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自2002年1月以来,我们有选择性利用肝圆韧带修补胰腺缺损处11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疸     
本文报告了一例44岁男性黄疸病人的诊治经过与分析。该病人因黄疸、食欲差,先被诊断为“黄疸型肝炎”,用中药治疗无效。后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胆管多发结石”建议手术治疗。术前,结合病史、体检及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复查,诊断确定为“下段胆管癌、梗阻性黄疸、肝及胆囊淤滞性肿大”。手术探查中,因发现胰腺头部肿物,考虑胰头癌可能,遂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胆总管下段低分化腺癌伴胰腺头部癌组织侵犯。结合此病例的特点及诊治过程,对表现为黄疸,容易与胆总管下段癌混淆的各种良、恶性肝、胆、胰疾病作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与鉴别。  相似文献   

3.
黄疸     
本文报告了一例44岁男性黄疸病人的诊治经过与分析.该病人因黄疸、食欲差,先被诊断为"黄疸型肝炎",用中药治疗无效.后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胆管多发结石"建议手术治疗.术前,结合病史、体检及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复查,诊断确定为"下段胆管癌、梗阻性黄疸、肝及胆囊淤滞性肿大".手术探查中,因发现胰腺头部肿物,考虑胰头癌可能,遂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胆总管下段低分化腺癌伴胰腺头部癌组织侵犯.结合此病例的特点及诊治过程,对表现为黄疸,容易与胆总管下段癌混淆的各种良、恶性肝、胆、胰疾病作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与鉴别.  相似文献   

4.
探讨双血供胸大肌皮瓣修补咽颈部缺损的可行性。介绍应用双血供胸大肌皮瓣修补咽颈部缺损36例,窄蒂胸大肌皮瓣修补咽颈部缺损7例。结果前者愈合23例,出血3例,感染5例,咽瘘5例,皮瓣坏死无;后者愈合2例,出血1例,感染1例,咽瘘2例,皮瓣坏死1例。双血供胸大肌皮瓣修补咽颈部缺损更利于术后愈合、预防咽瘘。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胆道闭锁Kasai术后的皮质类激素应用的临床策略及患儿获益情况,分析81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比较胆道闭锁Kasai术后激素应用的不同方案与早期胆管炎发生率、黄疸消退率、Fibroscan肝脏硬度测量值及自体肝生存率。结果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的黄疸清除率分别为40.0%、56.7%、67.7%;术后早期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65.0%、53.3%、45.1%;自体肝2年生存率为45.0%、73.3%、71.0%。胆道闭锁Kasai术后适量的激素应用可提高黄疸清除率、降低早期胆管炎发生率、延长自体肝生存时间,过度增加剂量及疗程对提高远期生存率的作用不显著,且可能增加激素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比较经腹股沟和修补腹膜前间隙两类无张力癌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治疗结果的优缺点。将10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经腹股沟修补组(60例)和经腹膜前间隙修补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并发症及手术费用等方面区别。结果,经腹膜前间隙修补组较经腹股沟修补组手术时间略长(P〈0.05)、手术费用增加(P〈O.05),而在手术并发症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类手术各有优缺点,选择何种术式则要因人、因手术医院而异。  相似文献   

7.
对儿童肝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UESL)疾病增加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及生存率。对2006年1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的11例UES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诊断学角度分析其误诊原因及随访资料。11例患儿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为3.5岁,最大12.5岁。10例术前出现误诊,误诊为肝母细胞瘤7例,肝脏囊性占位2例,肝包虫病1例,主要误诊原因为:患儿临床症状、影像学及血清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医生主观对此病认识不足等。UESL为儿童少见肝脏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容易误诊。治疗上首先考虑手术切除,有针对性的联合化疗方案可改善其预后。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患儿生存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肝内复发且没有肝外转移的患者168例,其中99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69例行再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生存率.结果射频消融及再次手术治疗均能明显消除肝内复发病灶,射频消融治疗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再手术组1例患者因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射频消融组和再手术组的1年、2年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疗效及预后与再手术治疗类似,但射频消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更宽、术后并发症更少、更易于被患者和家属接受,可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评价无痛乳管镜检查术应用于老年高危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对61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在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完成的无痛乳管镜检查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检查成功率、患者舒适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检查成功率为100%,患者舒适率为100%,不良反应依次为呼吸抑制11例(18.03%)、血压下降7例(11.48%)、心律失常6例(9.84%),无不良后果。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的无痛乳管镜检查术安全、舒适、可行,麻醉管理简单、方便,适用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将120位择期行痔上黏膜环切术的患者随即分为三组,仔细地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在痔上黏膜环切术中的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程度,结果发现了0.2%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骶管阻滞最适用于痔上黏膜环切术,它不但可以取得理想的镇痛效果,而且无明显的运动神经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以腹股沟疝为主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国内外正在普及和推广,并逐渐得到了改进和完善。但是,仍有一些普外科医师,特别是基层医师,对这种新的手术方式还不够了解。本文通过总结2000例实施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分析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点、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防治。目的是提高一些同道们对无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伴颈椎间盘突出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回顾了本院收治的4例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伴颈椎间盘突出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例患者均早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椎管减压,3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4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48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固定节段均获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后路手术无再关门现象。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均有1个~2个级别恢复,术前A级2例,B级2例;术后B级2例,C级1例,D级1例。提示对于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伴颈椎间盘突出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早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预防性气管切开可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3.
探讨和分析不同时期颅骨修补术对重型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98例,随机分为早期组52例和晚期组46例,早期组在去大骨瓣减压术后1个月~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晚期组在术后6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脑组织血流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早期组患者Karnofsky (KPS)评分和功能独立性测量(FI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MCA)和颈内动脉(ICA)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颅骨修补术后颅内血肿、颅内感染、皮下积液和切口愈合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组(χ2=6.56,P0.05)。重型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完成颅骨修补术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和增加脑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探讨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指征的判断标准和围术期的治疗策略。11例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给予吸氧、前列腺素E1等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综合治疗。结果11例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经随访肺动脉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前全面检查、综合分析以明确手术指征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根本,其中肺血管纹理是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探讨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指征的判断标准和围术期的治疗策略.11例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给予吸氧、前列腺素E1等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综合治疗.结果11例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经随访肺动脉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前全面检查、综合分析以明确手术指征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根本,其中肺血管纹理是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肝切除术因其具有创伤小、对机体生理干扰小和术后康复快等优点,现已被全球广大肝外科医生认可和广泛推广。目前在多种疾病和多项手术方式中已经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随着理念不断更新与器械更新迭代,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技术仍在持续完善和进步中,本文就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技术,从体位、Trocar及手术入路、术前数字化评估与规划和术中超声应用、切肝平面的掌握、吲哚氰绿(ICG)荧光染色应用和麻醉配合等几个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自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采用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48岁~82岁,平均63.6岁.手术前后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判断神经功能: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颈肩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5年,平均18个月.术后JOA评分为13.3(10~17)分,较术前10.2(5~14)分有显著改善(t=14.72,P<0.01).术后症状优良率88.9%.仅2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为一过性.术后颈肩痛VAS评分平均为1.9(1~3)分,较术前5.2(4~6)分明显缓解(t=14.25,P<0.01).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能使脊髓彻底减压,充分后移,避免C5神经根麻痹,是目前治疗该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讨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8例术后肺鳞癌患者癌组织及29例癌旁组织中FGFR1及VEGF的表达。FGFR1、VEGF在肺鳞癌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FGFR1的表达吸烟患者高于不吸烟者,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相关。FGFR1的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无显著统计学相关。VEGF阳性表达者有明显不良预后。经COX多因素分析FGFR1、VEGF、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是肺鳞癌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因子。FGFR1和VEGF是肺鳞癌的预后因子,可能成为肺鳞癌靶向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输尿管阴道瘘的诊治策略。选取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7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输尿管阴道瘘患者,其中1例合并膀胱阴道瘘。其中行腹腔镜子宫切除3例,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13例,腹腔镜子宫阔韧带肿瘤切除1例。患者均表现为阴道有液体不自主流出,发生于术后6天~21天,平均10.8天。伴腹痛9例,发热3例。就诊时间为出现尿液漏出第3天~30天,平均13.3天。结果 8例行输尿管镜下留置双J管,治愈5例。12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均治愈。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输尿管阴道瘘一经诊断明确,需及时行输尿管镜探查,可选择合适患者行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对脑室系统的血管畸形的认识,回顾性总结24例脑室系统的血管畸形的基本临床资料。结果显示,除1例静脉畸形外,其余23例均接受手术,21例全切,2例部分切除,病理证实海绵状血管瘤13例,AVM10例,其中死亡1例。提示脑室系统血管畸形发病率低,出血及脑积水多见,手术切除是海绵状血管瘤和AVM的最佳选择,而静脉畸形应予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