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对患者危害极大.由于对它发病机制的认识不同导致了临床上不同的治疗方法.肺静脉及环肺静脉开口的肺静脉前庭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共识.本文通过对房颤机制认识的回顾及治疗方法进展,来探讨环肺静脉消融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为将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界处事策略中,"疏导"相对于"围堵"有着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即人们常说的堵不如疏.环肺静脉消融与肺静脉前庭放射状线性消融分别代表了"堵"与"疏"两种不同的房颤消融策略.我们的多中心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揭示,肺静脉前庭放射状线性消融的成功率明显高于环肺静脉消融,潜在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2012年HRS/EHRA/ECAS房颤指南已明确指出,针对肺静脉及(或)肺静脉前庭的消融术式是房颤消融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作为心律失常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一直以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自从1998年Haissaguerre教授率先发现肺静脉与心房颤动的密切关系之后,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而,这一重要的临床进展反向地助推了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目前,导管消融治疗房颤领域许多难题被攻克,许多认识极大地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慢性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及复发率均不尽人意。由于缺乏统一术式,慢性房颤消融采用的是肺静脉隔离、电图靶向消融及线性消融等多术式综合策略。在房颤消融策略上,既要坚持肺静脉电隔离原则,又要体现消融术式选择和实施的个体化,阶梯消融综合术式的推出就是这种思维方法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房颤机制的经典学说有多发子波假说、主导折返环伴颤动样传导理论、局灶激动学说等.消融治疗房颤先后经历了仿迷宫术、肺静脉内消融、环肺静脉消融、复杂碎裂电位消融等多种术式.机制研究对消融术式的改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消融术式的创新则验证和/或否定了某些机制的成果.二者的博弈极大地推进了房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经过近20年发展,导管消融已成为房颤根治的主要手段。肺静脉是房颤发生的最重要触发灶,肺静脉隔离已被广泛接受并被视为房颤消融的基石,实现长久肺静脉电隔离可提高单次手术消融疗效。本文旨在重温肺静脉在房颤中的作用机制,强调肺静脉电隔离,及应用新技术实现持久电隔离,提高房颤单次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基本导管消融方法包括环肺静脉消融隔离、复杂碎裂心房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肺静脉外异位兴奋灶的消融和基质改良是提高慢性房颤消融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复合式或个体化消融方案是治疗慢性房颤的趋势,但是如何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消融策略进一步提高慢性房颤消融的有效性仍是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基本导管消融方法包括环肺静脉消融隔离、复杂碎裂心房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肺静脉外异位兴奋灶的消融和基质改良是提高慢性房颤消融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复合式或个体化消融方案是治疗慢性房颤的趋势,但是如何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消融策略进一步提高慢性房颤消融的有效性仍是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远较阵发性房颤复杂,导管消融治疗方法还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消融策略应包括针对房颤触发灶和维持基质的更广泛的消融方法,包括肺静脉前庭消融隔离、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的阶梯式复合消融方法,可提高慢性房颤治疗的有效性。在目前的认识和技术条件下,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应在有经验的中心完成。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远较阵发性房颤复杂,导管消融治疗方法还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消融策略应包括针对房颤触发灶和维持基质的更广泛的消融方法,包括肺静脉前庭消融隔离、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的阶梯式复合消融方法,可提高慢性房颤治疗的有效性.在目前的认识和技术条件下,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应在有经验的中心完成.  相似文献   

11.
心房解剖及电重构基础上的多发子波折返是慢性房颤的维持机制,支持线性消融策略;导管消融有关的操作逐渐标准化;盐水灌注导管和三维标测系统等新器械不断进展;慢性房颤消融策略的争议逐渐减少,采用肺静脉隔离加线性消融者越来越多;消融终点更多的以肺静脉隔离和线性阻滞为主,以直接终止心动过速为终点者减少。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时机已经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后者从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机制,发展到对心肌袖、电重构的认识;以及肺静脉、迷走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遗传物质异质性及基因突变等。同样,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导管消融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要手段。消融策略包括阻断房颤的触发病灶和清除房颤的维持机制。消融方法主要为肺静脉隔离、碎裂电位消融、心房去迷走神经、线性消融及上述方法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率很高,我国为0.77%,估计有1000万患者。房颤的病因众多,包括冠心痛、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栓塞等,在病因诊断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将这些误区大致归纳为3个方面,并分别进行讲述。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持续了上百年,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日益深入。对心房颤动发病机制的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使我们认识到科技的进步促进研究的深入,临床实践对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有助于我们汲取经验,更好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复治肺结核相关概念的分析探讨,结合临床实际,认为正确认识复活肺结核的概念是治疗复治肺结核的前提,不同复治肺结核病人应采取不同的化疗方案;并根据人类认识结核病的历史、人体免疫系统特点及免疫治疗的必要性,指出不应忽视免疫在复治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只有改善机体的内外环境,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才能从根本上防治结核。  相似文献   

17.
肺栓塞是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之一。为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水平,减少误诊的发生,本文介绍了肺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检查、诊断与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