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糖尿病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本文通过比较中西医学糖尿病的分型分期对治疗学的指导作用,探讨中西医结合更好地防治糖尿病的可行性.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针对个体的辩证论治,而西医强调群体化治疗并能迅速改善代谢紊乱,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进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卒中单元已被证实是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方法,组织化卒中医疗作为卒中单元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脑卒中治疗模式新的趋势;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建立和实施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为脑卒中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卒中单元已被证实是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方法,组织化卒中医疗作为卒中单元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脑卒中治疗模式新的趋势;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建立和实施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为脑卒中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叶高血压病主要差别是局部与整体的认识;中药、西药对不血压病的治疗各有所长;中、西医对高血压的研究均要立足于自力理论基础之上,中西医结合研究高血压病在病机病理、治疗原则、复方应用、个体差异、非药物治疗等方面有许多共通点,这些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与现代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与现代思维方式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300070)陈海龙指导吴咸中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概念的提出、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在急腹症的诊断、治疗、研究的原则、手段和方法上无不贯穿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本文从现代思维方式的角度对中西医...  相似文献   

6.
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治愈率、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结合手检7种核心期刊,查找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治疗组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上中药治疗(包括中医的内服方剂、外用中药药浴),对照组为单一的西药治疗。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应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给出文献质量评分结果,并根据文献数据绘制森林图和漏斗图,对文献中的异质性进行检验和合并效应量检验。共纳入14篇文献,计976例患者,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40例患者中,治愈率40.87%,有效率91.50%,西医对照组436例患者中,治愈率18.78%,有效率71.4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组稳定率总优势比(OR)为4.86,95%置信区间(CI)为(3.13~7.5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临床证据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具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尚需更多RCT证实。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否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简介国内学者对此的探索过程和主要成果.首先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寻找具有杀抑Hp作用的中药;再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观察,以确认中药复方治疗Hp感染的疗效;重点讨论实行中西医结合探索高效治疗Hp感染的新路径,同时探讨中药的疗效机理;最后概括中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的优势,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方法”“中西医结合人才”“中西医结合机构等概念与定义,根据逻辑学原则予以分判。表明”中西医结合“的同类概念完全可以客观地被决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骨伤学派即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是源于中西医而优于中西医的骨伤疗法,“医患合作”是其重要治疗原则.这一原则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模式,明确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重视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能动性,深刻阐明了医患合作的科学性,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医如何实现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应该怎样结合?结合点是什么?一直争论不休。蔡氏“论机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4):241)一文,在一定程度上剖析了中医学发展迟缓、中西医结合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一针见血地指出中...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困惑所在,提出了几点临床策略:(1)抓预防,做好慢性心衰一级预防;(2)开展大规模流调,规范证候辨识标准;(3)挖掘和整理地区验方;(4)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探索多方力量参与验方筛选与评价;并提出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诊疗特色,重点优化CHF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评价方法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西医结合”基本概念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方法”、“中西医结合人才”、“中西医结合机构”、“中西医结合学科”、“中西医结合理论”、“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等概念与定义,根据逻辑学原则予以分判。表明“中西医结合”的同类概念完全可以客观地被决定。  相似文献   

13.
对骨折再移位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骨折再移位问题的理论思考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430061)邹季一、问题的提出近40年来,我国骨伤科界学者努力发掘祖国骨伤科优秀遗产,博采中、西医之精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成果辉煌、举世瞩目,获得了国内外医学界和社会的一致称赞和高度评价。但是,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孟氏骨科复位固定器疗法的实践为基础,从科学学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骨科中西医结合的意义。首先,这种结合不仅有促进中医骨科现代化的意义,而且对西医现代骨科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第二,传统中医骨科是保留最完整的传统医学形状,而且具有西医传统所无、现代医学发展所需的宝贵基因。第三,骨科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中西骨科学的互补性。第四,高层次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新生长点,也是中国骨科工作者的  相似文献   

15.
试析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及其历史地位江苏省扬州大学医学院(225001)孙荣一、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关系———析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的内涵是什么?这是关系到中西医结合事业能否健康和如何顺利发展的基本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中医...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对牙周病的研究和治疗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与牙周基础治疗结合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弥补单纯西医在治疗牙周病时偏重局部的缺陷。对中医药对牙周病研究和治疗的历史和进展情况作了简要综述,并就中医药对牙周病的治疗思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的科学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贵刊1998年第9期发表了孙学刚、贾钰华二位老师之文《实用主义对中医学的消极影响》。笔者拜读以后感到有些问题要提出来,以就教于二位老师和广大读者。1 该文一开篇即声称“西方医学……迅速超过了中医,中医学……步履维艰”云云。笔者对此不敢认同。医学的任务是预防和治疗疾病以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从这个角度讲,中西医并无优劣之别。何况中西医是两套不同的知识体系,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也难分仲伯。至于说到发展,西学东渐以后,西医有个快速发展的过程。而中医自秦汉《内经》时期发展到今天大规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也是处于…  相似文献   

18.
浅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途径山西长治医学院(046000)赵中夫吕昌宝1开办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卫生工作的需要,必须注重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加大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比例。这就应该开办中西医结合学院,成为中...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编者按:面临世纪之交,中医药学将如何发展?中西医究竟能否结合,怎样结合?诸如问题,已成为今天医学界特别是中医界的热点与焦点。为此,《医学与哲学》杂志编辑部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史教研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所专门...  相似文献   

20.
关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的讨论1992年2月25日至3月2日美国生物集团总裁Bradford博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师学院教授Ali博士应广州军区总医院的邀请,对我院进行了访问,并举行了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美方专家有Bradford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