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孝真 《天风》2005,(5):47-47
"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我众罪都洗清洁,惟靠主的宝血……"这是郭牧师生前最爱唱的一首歌。郭葆光牧师原系内蒙古两会副会长,包头市基协会长。这些外在的职称他看得很轻,却把福音的使命看得十分重要,把教会的建设看作毕生奋斗的目标。在他一生侍奉的道路上,滴下馨香的脂油。郭牧师的一生,是传福音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岳清华 《天风》2008,(15):24-26
教会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2:20);"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11).  相似文献   

3.
张现洲牧师,蒙主恩召离世归天已近3年了,然而他廉洁事主一丝不苟的工作热忱,对信徒的关心和爱护,乐善好施的精神,对教会发展的期盼,对青年同工的关怀指导,牧养群羊不辞辛劳,他重视自身的灵性修养和属灵知识,坚持每天早晚读经祈祷,他50多年的牧师生涯……时时浮现在我的回忆中。 他是我的同乡、同学、同工,我们有共同的愿望,即终生奉献给神,做传福音的工作,在信仰上志同道  相似文献   

4.
李隽 《天风》2023,(5):43-44
<正>背景吕振中1898年生于闽南的一个有基督教信仰的家庭,祖籍福建泉州南安市,父亲及叔伯五兄弟皆为基督徒。其父吕尚春为牧师,除了传福音,还主持教会小学,并教授西方传教士中文。吕振中母亲在他两岁时去世,四年后,其父死于鼠疫,之后家中长辈均因疫而殁,他与两位堂兄成为孤儿,  相似文献   

5.
邓灵勇 《天风》1996,(4):20-21
福建省石狮市厝上教会的施天侨牧师娘张碧月姊妹,荣归天家已两年多了。可是她那一生为“前线”传福音的丈夫作好“后勤”工作,竭尽毕生精力,忠心事奉主和教会、服务众人的那一桩桩、一件件感人事迹,至今仍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6.
造教堂、建立教会的目的是为了传福音,传福音的目的是为了救人得人。从教会两千多年的历史来看,福音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传播中,都面临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光景,为了追求得更多的人、救更多的灵魂这个目标,保罗说:"向什么样的人,我就做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7.
罗庄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山东第一镇"的美誉。罗庄基督教会在上主洪恩的福佑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广传福音,爱国爱教,荣神益人,主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他的教会,现有活动场所46处,信徒2.7万余人,教职人员15人,其中牧师7位,长老3位,传道员5位。十几年来,罗庄教会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有30处堂点被评为省市"和谐宗教活动场所"。罗庄教会的亮点很多,引人注目。特别是罗庄教会对教会财务实行"双代管"更是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8.
我认识龙约翰牧师是在1986年,那是第一次和他见面。龙牧师是在我们云南教会享有一定名气的,尤其在我们苗族教会史上不能没有他的名字,是我们苗族弟兄姊妹所尊敬的一位好牧师。忽然他溘然长逝的消息传来后,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与震动,痛惜云南教会失去了  相似文献   

9.
<正>华耀增牧师,1932年1 1月28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临平,祖籍浙江镇海。2019年6月14日20时28分,华牧师在上海浦东杨思医院安息主怀,享年87岁。作为他的学生和同工,往昔相处的点滴历历在目:华耀增牧师是一位热爱教会、全然奉献的牧师。华耀增牧师从小受到父母福音的熏陶,年少时在杭州灵粮堂受浸(和他一起受浸的有杭州教会的黄文君牧师)。青年时代蒙主呼召,曾就读于赵世光牧师创办的华东神学院(宁波市中山东路577号,现  相似文献   

10.
韩愈 《天风》2014,(8):14-15
我在侍奉中发现:向身边的人传福音,既没有捷径可走,也不存在任何“速成技巧”,更不能“传销式”地传福音.一位合格的福传者,不但要有规律的教会生活,有稳固的基督信仰,而且他还必须明白,传福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抱着幻想去传福音常常会遭遇彻底挫败.向家人传福音也是如此,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1.
牧师"窘境"     
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教会里,无论牧师怎么做,似乎都是不能叫人满意.牧师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在许多教会皆是如此.无论他如何真诚、尽力,身旁总是有人随时准备找出他的错失而加以批评.  相似文献   

12.
英国苏塞克斯那一个传教二十多年的费里曼牧师,出版了一本名为《上帝与我们》的书,表露他不信上帝的观点,遭教会当局炒鱿鱼。不过,他却因此而获得其他牧师和许多教徒的同情及支持,认为教会当局不该解雇他。现年48岁的安东尼·费里曼牧师,日前在苏塞克斯郡史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5,(1)
<正>传福音不是被迫的,不是因为教会的规定,乃是因为蒙恩之人内心的感受,叫人不得不说,叫人不得不传。传扬福音是耶稣给教会的使命。在传福音的方法上,有人主张"短、平、快",就如同武林高手对决时,在最快、最短的时间里,击中对方的要害,不给其反抗的机会,以达到传福音的目的。实际上,在今天多元的文化背景中,这样的方法会造成更多人对福音的误会与隔膜。福音的  相似文献   

14.
《天风》1996,(6):28-29
地处苏北农村的睢宁县基督教会,自1980年恢复聚会至今,实在蒙神赐福,没有宗派,没有纷争,同心合意建教会,抓住时机传福音,教会如同金灯台,为主作出了美好的见证。到目前为止,经县政府正式批准的有37个堂点,并有默认点近10处。信徒约有5万人,全县有牧师3人,长老3人,传道4人,义工56人。  相似文献   

15.
吴志福 《天风》2014,(1):12-13
<正>牧师所牧养的是看得见的羊群,编辑却是牧养一大群看不见或难以接触的羊群。如何选取对灵命有益的,天粮,供给主的羊群,乃是好牧人最需要关心的。主耶稣复活后给门徒的大使命,要我们传福音与教导门徒。要完成这使命,除了用口,还可以用笔。文字事工深刻影响教会发展文字事工是信徒最早开展的事工之一,早在摩西带以色列  相似文献   

16.
教堂幽默     
<正>它名字叫"群"一青年信徒找到牧师,要求牧师为他"赶鬼"。牧师问他有何症状?他说:"我每天花在微信朋友圈上的时间太多,无法自拔。而最近读经时突然发现,原来魔鬼的名字就叫'群'(参可5:9)!"[提醒]此"群"是人,那"群"是鬼。此群非那群呀!看房价再定有一个信徒向一些生意人传福音,说完之后问他们:"你们死后愿去天堂还是地狱呢?"很多人都表示愿意去天堂。但最后一个生意人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他慢  相似文献   

17.
傅献祭 《天风》2002,(8):28-29
初期教会及历世历代的教会向我们反复昭示一个道理,神学思想的转变与传福音的事工具有密切的联系。有的神学思想会阻碍传福音事工的拓展,有的则相反,《使徒行传》记载的初期教会历史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起初,使徒们的思想有狭隘不足之处,他们传福音的切身经历和圣灵的指引促进了思想的变化,这一变化也反过来有力地推进了传福音事工的拓展。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0,(10):63-63
<正>问:我是一个牧师的妻子,我们这两年来为教会也算尽上了一些小小的力量,所以教会蒙恩初见复兴,各项事工也见起色。但是,教会内长老、执事及堂委常因我丈夫老实就欺负他,甚至连一般的同工也对他指手画脚,这让我受不了。为了顾及"师母"形象,我又不方便出场"打抱不平",但心里很不安。然而,我老公似乎若无  相似文献   

19.
建立教会与传福音的二者关系,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摆好位置,就很难成就神完全的工作。 然而,在有些教会一些人则注重传福音,而轻建立教会,甚至有人走得更远,强调福音高过或等于一切,另有个别人则干脆脱离教会,做一个自由天下的所谓“福音使者”。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5,(8)
<正>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期间,舟山基督教牧师陈德鋐以实际行动响应共同抗日的号召,以爱国爱民的爱心荣耀了基督。陈德鋐于1900年出生在温州一基督徒家庭,上世纪20年代因他虔诚信教又有文化,经温州教会报送进入上海沪江大学神学院学习,两年后肄业,由教会分配到浙江湖州传道,1933年9月调到定海县任牧师,时年33岁。陈牧师的传道宗旨为"神就是爱",这也是他一生行事为人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