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风》2020,(2)
正我对写作的认识,来自《启示录》里的一节经文:"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这段文字是来自"天上"的对话,一呼一应之间,给了"在主里面而死的人"一个极其宝贵的应许——"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读到这段古  相似文献   

2.
陈霖锦 《天风》2013,(4):28-29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相似文献   

3.
沈以藩 《天风》1994,(2):41-42
经文:“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3) 各位同工同道、各位亲友,今天我们在圣堂聚集,纪念我们所敬爱的吴高梓牧师。  相似文献   

4.
启示录上写道:“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做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我们所敬爱的蒋佩芬老师1995年10月31日被主接去,安息主怀,是有福的。但是作为她的学生和同工,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父亲的一生是活生生的荣主益人的见证,作为他的子女怀着感恩的心,把我们的怀念写出来和主内众弟兄姊妹一起分享主丰盛的恩典。 父亲蔡志澄1904年出生在福建南靖县龙山圩井尾村一个信主的普通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6.
利来 《天风》2009,(2):42-43
从总体上说,今日教会有了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从中也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教会中有不少"看客"、 "消费者"、 "评论者",而不是仆人、事奉者、生产者和贡献者.这就使得教中有些人在"闲站"无所事事,而让另一些人忙得无暇休息,没日没夜没节假,也还是有做不完的事.又或者是有很多工人,但不作"工"且专做"攻",专挑作工的肢体的刺,肢体之间不肯合作配搭.有篇题为"就‘事'论事"的文章很详细地说到这种  相似文献   

7.
施洗约翰的见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圣洁 《天风》2008,(24):19-21
经文:太3:1—3;路3:7—9;约3:27—30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这人就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他说:"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相似文献   

8.
经文:约翰一书1:3—10 约翰一书的主题是要住在神的爱和光中。要住在神里面,首先就要与神相交。就如年轻的恋人,首先需通过相互来往、交谈,然后逐渐了解,藉着爱使两人联系在一起,我们和神之间也要这样相交。神是光,在他里面毫无黑暗,而我们确是原本住在死荫黑暗之中,要与这圣洁的光相交,只有先在主的光前认罪悔改,让主的血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然而有的人虽然自称是信主,也聚会,却不肯承认自己的罪,认为自己是好人。有的人信了主,行动没有改变,缺少见证。圣经明明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  相似文献   

9.
姚大芳 《天风》2007,(18):16-17
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他又往大数去找保罗……"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作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  相似文献   

10.
<正>"变水为酒"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充分显出了耶稣的能力和荣耀。对基督徒而言,凭着信心相信神迹的真实性毫无难处,但在行神迹的过程中,耶稣对马利亚的称呼和回答令人费解。圣经告诉我们:"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耶稣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  相似文献   

11.
清华  恩惠 《天风》2016,(12):24-26
正农村走向城市,不少农村变为城镇。但农村教会依然存在,我们的教会建设和牧养依然需要关注农村。当年,"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太9:35-38)耶稣不但走遍"各城"也同时走到"各乡",所以我们各地基督教两会负责同工在努力建设好城镇教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农村教会的关注与建设。  相似文献   

12.
约翰福音15章第7节记着主的话说:“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 神对人的话,都是非常肯定的,但人总是会有不肯定的思想存在。救主对我们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以上这些话是多么的肯定,是救主宝贵的应许,不是像一般人的顺口之言。  相似文献   

13.
“慎”用     
《天风》2015,(8)
<正>经文:箴10:19;来12:25;雅2:22-24"你们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慎,就是谨慎、小心、留意。一名合格的基督徒,至少应在三个方面做到谨慎,即慎言、慎闻、慎行。一、慎言在慎言方面,圣经有宝贵的教导:"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10:19)主耶稣有三个最亲近的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他们没有秉承主的口才与智慧,常在言语上显出不慎的愚拙来。当主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时,彼得对主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  相似文献   

14.
陈轶丽 《天风》2016,(5):22-23
正当肢体的交往不能表露怜悯和宽恕时,教会就易分门别类、结党纷争……"因为革来氏家里的人曾对我提起弟兄们来,说你们中间有纷争。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我是属基督的'。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  相似文献   

15.
约翰福音21章15节到17节:“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5,(6)
<正>拣选十二门徒之后,耶稣差遣他们出去,"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吩咐他们"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风的洁净,把鬼赶出去"(参太10∶6-8)。门徒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之后,耶稣开诚布公地向他们道出了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那些困难的方法:"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你们要防备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也要在会堂里鞭打你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8)
<正>《何西阿书》6章记载:"主说:‘以法莲哪,我可向你怎样行呢?犹大啊,我可向你怎样作呢?因为你们的良善如同早晨的云雾,又如速散的甘露。因此,我藉先知砍伐他们,以我口中的话杀戮他们,我施行的审判如光发出。我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上帝,胜于燔祭。'"(何6:4-6)这里的"以法莲"和"犹大",代指整个以色列民族。先知何西阿时代,这个民族依然保持着信仰的礼仪,却失去了信  相似文献   

18.
与主接近     
高欣 《天风》2002,(7):45-45
1912年4月15日晚上二十三点四十分,世界上最大的豪华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超级远洋客轮“泰坦尼克”号在驶往美国纽约的处女航途中,不幸触撞冰山遇险。当船倾斜即将下沉,船上旅客惊惶不安时,英国传道人约翰·哈伯牧师临危挺身而出,在他的带领下,船上所有的基督徒都将求生的机会让给老弱妇孺和未信主的人先行登艇脱险。此时在乐队的伴奏下,人们站在水漫双膝的甲板上,安祥地齐唱《与主接近歌》,在歌声中缓缓地随船一同沉没……目睹这悲壮的场景一直令人感叹不已。虽然已时隔90余年,相信在今天对我们每个基督徒或者暂未信主的人仍将大有裨益,因为这就是爱的果子。圣经在启示录第14章13节中有记载“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赞美诗(新编)》258首《耶稣领我歌》中也有这样一句“死亡冷河我不怕过,因有耶稣亲手领我”。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12)
<正>《诗篇》126篇是一篇非常优美感人的诗歌,全诗如下:"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作梦的人。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外邦中就有人说:‘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好像南地的河水复流。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  相似文献   

20.
<正>在《约翰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约翰喜用对比方式来阐明道理:如光明与黑暗,谎话与真理,爱上帝与爱世界等。其中一组对比非常特别,让人难以捉摸其意,就是"不至于死的罪与至于死的罪":"人若看见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就当为他祈求,神必将生命赐给他;有至于死的罪,我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