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5,(8)
<正>1998年我蒙召时,就在教堂书刊组看到了《天风》杂志,当即买回、阅读,爱不释手。其中许多文章,像甘露滋润我干渴的心田。从此我与《天风》结下了不解之缘。《天风》成为我灵性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她给了我太多的启迪、太深的印象,那是我属灵生命的初恋,难忘而美好。刚刚信主时的我,心中火热,忙于诗班、青年团契的服侍,很少动笔墨,也没有要从事文字事工的使命感。在不断阅读《天风》等灵修书刊后,我的灵  相似文献   

2.
泥土 《天风》2021,(1):42-43
我是《天风》长期的读者,从第一次看到《天风》至今已有33年;我也是《天风》的铁杆支持者,订阅《天风》至今也有27年;我还是《天风》殷勤的作者,从第一篇投稿《天风》至今已有25年.因此,《天风》是我灵程路上的良朋益友,是我读书的良伴与教牧工作的重要参照!我与《天风》有一个情结,愿与各位分享.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7)
<正>《天风》,我与它有着不解之缘。不夸张地说,《天风》70年,我几乎翻遍每一期。这与我的成长、专业兴趣以及服侍经历分不开。阅读:成长的记忆我成长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为家族中第五代信徒、第四代传道人。小时候,经常听母亲讲起"文革"时期的教会情况。而父亲则是经常不在家,总是受邀在各地开培灵会。在父亲的书桌上,每月都会有新的《天风》,而且他会将它们整齐地排在书架上。记忆中,我总是跟着哥哥姐姐去参加教会活动。正式参加主日  相似文献   

4.
左东煜 《天风》2022,(6):23-23
看着书柜里的几本《天风》,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和《天风》之间的几个小故事. 我原来并不知道《天风》这本杂志.信主后,我心中常有感动,就会写一些小诗,聊以自娱.有一天,我无意中在教会的书报架上看到一本1998年5月的《天风》.我下意识地把它拿起来翻了翻,看到里面有《禾场艺歌》栏目,刊登的是原创的赞美诗.我能不能也给《天风》投稿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用平信的方式把自己的小诗《主啊!我算什么》投递了出去.不久,我就淡忘了这件事.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9,(12)
<正>前几天,《天风》编辑部在南京市郊举办了一个由特约撰稿人和通讯员参加的培训会议。其间,这些"天风人"自觉担任义务的《天风》宣传员,在朋友圈创作或转发了不少"广告"。这时,不知是谁在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句话:"请给我一个订《天风》的理由!"不夸张地说,这句话让我这个主编有点"振聋发聩"。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5,(8)
<正>我是《天风》的忠实读者。我爱《天风》,喜读《天风》的文章;它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我不知《天风》复刊前的内容如何,但我深知《天风》从1980年10月20日复刊后的点点滴滴。因我从《天风》复刊后至今的35个年头,每年都订阅,从不间断;并且将每年的《天风》装订成册,保存至今,无一遗漏。转眼间,《天风》创刊70周年,复刊35周年,我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还记得35年前的一天,当收到《天风》复刊号时,我一到家门口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天风》,一边走一边看,爬楼梯时还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11)
正今年是《天风》创刊75周年,复刊40周年。《天风》对中国教会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尤其对于基层教会建设而言。在我小时候,圣经难得一见,偶尔得见也难以读懂,因为其全是繁体字。我十五六岁时,在大哥家里看到几本留有他笔迹的《天风》,立时借回家通读了一遍,真是开了眼界,了解到不少圣经真理、宗教政策、教会对外友好交往、三自爱国运动的意义等知识。从此,我与《天风》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5,(6)
<正>四川省德阳福音堂92岁的蔡骥姊妹与《天风》结缘18年了。1997年复活节,蔡骥姊妹找到了重建的"福音堂",一眼便被《天风》吸引。从此,《天风》伴她一路敬拜神、信靠神、服侍神,一直走到今天。18年来所订的《天风》,她一直珍藏着。"《天风》确实是天上来的清风,吹醒我心,吹得我心里敞亮。因为《天风》教我读圣经,学习神的话,得着主耶稣,走永生的路。"蔡骥姊妹告诉我,最初读圣经,理解有困难,当时解经的资源有限,是《天风》中"青草地上"栏目及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11)
正今天是2020年10月20日,同工的微信朋友圈发了"三自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赫然写着:40年前的今天,《天风》杂志复刊。我即从书柜上找到一本封面早已破旧的《天风》,封底果然写着——《天风》复刊号,1980年10月20日出版(定价:六角)。此时此刻,重新捧起这本已经发黄的《天风》复刊号时,我还真的有点心潮澎湃。回想那一年,我还在高中就学。主日去教会,城里一位牧师给了我一本《天风》复刊号,郑重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5,(7)
<正>光阴荏苒,转眼间我成为《天风》的读者、作者已三十多年。时光流逝,在《天风》这个群贤荟萃、人才济济的大平台上,一路走来、一路成长、一路收获,留下了一幕幕记忆犹新的画面。1981年,单县统战部在湖西宾馆召开贯彻落实党的宗教自由政策的会议,会议期间,县基督教三自筹备领导小组段才顺组长借给我一份刚刚复刊的《天风》。我如饥似渴地一口气读完,如鱼得水如获至宝,心中喜乐甘甜。《天风》让当时还是青年人的我明确了信仰和办好教会的正确方向。如丁光训主教指出:"基督教要在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5,(6)
<正>记得我小时候,所在的农村教堂只订阅一份《天风》,当时在农村要订阅《天风》不是一件易事,复刊以后的《天风》不能直接订阅,只有零售。所以,教堂一本《天风》,信徒轮流传阅。每一期《天风》至少经过十几位信徒的手,传阅到最后页码残缺,纸张污腻。当时我父亲是那个教会唯一的传道人,因此他有第一个阅读《天风》的权利,因为他在讲道时还要负责向信徒传达《天风》里的新闻与见证。因此,我们全家常有机会在饭桌上先听为快。在我父亲的讲道记录本里有很多从《天风》  相似文献   

12.
闫克难 《天风》2013,(9):32-33
“丁零零、丁零零……”我正在庭院里翻阅刚送来的《天风》杂志,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从西屋传来。电话是老同学沈君打来的,沈君是我初中时的同窗好友,感情笃深。当年因遭遇“文革”,各奔西东。前些时候,同学聚会终得相见,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不禁泪水涟涟。  相似文献   

13.
告读者     
《天风》2011,(11):25-25
<正>首先感谢广大读者对《天风》的喜爱!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少边远地区还订不到或买不起《天风》,明年我们将继续开展"爱心赠《天风》"活动。如果您有感动,请踊跃奉献!明年征订工作已经开始,如果您有爱心赠送款项,请在汇款单上注明"赠送"字样,如无说明,我  相似文献   

14.
胡志刚 《天风》1995,(2):6-7
自1994年12期《天风》拿到手,我手头已经有27期了。可以说,《天风》是我的新朋友。比起老读者来说,我读过的《天风》还不算多,但是这一位新朋友,我与之相识是一见钟情,相见恨晚。每一本《天风》我都读过三四遍以上,这样算来,我也已经读过100多遍了。《天风》激发我的爱心,伴随我的灵程道路。我读《天风》  相似文献   

15.
今年,迎来了《天风》50周年。在这来之不易的50年,《天风》从创刊之初的周刊改为半月刊,文革前又改成月刊、双月刊,甚至不定期刊,自80年代复堂以后,又从双月刊成为月刊。月刊亦从32页增加到40页并封面封底彩印,1994年又从40页增至48页。读者都说《天风》这几年来在发展、前进,无论栏目、排版、文章都在提高,越来越受信徒的青睐。作为一位新读者的我无不感到欢欣鼓舞。特别是1994年,《天  相似文献   

16.
施成忠 《天风》1995,(3):46-47
今年,迎来了《天风》50周年。在这来之不易的50年,《天风》从创刊之初的周刊改为半月刊,文革前又改成月刊、双月刊,甚至不定期刊,自80年代复堂以后,又从双月刊成为月刊。月刊亦从32页增加到40页并封面封底彩印,1994年又从40页增至48页。读者都说《天风》这几年来在发展、前进,无论栏目、排版、文章都在提高,越来越受信徒的青睐。作为一位新读者的我无不感到欢欣鼓舞。特别是1994年。  相似文献   

17.
奇妙的安排     
张文博 《天风》1995,(2):5-6
我最早接触《天风》,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南京金陵神学院读书时期。在神学院时,同班的邵升堂学兄常向《天风》投稿,并被刊用。我受到鼓励,快毕业时,也试着向《天风》投稿。因此,当时的《天风》主编可能对我的名字留下了印象,成为后来能到《天风》工作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亚萍 《天风》2022,(5):22-23
2018年年末的一个主日,我正在教会的书房工作,一位身着褐色中山装、满脸皱纹、眼神深邃、略显疲惫的弟兄出现在我面前.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张崭新的人民币,对我说:"给我订一份《天风》!"我按照程序做了登记,并告诉他领取《天风》的时间,他就心满意足地转身离开了.  相似文献   

19.
天风,像和煦的春风,吹绿了心田的麦苗。天风,如夏季的热浪,融化了思想的坚冰。天风,如飘香的秋风,吹熟了人生的硕果。天风,似凛冽的北风,送走了昔日的愚昧,吹来了天上的福音。带走了过往的罪恶,赐下了生命的信仰。夭风,吹进了我的心灵,天风,唤醒了我的灵魂,天风,拂净了我的污尘,天风,擦亮了我的双眼,天风,照彻了我的新生!《天风》颂唱@阙汉成!福建 @阙仲明!福建~~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2,(2):41-41
<正>为了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要求,《天风》电子杂志已经上线,并且得到不少教内外、海内外读者的欢迎。电子杂志《天风》将与纸质《天风》同步更新,电子杂志相比纸质杂志,色彩构图更赏心悦目。全年只需支付30元人民币即可在线阅读一整年的《天风》电子杂志。欢迎各位登录"中国基督教网站"(点击"电子天风"www.ccctspm.org),付款方式和阅读办法详见网上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