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在临床工作中为避免过度医疗,普遍的原则是大力推行适宜技术、适度医疗,并努力实现诊疗的最优化.在我国现阶段,适宜技术是一个宽泛且较低的标准,白内障手术中的适宜技术并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达不到最优化医疗的要求.相信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健全,白内障患者可以享受到最优化医疗.  相似文献   

2.
推行适宜技术和诊疗最优化的原则是避免过度医疗的有效途径。而在口腔专业中必须要体现其特殊性。口腔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健康、美观,这一目标有赖于患者的主观评价;患者在治疗中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医生提供专业上的支持和具体的执行。因此口腔科适宜技术的基本要求是:适合患者的自身条件和需求、符合医学专业诊疗原则的要求以及适合医生的个人技术水平。然而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适宜技术是一个宽泛且较低的标准,而口腔临床工作中应该以最优化的治疗作为实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推行适宜技术和诊疗最优化的原则是避免过度医疗的有效途径.而在口腔专业中必须要体现其特殊性.口腔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健康、美观,这一目标有赖于患者的主观评价;患者在治疗中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医生提供专业上的支持和具体的执行.因此口腔科适宜技术的基本要求是:适合患者的自身条件和需求、符合医学专业诊疗原则的要求以及适合医生的个人技术水平.然而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适宜技术是一个宽泛且较低的标准,而口腔临床工作中应该以最优化的治疗作为实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适宜技术与诊疗最优化临床应用患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诊疗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角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医生及患者对选择适宜技术实现诊疗最优化的消极和积极的影响;阐述了患者自身的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适宜技术的应用;患者的心理因素和家人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适宜技术的应用及实现诊疗最优化。医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患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消极的影响,增强积极的影响,共同促进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实现诊疗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从诊疗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角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医生及患者对选择适宜技术实现诊疗最优化的消极和积极的影响;阐述了患者自身的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适宜技术的应用;患者的心理因素和家人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适宜技术的应用及实现诊疗最优化.医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患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消极的影响,增强积极的影响,共同促进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实现诊疗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自内障手术治疗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随着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手术理念已由原来的白内障复明手术逐渐向白内障屈光手术转变,手术目的已不单纯局限在复明,而是旨在恢复更合乎生理状况的视觉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关注的重点也逐渐从手术效果、术后视力的恢复,过渡到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程度、满意程度上来。使得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过程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体现了当代医疗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随着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手术理念已由原来的白内障复明手术逐渐向白内障屈光手术转变,手术目的已不单纯局限在复明,而是旨在恢复更合乎生理状况的视觉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关注的重点也逐渐从手术效果、术后视力的恢复,过渡到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程度、满意程度上来.使得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过程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体现了当代医疗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随着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手术理念已由原来的白内障复明手术逐渐向白内障屈光手术转变,手术目的已不单纯局限在复明,而是旨在恢复更合乎生理状况的视觉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关注的重点也逐渐从手术效果、术后视力的恢复,过渡到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程度、满意程度上来。使得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过程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体现了当代医疗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使得广大糖尿病患者术后获得了良好视力,但作为一个特殊高危群体,手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本文结合以往我科临床经验,按照发生率的高低,就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一剖析,并参照相关文献,讨论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预防或减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期警示临床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制度,针对患者具体情况,依据临床专业理论和经验,作出最优化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0.
从医疗管理的角度来说,过度医疗和适宜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矛盾,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针对不同经济能力、教育背景、社会心理需求的患者,适宜技术和过度医疗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比如,用一次性肠管吻合器进行肠管吻合,器械费用2 000多元,这个对富人来说就是适宜技术,不是过度医疗;但对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民来说,就是过度医疗,对他们来说用手工缝合术才是适宜技术.因此,并非任何优质医疗都要以高技术为条件.两者不能划等号.高技术是优质医疗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1].  相似文献   

11.
适宜技术与诊疗最优化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医生是临床诊疗中适宜技术的主要选择者的判断;论证了运用适宜技术实现诊疗最优化的可行性;认为适宜技术难以选择和实施的主要原因是利益关系、责任心不强和管理措施不到位;提出了必须着力培育适合于适宜技术生长的土壤的对策,即:实行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高度重视并加强医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a case is used to demonstrate how ethical analysis enables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patients and family members to make treatment decisions which ensure that medical technologies are used in the overall best interests of the patient. The claim is made and defended that ethical analysis can secure four beneficial outcomes when medical technologies are employed: (1) not allowing any medical technologies to be employed until the appropriate decision makers are identified and consulted; (2) insisting that medical technologies be employed not merely to promote the medical interests of the patient but rather on the basis of their ability to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well-being of the patient; (3) challenging caregivers to reflect on the dynamic interplay between their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values and consequent determinations of what is in the patient's best interests; and (4) providing a justification for selected interventions which makes possible rational dialogue between caregivers espousing different viewpoints about treatment options.  相似文献   

13.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is often highly effective, yet some patients experience relapses following a seemingly successful course of treatment.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 the components of CBT for OCD and then present a patient who relapses after making significant gains during a course of CBT. Likely explanations for the patient’s relapse,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long-term treatment outcomes, are explor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memory. These strategies mainly appl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situational (in vivo) and imaginal exposure therapy, but also include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psychoeducational and cognitive therapy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4.
全球因白内障致失明者大约2000万人,导致低视力者3倍于此数字,即6000万。手术可使白内障失明者视力恢复正常或有用视力。每年每百万人口接受白内障手术的人数(白内障手术率)是在不同环境中衡量眼保健工作的有用尺度。白内障手术率在各国之间以及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都存在极大差异,最高者比利时16000例/百万,2004年统计我...  相似文献   

15.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是波前像差技术与现代白内障手术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是多学科联合发展的结果。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较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可明显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倘若能实现个体化设计,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有望取代球面人工晶状体成为人工晶状体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科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MRI技术的一个新应用,将DTI引入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使人们能更加直观地研究弱视患者视路相关结构有否解剖改变。正确运用哲学观点、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并灵活选用适宜技术与高新技术以期达到弱视诊断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局部降眼压药物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药品价格及使用方便程度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运用比较治疗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和规范该类青光眼局部药物治疗的临床决策,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费用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