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风湿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关节、肌肉、筋骨疼痛、肿胀、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形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案仍以消炎镇痛为主.风湿病属中医学痹证、历节病、顽痹、白虎病、白虎历节、鹤膝风等范畴.中医药治疗风湿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骨性关节炎(OA)也称骨关节病或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中老年常见病。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它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活动时加重,晨间起床时发生,稍活动后反而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OA发病日趋增多,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50%患有OA,65岁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70岁以上约100%有这种关节退行性改变,目前我国OA患者约有1亿以上,门诊的膝痛患者一多半是骨性关节炎。OA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疾息,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中髋膝骨性关节炎对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影响最明显,其发生率约为3%~9%。本文就髋膝骨关节炎为例探讨骨关节炎发病原因及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3.
1957年12月,河南邓州学庄村发现了一座古墓。该墓为南朝时期遗存,墓室大都用特制的彩色画像砖筑成。这些珍贵的彩色画像砖图案内容丰富,尤以宗教题材居多。如寓意长寿、吉祥的青龙、玄武、白虎、飞  相似文献   

4.
《上天梯》丹词虽无所谱,因只在发明丹旨奥妙,故有先天、后天、青龙、白虎、玉兔、金鸟、子午、黄婆、十月胎圆、九年面壁等等。由于丹词简奥,故浅释之,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原文)金虎吐铅,月之圆,存乎口诀。时之子,妙在心传。采先天之功,全凭戊己。  相似文献   

5.
彭县传为长寿神仙彭祖祠墓所在。彭县有道教教区廿四治中的北平治、平盖治、本竹治。张陵先祖张纲亦葬于县北。张氏传教于仁寿,建碑于洪雅,张陵正一道民多居此域。道民即巴賨人,因族人善战用板盾,又称白虎复夷。板盾又称“彭牌”,故其族即“彭人”。岷山为彭人古居,是氐羌系属的姬姜族人。初唐时诗人沈宇《武阳送别》还有“羌笛胡琴”的居人记载。凡彭人(巴賨)居地皆有“彭”名。古蜀开明王与秦军决战于彭山县;开明王子退保蜀国老巢彭县蓬乡;皆彭族居地。川南彭水,川北彭溪(开江县)。唐羁縻州有彭州,当与甘肃彭原县同为彭人故居。彭县古有麒麟、黄龙、白虎之瑞,实乃开明王族龙虎互婚与神兽(乘黄、吉量)的遗风。开明蜀王实乃  相似文献   

6.
“四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形象,指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武当山天柱峰顶端的“金殿”中有一尊铸于明永乐年问(1403-1424年)的鎏金铜玄武像,长65厘米,高47厘米,重53公斤。蛇躯紧缠龟体,两尾相交,蛇头耸立,龟首反顾,形象生动。这  相似文献   

7.
以修复下颌骨髁突缺损、重建接近生理形态和功能的颞下颌关节为目标,通过系统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观察进行综合整理分析,总结出异质性人工髁突修复重建颞下颌关节的适应证、术后并发症、手术后长期观察,并与自体骨移植重建颞下颌关节和异质性全关节置换重建颞下颌关节分别进行了对比,由此提供异质性人工髁突修复重建颞下颌关节的相关临床决策因素.  相似文献   

8.
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常见,多发于老年人.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主要分为髓内、髓外的内固定治疗及人工关节置换等.然而,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采指导如何选择手术方式.虽然绝大多数的手术治疗方法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出现问题的病例也较为多见.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近年来的老年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与关节置换的治疗策略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免疫抑制剂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但由于其免疫抑制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会引起很多的副作用。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治疗作用与副反应不尽相同。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应该尽量扩大治疗作用减少副作用,并向患者阐明药物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0.
在著名的道书《性命圭旨》中有一句“青龙潜于西方,白虎隐于东方”的话,而传统道家的理论则是白虎在西青龙在东──这是道家文化的基本常识,《性命圭旨》连这常识都不具备,究竟是含有深意还是印刷错误,便成了桩有趣悬案。 《性命圭旨》的成书年代与写书作者也是悬案,普遍认为是明代书,在清末变得大大有名,至于书的作者,有的版本标明是尹真人高弟子,这位尹真人究竟是谁,他的高弟子究竟是谁,便不得而知了。有的版本说尹真人又被称为尹蓬头,不过多了一个外号而已,至于那位高弟子,有的版本说是黄元吉。 史书上的黄元吉生平可简约…  相似文献   

11.
道教与四灵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根植于中国古代文化,它所崇拜的神与中国传统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对星辰的崇拜,其中宇宙天体二十八宿中的东方七宿神演为青龙,西方七宿神演为白虎,南方七宿神演为朱雀,北方七宿神演为玄武(真武大帝),成为道教崇拜的“四灵”尊神,并为广大道教徒所崇奉。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很多膝关节紊乱疾痛恶化后的最常见结局,我们通过分析系统方法主要基本原则在膝关节骨性关节交治疗中的指导性作用.揭示在医学科学研究中自觉主动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可以拓展研究的新思路.在复杂的临床工作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图腾崇拜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灵的原始形态,其形象的嬗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四灵崇拜的形成也是其本身内外兼修的产物。四灵发展为四灵信仰,这与四灵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性特征密不可分,同时也是汉晋时期人们信仰观念转化的结果。随着道教的产生,四灵信仰逐渐被纳入到道教的范畴,其信仰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被神化,从而完成了四灵信仰道教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是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的慢性进 行性炎症,侵犯四肢关节和其它脏器。大多为隐渐性 发病,只有5%的为急性发作,急性发病常伴有高烧 或低烧,腰、髋和其它受累关节疼痛剧烈,常因疼痛 卧床,不能翻身活动,有的患者在2-3个月内便会发 生髂关节强直,造成终生残疾。强直性脊柱炎隐渐性 发病早期表现为:腰、髂关节部位疼痛,大多伴有腰 背部僵硬感。这种僵硬感早晨较为明显,谓之"晨 僵",活动后会慢慢减轻或消失,弯腰和下蹲受到限 制或发生不明原因的跟骨、胸锁、肋柱、颞颌、柄体,  相似文献   

15.
骨性关节炎(OA)也称骨关节病或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中老年常见病.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它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活动时加重,晨间起床时发生,稍活动后反而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关节软骨的再生和修复能力有限 ,较大的软骨缺损难以愈合 ,所以有必要通过其他材料来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虽然目前人工关节已成功地用来治疗严重的关节疾患 ,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多 ,且不适合于发育中的儿童青少年 ,因而研究自身组织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骨膜移植诱导再生关节软骨的研究 ,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回顾这方面研究的历史过程 ,可以使我们充分理解假说理论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1 “骨膜移植诱导再生关节软骨”假说的提出骨膜属结缔组织 ,…  相似文献   

17.
咬合紊乱与颞下颌关节有密切的关系 ,这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承认。以疼痛、弹响、下颌运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颞下颌关节最常见的疾患。既然咬合紊乱与颞下颌关节关系密切 ,那么 ,咬合紊乱与这种疾病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如何通过科学证据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两者的关系 ?1 咬合紊乱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TMD)孰因 ,孰果对于这个问题 ,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最主要的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咬合紊乱可导致TMD ,咬合紊乱是因 ,TMD是果 ;第二种观点认为TMD可导致咬合紊乱 ,咬合紊乱是果 ,TMD是…  相似文献   

18.
读了在《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上发表的叶永在同志的文章《序变和质量互变规律》,有所启发。叶永在同志运用现代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新材料,着重论述了事物的结构形式的变化(叶永在同志称之为“序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序变的关节区的问题,进而具体分析了序变关节区的两种情况;在结构的空间区域上可以区分为引起质变的关节区和非关节区,从组成要素相互关系上区分为最佳组合形式和最劣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9.
龙虎山位于江西贵溪县境内,相传原名云锦山,到了东汉末年(124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结庐炼丹,宣扬有青龙白虎幻绕丹鼎之上,便易名为龙虎山。其实,据《贵溪县志》记载:“两山对峙,状若龙虎”,因而得名。龙虎山为何驰名中外呢?一是历代天师都受到封建帝王的敕封和赐爵,因而给道教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二是自然景观广阔,名胜古迹众多,自古以来,就有“千峰竞秀,万壑争流”之称。历史名人皮日休、顾况、王安石、苏东坡、曾巩、文天祥、陆九渊、赵孟頫、徐霞客、宋濂等人,  相似文献   

20.
简讯     
茅山道院元符宫正式对外开放茅山道院九霄宫自开放以来,每年平均有千万余人次来朝山敬香或游览。为进一步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在省、市、县有关领导的关怀下,于一九八七年又自筹资金十余万元,重建了华阳三洞旁的元符宫。按其原来布局,重建了观看星斗、气象的场所“睹星门”。重修了元辰殿,塑起了青龙、白虎、南北二斗及王灵官五大神像。原保存下来的古代浮雕屏、三天石门,雕琢精美。宫内有“黄鹤常临”及康有为手书“众妙”石刻。为满足广大信徒及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