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证医学与靶向治疗均透露着哲学的智慧,体现着哲学思想.循证医学符合现代医学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要求,集中体现了科学的医学认识论和实践观;靶向治疗理论认为疾病的产生有具体的原因,最好的治疗是从病因学的角度,从基因蛋白的水平找准靶点进行治疗,靶向治疗理论贯穿了唯物主义可知论的观点.在心血管病治疗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应当将循证医学与靶向治疗两者有机地统一,通过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弥补两种方法各自的不足,发扬其长处,共同促进心血管病治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介绍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历程,说明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相辅相成,只有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临床肿瘤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介绍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历程,说明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相辅相成,只有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临床肿瘤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是依托于循证医学和飞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启的西医治疗的新篇章,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困境。而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在朴素哲学思想的启领下,早已体现了个体化治疗的灵魂。笔者融合辨证论治思想,现代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肺癌中西医治疗新的概念,从个体差异的绝对性出发,论述了辨证思想与循证医学共存的必然性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循证医学的结论可通过对大量个体化辨证治疗的研究而不断更新,从而更好地指导辨证治疗,这是未来中西医临床肺癌诊疗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循证医学指导医疗实践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循证医学的发展强调医疗决策物制定应将个人的临床经验与现有的最可信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完善结合。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化,对医疗实践起指导作用。现就循证医学对心血管病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其内容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分子病理学发展,我们对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病理机制及显著异质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确定了多条信号通路及致癌性驱动突变,针对这些位点(蛋白分子或基因片段)的药物与之结合,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累及周围正常组织,即分子靶向治疗,相较经验性细胞毒性治疗,已表现出显著的临床获益,但获得性耐药仍常见。本文将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对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临床实践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作一篇综述。  相似文献   

7.
循证医学与个体化治疗的共存和矛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人体个体差异的绝对性出发,论述了个体化治疗与循证医学共存的必然性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循证医学的结论可通过对大量个体化治疗病例的循证研究而不断刷新,从而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这是解决两者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心房纤颤与持续性心房纤颤同样面临着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而关于阵发性房颤是否需要华法林抗凝治疗是目前争论热点问题。阵发性房颤是否抗凝治疗使患者面临着严重出血或血栓栓塞风险。循证医学论证了阵发性房颤抗凝治疗必要性及风险性,并且由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有着不同的脑卒中及出血风险,个体差异的绝对性和多样性客观上要求对患者进行风险/效益比评估,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从人体个体差异的绝对性出发,论述了个体化治疗与循证医学共存的必然性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循证医学的结论可通过对大量个体化治疗病例的循证研究而不断刷新,从而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这是解决两者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循证医学指导疾病治疗的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medicine ,EBM )概念是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家Sackett创立的 ,并于1992年被正式提出[1] ,是一种评价某种治疗或保健方案的法则。自从 1993年美国JAMA开始发表有关循证医学的文章以来 ,循证医学的概念风靡全球。该概念引入我国后 ,在规范医疗行为、指导医疗实践中功不可没。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由于一些医疗工作者对循证医学概念的片面理解和应用 ,使得一些疾病的治疗进入了误区。所以 ,在医疗实践中应客观辩证地应用循证医学概念。1 循征医学的历史地位首先 ,循证医学概念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循证医…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和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典范。将循证医学应用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诊治是眼科界的一大难题,在总结既往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FCU诊治取得突破的必然途径。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循证医学与个体化综合治疗在FCU治疗中的不同作用,提出了FCU的诊治应是循证医学与个体化综合治疗辩证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和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典范.将循证医学应用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循证医学与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即通过科学地认识、评价与应用最可靠的资料来进行临床决策。随着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普及,不少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有待于科学的评价。循证医学的主要来源是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荟萃分析(metaan...  相似文献   

15.
循证医学的哲学思考--科学实质、理论体系与实践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发展 ,循证医学正在走向成熟 ,其理论和观点引起了全球医学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对于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和医学科研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 ,对循证医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意义仍然有不少争论[1~ 3] 。循证医学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远远落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水平。从哲学高度来考察循证医学的科学实质、理论体系及其实践意义 ,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循证医学这一新的观念和理论 ,也将进一步推动循证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对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 循证医学的科学实质1991年 ,加拿大学者G .…  相似文献   

16.
介绍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病因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主要包括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简述循证医学三大要素:收集最新最好的科学研究依据、熟练的临床经验、就诊病人的特殊情况,阐发GBS的循证医学诊疗决策。阐述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的区别,循证医学并不排除科学的经验积累,并从GBS激素的使用对循证医学与专家经验的关系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7.
以靶向化疗为代表的靶向抗癌治疗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其实际结果远未达到预期,对其进行方法学上的哲学审视已经不容回避。靶向抗癌治疗以局部的分子或信号通路为靶点,存在着对致癌病因作用与靶点功能之间辩证关系认识不清,对癌细胞、肿瘤微环境和癌症患者等各个层次的整体性、基于整体的自稳性及自稳机制重视不够,以及对潜在靶点数量的相对无限性认识不足等问题。因此基于分析-还原思维背景的靶向治疗应该融入整体思维,并导归整合医学。  相似文献   

18.
用科学的证据和科学的管理指引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不仅仅是心血管医生的问题,还是一个在循证医学引领下的一个全民生活方式改变的问题,也需要多学科相关专业的联盟,涉及心血管疾病治疗规范的形成与普及,对于疾病发生、发展各个阶段的科学管理更是冠心病的防治效果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心血管病冠心病预防的具体实施,从几方面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即使是经过了治疗,仍较正常人有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有关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其首要死亡原因是缺血性事件。阿司匹林是经过大量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可降低首次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的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在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病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国内及国际的心血管病防治指南均推荐应用阿司匹林。随着卒中预防领域内几项关键性的临床试验(ESPRIT、CHARISMA及WHS)的公布,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写作委员会对2006版指南的内容进行了更新。本文结合新的临床试验的证据,对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更适当地应用阿司匹林,减少与高血压有关的缺血事件,提高人口的生存质量及寿命。  相似文献   

20.
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即使是经过了治疗,仍较正常人有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有关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其首要死亡原因是缺血性事件。阿司匹林是经过大量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可降低首次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的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在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病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国内及国际的心血管病防治指南均推荐应用阿司匹林。随着卒中预防领域内几项关键性的临床试验(ESPRIT、CHARISMA及WHS)的公布,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写作委员会对2006版指南的内容进行了更新。本文结合新的临床试验的证据,对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更适当地应用阿司匹林,减少与高血压有关的缺血事件,提高人口的生存质量及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