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易》革卦"大人虎变""君子豹变"中的"变"字,熹平石经作"辩",马王堆帛书作"使"。"变"和"辩"都应读为"弁"。虎皮、豹皮做的弁文采斐然,所以《象传》说"其文炳也""其文蔚也"。战国楚地的《周易》中,这个字很可能本来写作■、■一类形体,是"弁"。由于当时"史""弁"混同,有些版本上的"弁"被误认成了"史(使)"。在有的版本中,"弁"被按照当时"弁"的一种习惯用法读成了"变"。而在有的版本中,"弁"又被读成了同音的"辩"。这就是马王堆《周易》"使"、今本《周易》"变"和熹平石经《周易》"辩"字的由来。与此相关的是,《尚书·酒诰》"勿辩乃司民湎于酒"及《书序》或本"王辩荣伯作《贿肃慎之命》"的"辩"字,应当本来是"史(使)"字,被错认作了"弁",后来又被读作同音的"辩"。这几个例子说明,早期文献中存在着一些由于战国楚简中"史""弁"混同导致误认并衍生出众多异文的例子,有待于进一步的关注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只有明确地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的选择,才被认为是理性的选择。而为他人利益着想的心理或行为,如同情心理或行为,则因其与自利不相容而被认为是非理性的。森通过分析同情心理或行为中的利己主义因素,反驳了将理性仅限于自利心理或行为的狭隘认识,为经济学以及伦理学理论在利己与利他、经济理性与道德情感上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为弥合社会科学领域的"斯密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7,(6)
探讨义务冲突中"义务"的来源,应当根据功效的不同,将问题分为"未履行义务的来源"与"被履行义务的来源"两个方面。除了包括刑法中明文规定的不作为义务外,考察未履行义务的范围和种类,要密切联系不作为犯中的作为义务来源。基于"冲突状况的发生不能归责于行为人"这一要件,理应排除先前行为、法律行为所引起的作为义务;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道德上的作为义务也应被否定。关于被履行义务的范围是否包括道德义务的问题,有肯定说、折衷说与否定说三种观点的争论。与整体法秩序相协调的、保障一定生活利益的道德义务,能够成为被履行义务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西方哲学中的意识分析传统和佛教唯识学的心识分析传统,在知、情、意三分及其奠基关系问题上有共通之处。但在现象学中,胡塞尔和舍勒在"事物感知"与"价值感受"的奠基关系问题上产生分歧和对立。通过对佛教唯识学的"心-心所"说的重新考察和理解,作者在此提出一种立足于现象学直观的知、情、意三分及其奠基关系的新的解释方案:"事物感知"与"价值感受"不应被视作一个复合行为中两个彼此间有奠基关系的行为,而只能被理解或被诠释为一个行为的两个彼此间有主从关系的部分或要素。这里只有一个意识行为,它以不同的模式进行:感知的模式、感受的模式和意欲的模式。当其中一种模式起主导作用或发挥主导功能时,这个意识行为就表现为突显这种模式的意识行为,如感知活动、感受活动和意欲活动,而它们各自所构造的对象或客体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此意义上,存在一种"动态的奠基",一种不同于"发生的奠基"和"结构的奠基"的奠基关系或奠基秩序。  相似文献   

5.
斯洛特认为我们可以从人们正常条件下对某种行为移情反应的事实(亦即赞同或不赞同某一行为的心理习性或人性倾向的事实),就可以有效地推导出关于该行为道德属性的道德判断。换言之,我们可以从"是"推导出"应当"。然而,由于他的论证预设了接受他推理有效性的人们必须具有移情心和移情体验,这就使得他从前提到结论的"推论"依旧建立在听者的心理特征而非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上。从"是"到"应当"的过渡至少在很多情况下实际上是建立在某种先天认知的基础上,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如同几何学中的公理一样必然和普遍。  相似文献   

6.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对《论语》"殷有三仁"的理解,有很大区别。古文经学认为,三仁中的箕子、比干就是《尚书·微子篇》出现的"父师、少师",并在两个文本间建立解释联系,由此使三仁的行为呈现出表浅性的和谐特征,孔子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作出这个评价的。今文《尚书》此二人本为"太师、少师",和箕子、比干无关,并认为三仁的行为处于争执势态之中。本文对《论语》"殷有三仁"章的解释史进行了微观考察,并根据今文经学的说法,对"殷有三仁"、孔子的形象和仁论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视角。  相似文献   

7.
皮尔斯、詹姆斯、杜威被称为古典实用主义的"三驾马车",但是他们对于"实效"这个概念的理解以及实施路径却不尽相同。通过对"实践"概念的辨析,其内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会十分清晰。皮尔斯的"实效"概念虽然包含实践性的意蕴,但是更倾向于一种分析哲学的思维理路,而詹姆斯和杜威则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实践哲学的思维进路。古典实用主义内部的这种差异性对后来美国哲学的发展,尤其是新实用主义的分野式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而从哲学史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实践哲学理路和语言分析哲学理路之争执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在施泰因早期现象学研究中,同感是一种独特的经验行为,它是一种"对异己意识之把握"的行为。就行为本身的特性而言,它与感知行为(无论是内感知或外感知)、回忆行为等意识行为一样,都是"本原性"的行为;在行为的对象或相关项方面来说,它又不同于感知行为,而是与回忆等当下化行为相似,是一种"非本原给予性"的行为。我们正是在这种"本原的"同感行为中直接把握到"非本原性"的"异己意识"。在施泰因晚期哲学中,同感行为还被理解为一种信仰等精神生活的基本行为。  相似文献   

9.
传统知识论是与"自然事件"相对应的认识方式,它并不足以覆盖"行为事件"的解释领域。本文就此提出一种新的知识论,即"理解的知识论"来加以补充。目的因(行为事件)构成"理解的知识论"的特有研究领域,对行为的目的、意义与价值的把握是理解的目标。理解是在"理解的空间"的架构下进行的,它包含如下三个部分:一是我们已经具有的知识系统,它为认识提供了一种知识背景;二是包含在其中的深层的思维规则系统和价值规范系统,它们为认识活动提供了规范性的理由;三是经由经验知觉以及佐证(testimony)所获得的信息,它们提供了事实性的证据或理由。理解的知识论不是描述性的,而是规范性的。"义务原则"、"还原原则"以及"合理性原则"构成理解的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尚变、崇德、明时是《易传》哲学最鲜明的人文特质。以"变"应"时",且在"变"中求"通",构成《周易》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实践理性和生命底色;把握"变"中的"不变",继而以不变应万变,是圣人驾驭变化、辅相天地、化成天下的根本所在。《易传》"变"的哲学所孕育的悲天悯人的道德理性与忧患意识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性,是理解并运用"变"的哲学摆脱否塞、凶咎、困境,走向通泰、吉庆、福祉的心理基础、情感支柱和力量源泉。《易传》谈"变"从不离"时","时"既是"变"的境遇场景,又是察变、适变、参变的节度和方法。《易传》对"时"的哲学探讨,目的是为人生提供一种指导,以提高生命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1.
张浩军 《世界哲学》2010,(1):141-150
"被动性"概念是胡塞尔后期的发生现象学或先验逻辑学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个对象性预先被给予的经验的维度,一个为"主动性"奠基的维度。胡塞尔的发生分析表明,任何一种作为最低层次的主动性的构建都必然以一种预先被给予的被动性为前提。在自我开始主动地关注一个对象之前,已经有一些被动综合的行为在发生了;被动的发生是一种原真的发生,被动综合是主动综合的基础;被动领域中的知觉内容是通过联想的综合统一和触发的吸引而在自我的直观视域之中凸显为一个同一的和统一的对象的。在直观的视域中,先验自我主动地把握这个对象的本质,最终获得了关于这个对象的某些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4,(2)
<正>《马可福音》1 0章记载,"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急切地问:"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此人从小遵守律法,但耶稣认为他并不能"承受永生",所以向他指出:"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望着少年财主渐渐远去的背影,耶稣感慨道:"小子,倚靠钱财的人进上帝的国是何等地  相似文献   

13.
在近现代的文化中,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关于"美术"与"艺术"的词汇在使用上一直是含混的,特别是在汉语中"美术"是个外来词汇,一开始就与"艺术"含混使用。然而考察"美术"与"艺术"的渊源、分析"美术"与"艺术"的文字结构可以发现,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美术"看成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事实上,"美术"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美术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活动;而艺术则是把这种审美活动具体化、专业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赵昆 《道德与文明》2017,(5):116-121
当今社会,经济学原则被认为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最有效原则,金钱被用来衡量一切,所有的社会行为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我们虽不能简单指责经济学原则的扩大化运用,也不能断言当今社会就是"经济学帝国主义"社会,但"经济学帝国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对当今社会毕竟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问题。就"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理论误区而言,在伦理视阈下,可主要概括为:一元绝对的方法论、唯经济原则的行为选择论和泛市场的价值观念等三个方面。我们应该警惕将市场价值观扩大到整个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危险。  相似文献   

15.
<正>"变水为酒"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充分显出了耶稣的能力和荣耀。对基督徒而言,凭着信心相信神迹的真实性毫无难处,但在行神迹的过程中,耶稣对马利亚的称呼和回答令人费解。圣经告诉我们:"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耶稣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  相似文献   

16.
<正>一"需要"成为正义问题政治哲学对政治价值的证明最终依赖于道德推理,而所有的道德推理归根结底都是"我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的标准来源于实践的合理性,对实践合理性的理解也就构成了我们对正义的理解。例如,以计算每一种可能性的选择行为及其结果对个人利益的增减为实践合理性的功利主义;以任何人都  相似文献   

17.
宋官东  杨志天  崔淼 《心理科学》2008,31(1):249-252
分析了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中被试的心理行为特点;阐述了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中被试行为的多重性质;揭示了服从是"主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通过对客体提供的社会信息的概括、判断和推理,为寻求奖赏或免受惩罚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的本质;提出了服从行为"期望理论"的数学模型和服从行为转化的基本历程函数图.  相似文献   

18.
尽管孟子描绘的君子人格需要成就"仁""义""礼""智"四个方面的要求,但"礼"在孟子思想中似乎处于辅助性地位。"礼"或者被认为是习俗规范,因能实现"仁"与"义"而具有工具价值;又或者有学者认为孟子之"礼"论具有较强的内化倾向,道德性的"礼"弱化了"礼"的外在规范性。同时,在《孟子》中,先贤也有貌似"违礼"的行为,孟子以"权"变解释这些行为是合理正当的。如是,初读《孟子》,难免留下请"礼"让位也未尝不可的印象。然而,对于孟子来说,"礼"并列为四德之一是有必然性的,对"违礼行权"也给出了严格的规定。通过分析《孟子》中与"礼"相关的文本,可以整理出"礼"的双重内涵,即规范之"礼"和德性之"礼"并重,且相互融通依托。通过对"礼"两重含义的梳理,能帮助我们开启对孟子"礼"论研究的新视角;通过重新界定"违礼行权",也可唤起对孟子"礼"思想的更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你要认识神,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据"平安武汉" 4月3日发布的微博,4月2日中午,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一男子听从丈母娘的叮嘱向飞机引擎扔了三枚硬币"祈福",延误起飞30分钟,影响了飞机上的上百名旅客,男子随后被处行政拘留10天。投币祈福古来有之,例如古罗马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情侣一起向许愿池中投入硬币,爱  相似文献   

20.
保守“心”     
刘美纯 《天风》2016,(2):23-24
正人"心"这个字在圣经中出现了一千多次。"心"的希伯来文是lebab/leb;希腊文是καρδια。"心是人的身体和感情、智力、道德活动的中心。"圣经说:"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参撒上16:7)又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使徒保罗指出,人最根本的罪是贪婪。就像始祖被诱惑的时候一样,蛇勾引起的是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