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80后"新锐女作家张悦然,曾经在《人民文学》《收获》上发表小说,且获得过2005年度春天文学奖,出版了《葵花走失在1890》《水仙已乘鲤鱼去》等多部畅销作品。在日本,也有一位"80后"女作家——青山七惠,她在24岁时凭借第二部作品一举摘得第136届日本芥川文学奖而备受瞩目,其获奖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也成为日本当年的畅销小说,并且其于12年间出版了20多部作品,是一位相当"高产"的年轻作家。虽然张悦然与青山七惠出生在相同的时代,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接受的文化思想不同,这两位作家虽然都将视线聚焦于当下的年轻女性,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描写当代女性的孤独与成长,但对"当代女性成长中的孤独"这一主题的处理方式及写作手法却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
包兆会 《天风》2016,(10):47-48
正苏雪林(1897-1999),安徽省太平人(今黄山市黄山区),楚辞研究专家、文艺评论家、著名天主教作家;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上为基督宗教贡献颇丰。她是楚辞研究专家,写有《屈赋新探》:也是文艺评论家,著有《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也是著名天主教作家,曾被阿英称为"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著有小说集《棘心》、《天马集》,散文集《绿天》、《屠龙集》等,各类作品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9)
<正>"颜值"作为网络词语,近年来比较流行。"颜"当指容颜、外貌,"值"则是指数。"颜值"又名为"靓丽指数",是一个人的容颜或英俊或靓丽与否的一个指数。眼下比较流行的说法有"颜值高"、"颜值飙升",更有"颜值爆表"之说,可见,这"爆表"说明的是"颜值"高得不行,与旧时所描写的"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有得一拼。这似乎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在今日社会评价体系中,"颜值"俨然成为排在权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5,(12)
<正>张秀亚(1919-2001),生于河北沧县(今黄骅县),民国时期著名天主教作家。1935年起以笔名"陈蓝"在《益世报·文学周刊》、《国闻周报》发表作品;1937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大龙河畔》,被誉为"北方最年轻作家"。创作风格新颖清丽,意境深远,作品以散文著称。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天主教作家。18岁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大龙河畔》,赢得了"北方最年轻作家"美誉;一生创作八十多部作品,八百余万字,其中包括诗、散文、小说、翻译和艺术史,文  相似文献   

5.
日本"80后"新锐女作家青山七惠因在24岁时凭借第二部作品一举摘得第136届日本芥川文学奖而备受瞩目,其获奖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也成为日本当年的畅销小说,并且其于十二年间出版了二十多部作品,是一位"质优高产"的年轻作家。《灯之湖畔》是青山七惠的又一力作,讲述了一个禁锢与背叛、坚守与逃离的故事,鲜明地体现了青山七惠小说作品的特点——平凡生活中寂与暖的平衡。《灯之湖畔》是一部治愈性小说。青山七惠以其独特的女性意识、细腻温暖的文笔,细致地描绘了主人公灯子一家平凡温馨的生活,自然而又不失生动、平淡又不乏感动。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研究设计策略相关理论和户外亲子空间设计行业背景的前提下,对上海儿童主题乐园的人气和评价数据进行了梳理,从而对上海户外亲子空间的设计进行桌面研究,最终总结出户外亲子空间的设计策略,即考虑低维护与运营成本的无动力游乐设施,设计"高颜值"大型游乐设施并使用主题化配套设施,以及采用多元化参与形式。  相似文献   

7.
话“称赞”     
毛丽茹 《天风》2016,(10):54-55
正最近读了一篇名为《出国莫要乱夸女士"颜值高"》的文章,颇受启发。在当今这个张口闭口谈颜值的时代,帅哥、美女的称谓已然成了时髦。当面称赞女生"好漂亮"或男生"好帅",不仅不被视为冒犯,反而是一种莫大的恭维。与此颇不相配的是,在西方国家,以及迄今为止仍由西方文化主导的国际场合,男女观已发展到了"非礼勿言"的严谨程度,并衍生出了一个禁忌:在工作场合,不能随意评论同事或在场任何女性的容貌,也不要当着女士的面,评论其他女性的容貌。  相似文献   

8.
单渭祥 《天风》2015,(4):62-65
穆婷婷,知名青年演员,1984年12月23日出生于重庆,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能歌善舞的穆婷婷从小就有成为演员的梦想,2005年,她因出演张黎导演的电视剧《锦衣卫》踏入影视圈;2007年出演《楚留香传奇》中冷漠高傲的柳无眉,被观众誉为"古装美人";2008年,出演《加油!网球王子》中以龙崎樱乃为原型的林樱;2011年与释小龙主演《孔雀翎》获得优酷最佳荧幕情侣奖;2012年,获得"年度新锐艺术人物奖";2013年,她在《天  相似文献   

9.
正吴晓波是现今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财经作家,他有"中国第一财经作家"的美誉。吴晓波的人生,堪称成功规划的典范。在大学时,吴晓波读了《李普曼传》,于是决心要成为李普曼这样的作家,他便做了一个规划:第一步,做记者,跑条线;第二步,写专栏;第三步,写书。吴晓波还在复旦大学读大三时,就想圆自己的记者梦,于是想去看看改革中的中国南方,于是组成了一支"上海大学生南疆考察队"。他们拿着复旦大学的介绍信,骑着自行车到处筹资,却只筹得一台照相机、几件衣服和几百元钱。经费还差一大截!他便找到报社求助,后来湖南娄底一位企  相似文献   

10.
作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常被作为对举的文学史名词,浪漫主义既影响深远,又广为"误用"。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中,李欧梵梳理现代文学界、文坛、文人与浪漫主义传统的关联,构建起"先驱者-倡导者-浪漫左翼"的谱系,试图厘清浪漫主义概念,并对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作家中的作用进行阐释,以勾勒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缘起与倡导、兴盛与式微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1.
更正     
《天风》2015,(8)
<正>本刊2015年第6期第44页,《超越颜值与脑值的生命动力》一文的作者介绍部分,作者姓名处出现乱码,在此,向读者致歉,更向作者表达歉意!  相似文献   

12.
<正>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韩国SBS电视台周末娱乐节目《星期天真好》二部曲的综艺节目)热播以来受到亚洲甚至世界观众的热捧,伴随着高收视率和社会关注度,各种效仿节目呼之欲出,节目中的热门环节也频频被各大综艺节目模仿运用,其固定成员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粉丝见面会的人气屡屡爆棚。由节目中衍生出来的外号,如"背叛光洙"、"能力者"、"周一情侣"等名词也纷纷涌现在年轻人的微博以及日常话题中。  相似文献   

13.
青春家园     
青春实力派小作家张悦然是山东大学的学生,她初中阶段的作品《诺言角落》就发表《青年思想家》上;高中阶段的《残食》在《青年思想家》上发表后,引起了文坛广泛关注;她大学阶段由中国作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小说集《葵花走失在1890》,获得了著名作家莫言的好评。这里我们编发了一组评论张悦然小说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充满竞争的时代,有的人左右逢源,平步青云;有的人四处碰壁,狼烟四起。究其原因,人气不足,乃是重要一环。何谓人气?台湾著名人气学专家欧阳平白在其权威性著作《关注人气》中写道:“人气是一种机缘,人气是一种感应,人气是一种能量。若把机缘、感应和能量综合起来看,人气则是每个人点旺自己命运的招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人,无异于自我封闭、自掘坟墓,人气肯定不会降到他的头上。反之,广结人缘、广交朋友、广络关系,就能使人气沟通、人气激荡、人气鼎盛。不言而喻,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  相似文献   

15.
<正>自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在其专著《散文理论》中提出了"陌生化"的文学创作理论以来,这一思想被人们广泛接受。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些作家,如王朔、莫言、余华、王小波等人的诸多作品,分别从语言、情节、细节等方面潇洒自如地运用了"陌生化"的表现手法,在形成各自独特风格的同时,也使读者从"自动化"的日常生活的麻木深渊中解脱出来,恢复了感知和体验的能力,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16.
陈伟 《天风》2010,(7):18-20
<正>1950年9月23日,中国基督教爱国人士吴耀宗等署名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后称《三自宣言》),宣告中国基督教要"自治"、"自养"、"自传",揭开了影响深远的基督教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安徒生这一名字及其作品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通常人们认为他是一个"具有充分民主主义的和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将安徒生的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主题,一是对上层统治阶级丑恶本质的深刻揭露与批判,如《皇帝的新装》;一是对下层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18.
贾樟柯的纪录影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们"口述史"的方式展开了一场文学与历史的"寻根"之旅,以文学名义重返历史现场,用影像之思构筑起横跨70年的作家个人心灵史、文学叙事与当代中国人精神图谱的时代交响,抒发出对乡土的深情眷恋和对理想的执着呼唤。  相似文献   

19.
正李存山著《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一书于2020年1月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关于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代表性文章,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主题为"传统文化与中国哲学",所收文章有《"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中国哲学的系统及其特点》《孔子与中国哲学"思想范式"》《老子哲学与中华精神》《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国学与中国哲学》等;下篇主题为"儒家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  相似文献   

20.
极致的慈悲     
正有句话说得好: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慈悲,是一个人做人的极致。慈悲,来自佛家理论,佛经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的教诲。其实,慈悲的内核,很好理解,就是人人皆知的四个字——将心比心。将心比心到了极致,就是慈悲。近代画家丰子恺《护生画集》中有一幅《方长不折》的画,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欲折取塘边的柳枝,被牵着孩子路过的妇人制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