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伟忠 《天风》2011,(5):6-8
三.教会提高专职教牧同工待遇的必要性 1.是保障教牧同工现实生活的需要 要使教牧同工能"专心以祈祷传道之事"为念,那么保障教牧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哥林多前书》9章7节说:"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从经文可以看出:教牧同工拿教会的工资是合乎圣经真理的。因为教牧同工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家庭,也有亲戚朋友,礼尚往来,也需要生活。  相似文献   

2.
中外教会历史说明,教会健康发展与教牧同工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中国教会的复兴祈望神兴起大批优秀的教牧同工。现实的近况:1.从数量上看:"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尽管这三十年各地神学院校、培训中心竭尽全力,培养了许多神学人才,但与需要量相比仍有杯水车薪之嫌。近几年不少地方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但也有些地方却是青黄不接。2.教会事工日益繁重,教牧人员往往"上至海陆空、下到阴沟洞",事无巨细包括牧养、行政甚至工程等工作都需要教牧人员兼顾,以致教牧人员所有时间全被教会事务占据,未能有时间好好培育灵命,更没时间顾及家庭需要。休息对教牧人员来说几乎被看为"体贴肉体"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3.
张丽丽 《天风》2011,(3):42-44
过去,每看到《天风》上刊登的老牧长的讣告,总是充满感恩,因为他们大多是我们称为"高寿"者。现在,中青年教牧同工的身体状况却令人担忧,中年离世者有之,青年离世者也有之。最近,我身边的一些教牧同工多有患病者,不由引起自己对教牧同工的健康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5,(5)
<正>我们既要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也要根据自己侍奉工作的重点,确立阅读的主攻方向,在知识上成为既博又专的人。《汉书·董仲舒传》中有一语甚好:"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这句话的意思是:普通的玉石若不经过工匠的精心雕琢,其上就不可能形成错综华美的花纹;一个人若不勤奋好学,就不可能拥有完美的德行。此语意在讲论学习与求知的重要性,而学习和求知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阅读。读书很重要,对于我们基督教的教牧人员而言,也不例外。教牧人员要学会自牧,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不时听到中年教牧英年早逝的消息,噩耗令人心酸。中年"早逝"的现象在社会上早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教会内,可能较少有人顾及。因此有必要提出来,望引起各方重视。教牧人员无疑是教会的重要人物,肩负管理全教会运作、信徒牧养及教会发展等重任。尤其在人才匮乏(也缺少行政同工)的中国教会,一个教牧每每"上至海陆空、下至阴沟洞",什么都可能要去顾到,所以稍尽忠一点的教牧总是有一种侍奉不完的感觉。有不少教牧感叹自己已经走进了"耗尽"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王学富 《天风》2004,(2):38-39
教牧辅导与一般心理辅导有所区别,大体表现在这些方面:我们相信上帝是爱,这是我们教牧辅导的最基本的原则,教牧辅导是具体彰显上帝的爱。我们相信人是整全的生命,包括生理、社会、心理、灵性(精神)四个层面(或者,体、智、德、群、灵五个层面);我们关注这些层面的整体发展,促成人的身量、智慧和爱上帝、爱人类的心一起增长。我们会把“罪”纳入到辅导的考察范围,但反对把所有情绪困扰或心理障碍简单地归因于“罪”。 我们相信,邪灵影响需要慎重鉴别,一个基督徒要为自己在思想与行为上的问题承担责任,而不是把一切都归咎于魔鬼。圣经是教牧辅导的基本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圣经的教导与原则可作辅导的指南,但还需要应用其他具体的辅导方法。教牧辅导可以利用祷告的力量来帮助被辅导者,但也不是用祷告包治一切和取代一切。教牧辅导不是布道,而是进入当事人的生命经验,从而提供更为切合的支持与帮助,使当事人在体、智、德、群、灵各个方面都健康成长,活得幸福和有价值。教牧辅导不仅要求辅导者具有个人品格和专业能力,还需要有丰富的灵性成长经验。  相似文献   

7.
赵红梅 《天风》2012,(9):7-8
有人说,教会就像一个大家庭。这句话显示出很多层面的含义,其中也暗示了在教会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家在基督教会大家庭中互称为弟兄姊妹,和睦同居。就当前中国教会处境而言,大多数教会都有老年信徒,甚至在有的教会中,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做好老年信徒的牧养,发挥老年信徒的优势,使教会做出更美的见证,是每个教会领袖及教牧同工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些  相似文献   

8.
"三自"再认识──基督教中青年教牧人员笔谈录编者按:今年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45周年,本刊将几位基督教中青年教牧人员的文稿择要刊出,以志纪念。张书彦(河北省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省三自爱国会秘书长)吴耀宗先生等教会领袖发起三自爱国运动,最...  相似文献   

9.
<正>她与牧师丈夫搭配侍奉,一静一动,一内一外,一慢一快,相得益彰据去年中国基督教第十次代表会议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约有3.6万教牧同工(包括正式按立的圣职人员与专职传道员),他们在教会牧养与管理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事关教会发展大计,引起教会重视有加。但跟他们休戚相关的另一群人,则并不太被人们所关注,那就是他们的配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教会广大教牧群体中,除了少数单身者以外,大多是已婚者,其中又有夫妻双方均为教牧、妻子为教牧丈夫不  相似文献   

10.
李大军 《天风》2011,(6):16-17
重庆三峡,库区重庆,素有"火城"之称,每到五月,天犹如火烤得炙热。然而,今年五月,重庆气候宜人,阳光明媚……从繁华的城市渝都到红叶飘香的三峡库区,人们分享和谐创建的好心情,感谢上帝,"天"和"地"给重庆人以自上而下一种美哉乐哉快哉的好景致。2011年5月12日,重庆市基督教两会在开县教会召开"创建和谐教堂事迹"交流会,让全市教牧同工和信徒代表共同分享开县教牧同工在和谐教堂创建中的动人事迹。来到开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宗教》2014,(7):70-71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三自爱国运动需要继续深化,神学思想建设需要继续推进,教会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信徒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为了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继续培养爱国爱教的教牧人才,并继续提高现有教牧人员的综合素质依然是陕西教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5)
正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主体是中国教会,教牧人员素养的自我培育是其中的关键。结合"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能起作用"的时代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牧人员都有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基督教中国化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牧人员要心中有国,情系同胞;心中有尺,依法办教;心中有羊,群羊榜样;心中有灵,智慧导引。牧者要带领教会与祖国荣辱与共,与人民血脉相连,与群羊信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听到“德教”二字是在1996年10月。那年,我随中国宗教与和平委员会代表团到泰国大城参加第五次亚洲宗教与和平大会。在曼谷,代表团一行受到泰国著名北榄鳄鱼湖主人杨海泉的盛情邀请,前往参观访问。杨海泉,祖籍广东潮阳,信奉德教,他在向我们热情介绍鳄鱼湖的同时,自然也介绍了有关德教的历史以及在泰国的发展和现状。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德教”二字。主人的公关部主任余少勋先生按德教的通常做法,代主人撰写一首题为《龙之吟》(代欢迎词)的藏头诗。这首诗首字冠以代表团成员的名字,按地位的高低排列。诗的内容如下:光明正大歌圣雄,训诂…  相似文献   

14.
凡事都能?     
黄幸平 《天风》2012,(7):46-47
不止一次地听到"大有信心"的弟兄姊妹,在祷告会、在赞美会、在医治布道会上,高声大喊:"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尤其是拿"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这句话来做宣告式祷告,他们特别有信心地认为,  相似文献   

15.
王圣民 《天风》2003,(5):22-23
在教会中,尤其是一般平信徒,对教牧同工有一种期待,透过教牧同工美好的形象,感同身受上帝对人类善美的赐予。 实际上,牧者的形象是不同的,他(她)有很多示范性,对信徒的影响是非同一般。当你站在圣台上,信徒会将你看得很神圣,你的很多方面都会被放大,当你从台上走下来,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形象还在起着作用。教牧同工在信徒的心目中,无  相似文献   

16.
陈丰盛 《天风》2011,(6):54-55
稼多人少的难处 在课前的敬拜赞美中,领唱的姊妹带领大家唱着:"谁体贴主的心?谁体贴主的心?谁合乎主使用?谁使主心欢欣?谁使主心欢欣?"我一边心和着,一边思想着各地教会的"马其顿呼声"。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听到教会发出"招兵买马"的信号,都会听到传道者因措手不及而发出"求救"的声音。总会听到同样的叹息,"庄稼多,工人少"。这句话单单从字面来说,它篡改了主耶稣的原话。主耶稣说的是"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太9:37)。  相似文献   

17.
冯淑仙 《天风》2022,(6):54-55
在教牧班授课过程中,曾有不少教牧同工问我应该如何教养子女.教牧同工平时忙于教会的工作,总是感觉没有足够的时间教导儿女,当发现孩子长大了却不肯听话,或是孩子叛逆的行为增加时,他们往往不知如何是好.本期我就来回答一下关心此问题的教牧同工,与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做有智慧的父母.  相似文献   

18.
赵誌恩 《天风》2010,(4):46-46
<正>春节前后我有机会多次在城市、农村教会主讲培灵聚会。其间听到来自各地同工同道的种种声音,我想他们的问题正是我们各地基督教两会教牧同工及神学院校师生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在此我略举一二,希望能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确保他们能按规定退休、有保障退休,无后顾之忧,生活得有尊严教会早有关注和服务老人的优良传统,圣经关于敬老的教导更是很多,今天中国教会应当高度重视和真诚关怀教牧退休人员,做好养老事工,给予他们切实可行的保障,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归,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教牧退休同工的生活待遇和社会保障问题十分重要。有人认为教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9,(11)
<正>编者按:教牧人员应有怎样的追求、如何成为信徒的榜样,圣经中便有据可循,从使徒保罗的谆谆教导到彼得的"灵程八步",为今日的教牧人员提供了最好的借鉴。本期我们继续邀请几位牧者同工,从圣经真理出发,探讨教牧人员如何在侍奉实践上不断学习,成为教会的好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