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加尔文改教遗产对于中国教会最大的启示在于其重视教会的制度建设。其中如何将政教关系的处理使得国家、社会和教会都得益处可谓是加尔文传统对后世最大的贡献之一。加尔文主义的模式源自加尔文在日内瓦改教的成功经验,本文试图探讨加尔文模式背后的伦理学原则,即,至今依然影响西方世界的良心论教义,以期对成长中的中国教会思考如何建立荣神益人爱国爱教的教会神学系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教会在教会音乐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格列高利圣咏在礼仪崇拜中的应用和"复调音乐"(多声部音乐)的发展。但这时期的教会基于"特殊恩典"及旧约"献祭"的精神,认为只有教会才有谱写音乐的权利,只有神职人员和唱诗班才有教会音乐侍奉的权利,而会众只有"聆听"的权利。作为日内瓦宗教改革的奠基人和组织者,加尔文于16世纪将教会音乐的权利从中世纪教会的限制下释放出来,开始"俯就"会众,倡导"会众唱诗"。同时,正如他没有将他的作品(《基督教要义》)称为"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而是称为"敬虔要义"(Summa Pietatis)一样,他基于"神的话语",创设与"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神"保持协调的"敬虔音乐"。本文藉着加尔文所开启的改革宗圣乐神学传统,首先阐述加尔文如何在基督教圣诗史上为教会树立了以"音乐"进行心灵和诚实敬拜神的典范,同时介绍加尔文音乐的"大众性"、"简洁性"和"朴实性"如何在音乐主观领域无形的推动现代音乐的发展,扩展了上帝赐予人类的"普遍恩典"的音乐领域。  相似文献   

3.
《天风》2008,(23):51-51
世界改革宗教会设"加尔文年"庆祝加尔文诞生500周年以改革宗和信义宗为代表的改革宗教会决定将2009年定为"加尔文年",并推选了世界改革宗联会主席Rev.Clifton Kirkpatrick担任"加尔文年"国际筹委会的主席。Rev.Clifton Kirkpatrick表示,希望加尔文的精神,可以成为更新和启发教会的泉源,帮助改革宗信徒更委身  相似文献   

4.
裴连山 《天风》2014,(5):32-33
<正>近几年,在中国教会,尤其是在建制外的教会开始流行一种加尔文主义思潮。至于这种思潮好不好,会对中国基督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会的牧者和学者都鲜有回应。要想搞懂加尔文主义的影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加尔文主义;想弄清楚加尔文主义,首先要知道加尔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加尔文主义当然与加尔文有关,但加尔文主义也不简单地等同于加尔文本人的思想。加尔文是法国人,生于1509年,卒于1564年,属于宗教改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加尔文对路德神学的继承和创新,分析了加尔文在他自己的处境和那个时代对神学伦理学和新教教会制度方面的重要贡献。这些贡献,至今影响着全世界的新教教会,并必将对中国教会的教会神学创制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奥古斯丁曾说,离开了教会,人就无法相信。奥古斯丁这样说的目的,是强调基督徒与教会之间紧密的联属关系。在他看来,信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是在教会中发生的,与教会密切相关。离开了教会的教导和牧养,人就无法真正相信。为了强调教会与信徒割不断的生命关系,加尔文坚称教会是信徒的"母亲"。"母亲"的类比,不仅说明教会对信徒的重要性,也暗示基督的教会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5,(6)
<正>我们在执行教会纪律时,应当做到:既不纵容包庇,也不恶意攻击;既要事前预防,又要事后处置;既要纪律惩戒,又要爱心辅导。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教会是否也需要有一套严格而健全的规矩呢?答案是肯定的。正如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教会也应当有教规,这教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教会的纪律。当教会中有信徒犯错(或犯罪)时,有很多人纠结于是否要对其进行纪律处分,也有人苦于教会中缺乏系统性的纪律规章可以参照,因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中。那么,教会应当具备哪些性质的  相似文献   

8.
赵鑫 《天风》2014,(10):38-39
卡尔· 巴特(Karl Barth,1886-1968),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神学家之一.他在生前就已经广受推崇,被视为现代教会之父,他的名字也常与奥古斯丁、阿奎那、路德、加尔文、施莱尔马赫并列,他的著作甚多,见解独到,对神学贡献卓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位神学巨匠.  相似文献   

9.
<正>加尔文神学的核心可以总括为三个词:"荣耀归与神(Glory toGod)"。这三个词屹立在他的《基督宗教训导》篇末,这可以看作对"Soli Deo Gloria"——"荣耀独归上帝"这一教理的宽泛注解。加尔文全部的神学思想,并其引导教会的行动,都可以被理解为上帝的主权这个原则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加尔文神学体系中的神人关系,是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本文认为加尔文所强调的至善的上帝观念与败坏的人性观念具有辨证的思想,这种思想在肯定上帝是至善的同时,并不说明人性观是全然悲观的,即使在人性腐化堕落之后,上帝仍然以其至善保留人得以救赎的希望。因此,本文将基于辩证二元结构的视角来梳理加尔文神学思想中的神人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文化"理解为一种人类的创造性活动的体现和人类生活的本质。基于这种认识,围绕加尔文和凯珀(Abraham Kuyper)两位基督教神学家的思想,力图阐明加尔文主义思想中"罪"和"恩典"的观念对于文化的影响。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尔文主义主张人在世界上作为文化的受造物所具有的文化责任,即去挖掘内在于世界中的各种可能性;二、加尔文主义对于罪的深刻认识:罪作为破坏性的力量;三、加尔文主义的"普遍恩典"观念同时包含的抑制罪以及积极发展世界的思想,使得文化的活动和形成成为可能;四、文化的合适目的与上帝的主权和荣耀。通过解释这几个方面的内涵、相互间的张力和关联,进而阐明加尔文主义文化观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16世纪英国改教时,英国教会对教会音乐也进行改革,在圣诗歌词的选用方面选择加尔文路线,与加尔文改革宗一样继承了早期教会的音乐传统——诗篇;另外,为了能保持圣经原文且符合英文语言特点,在音乐方面创立了"安立甘颂调"(Anglican Chant),以此曲调颂唱散文诗篇。到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兴盛时期,英国教会正统基督教信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被历代教会推崇为"英国赞美诗之父"的以撒·瓦茨(Isaac Watts,1674一1748)于18世纪开始对英国教会传统圣诗进行改革,提倡"唱福音",开创了基督教赞美诗的新时代。他不仅改革英国教会的传统圣诗,而且藉着神赐给他的恩赐创作很多圣诗,并将他那时代的教会,带进一个属灵的复兴。同时,他的改革还激励了后来众多神所使用的仆人,藉着时代的语言和文化,将自身从神那里所得到的启示、灵感、亮光、经历,写成许多宝贵的赞美诗,使后世的众教会获益无穷。本文首先叙述瓦茨改革前英国教会传统圣诗的发展概况,其次阐述十八世纪瓦茨改革英国教会传统圣诗的基本见解以及他的创新理念对后世教会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5,(6)
<正>执行纪律为要使人尊荣神;肯定神和他的话语在信徒生命中的主权;持守圣经话语的纯净。教会是有权柄的,教会可以用权柄来执行内部纪律,正如耶稣所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18∶18)而保罗也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教会不可乱来,乃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但这些纪律的原则是什么呢?笔者根据圣经做了些思考。一、人子耶稣教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3.加尔文神学思想对新教教会的历史性影响如果说是马丁.路德在新教神学传统的创制上为后世新教神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确定了基本神学方向,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发现,今天世界基督教新教的基本神学命题和教义立场,如对《圣经》的基本原则,对古公教会传统的立场,和罗马天主教进  相似文献   

15.
上帝预定与人的自由意志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持续性张力,并构成了基督教思想史上一个广泛持久的探讨论题。基督教教义与神学在其历史与逻辑推演中,围绕这一核心问题逐步凝结成所谓的"阿米尼乌主义之争"。本文分析了阿米尼乌主义在教会史与系统神学里的地位与处理方式,指出了这场争论起因与要旨就在于因不同圣经解读而导致的对于预定对象与自由意志的不同理解,勾勒了福音派阿米尼乌主义的兴起以及对现代福音派信仰的影响,判定阿米尼乌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构成了"宗教改革"的一种后续发展,认为它作为加尔文系新教改革宗内部的重要神学分支,几乎一直伴随基督教新教这五个世纪的发展,并对丰富和深化基督教新教信仰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信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上帝是公义的,所以我们在教会中处事待人亦当有公义之原则,而不能借一个"爱"字以偏赅全近年来,笔者常听到有人说:"教会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在教会里只能讲爱,不能讲理。"果真如此吗?教会里是否需要由相应的纪律来维持秩序呢?若教会中有人犯了严重的错误,是否需要给予相应的管教和惩戒呢?  相似文献   

17.
《规章》的贯彻和落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下称《规章》)的修改和实施,对于中国教会坚持走基督教中国化道路,保障中国教会建设的法治化、制度化、组织化,保证教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对于增强教会自身的团体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建设起到了指引性作用,对于教会生活树立正统的信仰观、教会观、圣职观、慈善观、惩戒观、生活观起到了教导性作用,对于信徒融入社会、作光作盐,爱国爱教。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5,(6)
<正>教会纪律是制约律法主义、权力泛滥和保障个体潜能和权益得到最大化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长期以来,为了促进教会的发展,也或许是因为对爱之教义的误解,我们的教会有时只讲慈爱,不讲公义;只讲救恩,不讲审判;只讲人情,不讲规矩。唯人数是瞻,唯信徒是中心。唯恐因为一讲纪律就会让人跌倒,一讲惩戒就会带来纷争。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教会缺少纪律才让人无章可循;不讲规矩才造成诸多纷扰;没有惩戒才使得教会不能圣洁。教会要不要有纪律?教会该有怎样的纪律?本文就尝试根据圣经的教诲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赵鑫 《天风》2014,(9):46-47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1768-1834)现代基督教的学者几乎一致推崇施莱尔马赫为现代神学之父。他被尊称为"教会之王子",是基督教思想史上极少见的一位巨人,也是自加尔文以来最有影响的神学家,以及现代宗教和神学思想的奠基者。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理性、推理、验证等方法论在自然科学、哲学等领域取得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5,(6)
<正>编者按:保罗提醒教会的众信徒,"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治理教会,没有纪律和制度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教会必须建立自己的规章制度。对教牧和信徒,各地堂会也应有各自的纪律要求,其目的并不是使人受辖制,而是希望更多的人在真理上得自由,使教会更健康地成长。本期我们约请部分同工谈谈教会纪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