含了阴阳卦气思想 ,同时还继承了老子和《中庸》的本体论思想以及儒家的价值理想 ,是我们研究汉代哲学思想不可或缺的资料。《乾凿度》提出的“易者 ,易也 ,变易也 ,不易也”勾画出了一幅理想的宇宙社会图景 ,其中既有高妙的本体论思想 ,又有对社会秩序的思考。《乾凿度》还借助道家思想和孟京以来的卦气说 ,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宇宙生成模式。尽管这种生成模式不甚深刻 ,也有一定缺陷 ,但却体现出很强的时代特色。同时 ,在这个宇宙生成模式背后包含着作者深切的人文精神和深沉的忧患意识 ,体现了汉代易学“天人之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4.
“易一名而含三义”,自《易纬·乾凿度》以来,各家称引略有不同,而其解释也纷然不一。《乾凿度》云:“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梁刘峻(字孝标)《世说新语·文学》注,引郑玄《序易》云:“易之为名也,一言而函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清人惠栋等仍之。孔颖达《论易之三名》引郑玄《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不同的是,简易一词被引为易简。今人则少有照顾前人的理解,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是说在变易过程中,包含着不可变易的规律,变易中有不易,所以是简易;现象是复杂的,而规律是简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几何学、历史学与天地之道分别与《乾凿度》之三易说相联系,对三门知识与《易》之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易》,三种知识路径缺一不可。因此,《易》之“易也”、“变易也”、“不易也”也构成了《易》之三个不可或缺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论《管子》中的“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管子》书中,“度”字屡屡出现。据台北1970年出版的《管子引得》的统计,全书中出现131次。其使用频率之高,引人注目。根据研究的结果,把《管子》书中“度”字的不同意义梳理如下:第一,法度、制度、准则(名词,读音 dǜ)。根据《说文》的解释:“度,法制。”又据《礼记.王制》“用器不中度,不鬻于市”。“度”字又可作为标准解。例如:  相似文献   

7.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武先生近著《<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以下简称《<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作为香港道教学院丛书之一,于2005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32万余字,在充分把握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发前人所未发,是净明道研究的新创获。郭著以净明道重要典籍《净明忠孝全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宋、元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对该《全书》所涉及的有关净明道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考察,可谓宏博专精、严正明晰。该著内容包括:《导论》、《<净明忠孝全书>的结构与编纂》(第一章)、《<…  相似文献   

8.
《易纬·乾凿度》作为汉代《易纬》之中的首篇,集中反映了《易纬》往解与诠释《周易》的精神:一方面,其在卦气、爻辰等注《易》体例上展现着时代的痕迹;另一方面,其又有着丰富的自身特色,特别是其卦气之说对于孟、京的发挥,爻辰之说对于泰、否两卦的处理,都有着很好的研究价值.同时,通过解读《易纬》的文字,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西汉易学,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季永兴   《心理科学进展》1991,9(2):69-70
《认知科学导引》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脑和认知科学系教授Daniel N.Osherson主编的一部专著。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0年出版。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语言》,第二卷《视觉认知和行为》,第三卷《思维》。全书共三十章。参加本书编写的有31位作者,包括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计算机科学  相似文献   

10.
《禅宗全书》简介台湾著名佛教学者蓝吉富教授主编的《禅宗全书》是中文禅宗文献的汇集。分为史传、宗义、语录、清规、杂集等五部,共收集六世纪迄二十世纪禅宗典籍五百七十余部。凡一百册,外加总目索引一册。其中,以语录部最多,史传部居次,是迄今为止,中外各国收录禅宗典籍最多的禅宗类丛书。《禅宗全书》所收内容分藏内禅籍和藏外禅籍两类,所谓“藏内”,即系指收在各版大藏经  相似文献   

11.
传世的吕洞宾著作,其出现自北宋至清代,数百年绵延不断,今存于《道藏》、《续道藏》、《全唐诗》、《吕祖全书》、《道藏辑要》等书中。又有据《吕祖全书》所辑《吕祖汇集》、《吕祖全书宗正》,以及单行本若干,如《纯阳三书》、《吕祖金刚经注》、《吕祖指玄篇秘注》、《吕祖道德经浅注》等。这些著作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几乎都是后人的假托之作,或扶乩降笔。这些著作虽尽非吕祖亲传亲授,但毕竞是道教诸多前辈精修致道的经验总结,为学者同人研究传习之便,这里拟对传世的主要吕祖著作加以简略的介绍。介绍的次序按诸本所收。一、明正统道藏1.《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注解》(洞真部玉诀类) 此词见收于诸本之中,注者颇多,其出现应在北宋初,刘斧《青琐高议》续集记其出现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周易研究》2013,(1):97
《张政烺论易丛稿》简介张政烺著,李零等整理,中华书局2010年12月出版,《易学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系列之一。全书约30万字,340页。又有《张政烺文集》本,名为《论易丛稿》,中华书局2012年4月出版。全书分上、下二编。上编是已刊稿,按时间顺序收录张政烺先生已经发表的关于马王堆帛书《周易》及商周数字卦研究的六篇文章。  相似文献   

13.
佛陀跋陀罗在晋宋佛教转向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东来先到长安,后去庐山,最后终老于建康,将中国佛教带上了解行相资的道路。他所译经典,以《禅经》《摩诃僧祇律》《泥洹经》和《华严经》影响最大,但由于所据底本都不够完备,后来《泥洹经》和《华严经》分别进行了重译,《摩诃僧祇律》也没有得到佛教界普遍的尊用,使他的功绩被掩盖了起来,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但他所译的经典,却在晋宋之际中国佛教的发展转向中打上了深刻的印痕,这在义理、修持、戒律以及造寺度僧、凿窟塑像等多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清代乾隆初年,刘体恕、黄诚恕等人在明末刊刻的《道书全集》所收《纯阳吕真人文集》的基础上,汇辑江夏涵三宫等乩坛所出的经卷,编成32卷本《吕祖全书》。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年,邵志琳在杭州全真道士蔡来鹤等人的支持下,将32卷本《吕祖全书》增补为64卷。本文对32卷本《吕祖全书》的编纂过程和每卷经文的来历进行了考察,并探讨了64卷本增补的内容。尹志华,哲学博士,现为《中国道教》杂志副主编、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侈靡》是《管子》中一篇重要文章,以难懂著称。本文从《管子》全书出发,探讨《侈靡》真意,并对全篇作一综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魏英敏、金可溪编写的伦理学教科书--《伦理学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科书体系和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一在系统中求得简明《教程》全书共分十二章。一至四章是全书的绪论与史论部分,着重阐明伦理学的定义、性质、对象、方法及其与其它社会学科的相互关系,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前的中西伦理思想发展史作  相似文献   

17.
陈良运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全书58.6万字,734页。本书为“九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最终成果。《焦氏易林》是西汉焦延寿所作的一部占卜书,也是一部四言诗集,本书即为作者对《焦氏易林》作诗学解读的一部专著。全书分上、中、下三  相似文献   

18.
陈居渊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全书共47.5万字,655页。该书系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焦循评传,第二部分是阮元评传。《焦循评传》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为焦循的家世与生平;第二章为古经意义的新探索,作者从三释《毛诗》、重  相似文献   

19.
<正>林忠军教授潜心研《易》三十年,《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一书主要是作者近年来易学研究最新成果的结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出土易学文献蠡测、易学史管窥、易学方法论和易学哲学解释。全书阐述、论证了《周易》文本的形成与内涵,易学史的脉络和研究方法,以及易学解释学的形成与转向,将作者对于《周易》研究的思考与时代思潮的结合鲜明地展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牧民》是《管子》一书的开篇之作,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宏度,堪称全书的经典所在。尽管已有很多人从法律、教育、环境、哲学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与阐释,但是尚未有文从管理哲学视野出发详细阐述其中的管理辩证法与民本管理思想。探究该篇中物质与精神生活管理的辩证法以及爱民与富民的民本管理思想,在当今的形势下尤其凸显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