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大量肺泡塌陷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可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丢失、呼气气流受限、去复张性肺损伤、肺部感染和生物性肺损伤.积极的实施肺开放策略,实现塌陷肺泡的复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肺复张导致肺泡过度膨胀、循环干扰,以及肺泡难以复张因素的存在,使肺泡完全复张可能并不必要.在避免肺泡塌陷危害与肺复张的局限性之间寻求平衡,才能使肺复张确立其在ARDS治疗中的恰当地位.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不同吸痰负压对ARDS患者肺复张容积及动态顺应性方面的影响.前瞻性自身对照分析ARDS患者28例,分别使用150mmHg~200mmHg的负压进行开放式吸痰,记录不同负压吸痰前后肺容积及肺动态顺应性的变化.结果不同吸痰负压下的肺复张容积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吸痰负压下的肺动态顺应性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态顺应性与吸痰负压、肺复张容积的回归方程是:Y(肺动态顺应性)=30.702+0.015X1(肺复张容积)+0.005X2(吸痰负压),自变量对X1,X2对肺动态顺应性影响的P值分别为0.630和0.832.因此,在患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吸痰次数,吸痰时应首选小负压进行吸痰.  相似文献   

3.
医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RDS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炎症性肺水肿,严重的低氧血症,僵硬肺和弥漫性内皮和上皮损伤。既往50年中,特别是SARS在全球暴发以来,对ARDS病因、生理学、组织学和管理上有了重大的进展。然而,尽管围绕ARDS的研究显著增加,依然有许多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ARDS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炎症性肺水肿,严重的低氧血症,僵硬肺和弥漫性内皮和上皮损伤.既往50年中,特别是SARS在全球暴发以来,对ARDS病因、生理学、组织学和管理上有了重大的进展.然而,尽管围绕ARDS的研究显著增加,依然有许多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各科经常遇到的急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的移动,释放出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弥漫性肺损伤和蛋白性肺泡水肿液聚集等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窘迫、顽固的低氧血症,虽然使用机械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后,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50%左右。就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对不同原因引起的ALI/ARDS治疗效果,使用时机作一综述,期望对ALI/ARDS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各科经常遇到的急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的移动,释放出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弥漫性肺损伤和蛋白性肺泡水肿液聚集等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窘迫、顽固的低氧血症,虽然使用机械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后,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50%左右.就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对不同原因引起的ALI/ARDS治疗效果,使用时机作一综述,期望对ALI/ARDS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7.
复张性肺水肿(reexpansion pulmonary edema,RPE)是指继发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萎陷肺迅速复张时(或复张后)所发生的急性肺水肿[1].多见于气胸或胸腔积液患者大量排气,排液后,是一种非常少见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其特点是急性肺间质性肺水肿,其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如果发现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导致病人死亡.作者在2000年1月~2006年4月曾收治7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 ,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 ,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为特征的进行性下呼吸道疾病。追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历史 ,起初是由美国学者Hamman和Rich于 194 9年首先命名的 ,两位学者总结了 1935年间 4例于半年内死亡的严重呼吸困难、紫绀患者的肺部病理改变 ,将其命名为“急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此后Liebow等人针对较上述患者病情更为缓渐的病例 ,提出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寻常性间质性肺炎等名称 ,196 4年 ,Scadding根据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提出纤维化性肺泡炎的称谓 ,后来为区别于原因已明…  相似文献   

9.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个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肺部损伤的连续病理过程,以表现低氧血症为特征,ARDS是ALI严重末期的表现.低流量、呼气末正压(PEEP)保护性通气的措施可明显改善氧和,减轻机械通气肺损伤,降低病死率,明显优于传统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个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肺部损伤的连续病理过程,以表现低氧血症为特征,ARDS是ALI严重末期的表现。低流量、呼气末正压(PEEP)保护性通气的措施可明显改善氧和,减轻机械通气肺损伤,降低病死率,明显优于传统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1.
ALI/ARDS是以难治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症候群,是重症医学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近期其诊断标准更新为“柏林标准”;治疗方面除了常规机械通气策略之外,因潜在的降低病死率的作用,高频震荡通气(HFOV)、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干细胞基因治疗则成为药物治疗的热点.根据现有趋势,相信未来ALI/ARDS的病死率将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疗法的开展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下吸痰对ARDS患者肺通气及顺应性的影响。选择20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C组与SIMV组;分别给予开放式吸痰,记录吸痰前后肺通气指标及呼吸系统顺应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吸痰后各时间点呼吸频率均显著增加(P0.01);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在0s显著降低,吸痰后15s、1min显著增加(P0.01);两通气模式比较SIMV组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增加显著(P0.01)。吸痰前后动静态顺应性、动态P-V曲线斜率差异不显著(P0.05),通气模式之间亦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开放式吸痰引起呼吸频率显著增加,潮气量及分钟通气量先是下降然后显著增加;SIMV模式呼吸频率、通气量增加较为显著。不同通气模式下吸痰对呼吸系统顺应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心脏是最常见的高血压损伤靶器官,首先引起左心室肥厚,然后导致心功能下降,并可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3会出现左室肥厚(LVH),可致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率增加,病死率升高,是猝死、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独立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信号。QT间期离散度(QTd)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匀性和电不稳定性预测恶性室性心...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从理论上探讨直立位机械通气的可行性,推测其可能的机制,与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关系,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证明优于传统机械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下吸痰对ARDS患者肺通气及顺应性的影响.选择20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C组与SIMV组;分别给予开放式吸痰,记录吸痰前后肺通气指标及呼吸系统顺应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吸痰后各时间点呼吸频率均显著增加(P<0.01);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在0s显著降低,吸痰后15s、lmin显著增加(P<0.01);两通气模式比较SIMV组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增加显著(P<0.01).吸痰前后动静态顺应性、动态P-V曲线斜率差异不显著(P>0.05),通气模式之间亦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开放式吸痰引起呼吸频率显著增加,潮气量及分钟通气量先是下降然后显著增加;SIMV模式呼吸频率、通气量增加较为显著.不同通气模式下吸痰对呼吸系统顺应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气是危重病人重要的支持手段,其重要目的是改善低氧血症、支持肺泡通气、降低呼吸功,并维持或增加肺容积.目前有多种呼吸模式,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机械通气时,应认真评估气道压力、吸呼比、呼气末正压和吸入氧浓度对病人的影响.吸入氧浓度和平均气道压是决定氧合的关键因素,而肺泡通气量主要决定二氧化碳的排除.为防止呼吸机相关性的肺损伤,应将气道平台压维持在30cmH2O以下.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是危重病人重要的支持手段,其重要目的是改善低氧血症、支持肺泡通气、降低呼吸功,并维持或增加肺容积。目前有多种呼吸模式,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机械通气时,应认真评估气道压力、吸呼比、呼气末正压和吸入氧浓度对病人的影响。吸入氧浓度和平均气道压是决定氧合的关键因素,而肺泡通气量主要决定二氧化碳的排除。为防止呼吸机相关性的肺损伤,应将气道平台压维持在30cmH2O以下。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中,我们使用20%的甘露醇注射液透析中加压静滴,每次250ml,连用10次~20次.利用甘露醇的高渗扩容、组织脱水作用,防治透析性肺、脑型失衡综合征引起肺动脉高压,肺泡的氧交换能力降低所致心肺功能下降和脑水肿引起的反射性血压升高,以及透析除水导致的低血容量和人体水易趋性不同引起的身体内局部积液,来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心肺功能不全、顽固性高血压、浆膜腔积液等并发症,并防治血透中低血压和提高透析顺应性,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肺保护策略机械通气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应用肺保护策略机械通气可降低病死率,主要由于潮气量的降低。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再次分析,发现平台压与患者病死率明显相关。平台压低于30cmH2O时,潮气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不影响患者预后。但选择小潮气量可能对病人有害。随机对照研究在试验设计、统计学分析、病人同质性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从现有资料看,潮气量和平台压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通常认为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应用肺保护策略机械通气可降低病死率,主要由于潮气量的降低.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再次分析,发现平台压与患者病死率明显相关.平台压低于30cmH2O时,潮气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不影响患者预后.但选择小潮气量可能对病人有害.随机对照研究在试验设计、统计学分析、病人同质性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从现有资料看,潮气量和平台压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