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子游戏颇受儿童青睐,其用户日趋低龄化,它对幼儿的影响不容小觑。本实验以双人合作/竞技游戏为载体,考查了短时接触电子游戏对60名4~6岁幼儿的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幼儿与非好友玩伴共同接触双人电子游戏后会变得更喜欢自己的搭档,将其视为新好友并更希望未来与其交往;2)合作比竞技游戏更能促使幼儿喜爱玩伴,竞技游戏的获胜者比失败者更喜欢其搭档;3)年长比年少幼儿更喜欢与同伴交往;4)与其他非好友同伴相比,幼儿更愿意帮助自己的搭档。这表明短时接触内容适宜的双人电子游戏对幼儿的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发展较为有益。  相似文献   

2.
近期研究表明短时接触双人电子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本研究进一步考查了5天的双人合作类电子游戏与传统游戏干预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电子与传统游戏干预均能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且两者的效果不存在差异;女孩比男孩更喜欢自己的搭档、更乐于与同伴交往和分享,游戏干预效果不存在性别差异。可见双人合作类电子/传统游戏干预对幼儿的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发展都较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而幼儿生活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相互交往的频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孩子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协同游戏,当然是很快乐。可他们在交往中发生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常常因为孩子之间的矛盾而陷入与家长沟通的尴尬,家长们也难免因了孩子之间的纠纷而大伤和气。究竟该如何对待和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如何利用好纠纷这一教育契机促进孩子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系列协作游戏对幼儿协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引言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协作显得特别重要。今日幼儿,是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研究和促进幼儿协作性发展对培养21世纪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群体中的成员相互配合来进行某项活动,完成一定的任务。幼儿在游戏、自由交往活动和成人要求两个或几个幼儿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活动中已表现出协作行为。在自然状况下幼儿多是两人交往,结成两人群  相似文献   

5.
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其日常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行为观察(儿童与同伴的一对一游戏)、同伴提名和教师评估,探讨心理理论发展与儿童日常同伴交往之间的关系。52名4~5岁的学前儿童参与了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4岁以后,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2)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儿童游戏情境中的同伴交往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不同的儿童在游戏中的“交往敏感”和“交往表达”两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3)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整体上与同伴提名、教师评估相关不显著,但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紧密的关系。我们推测,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通过影响亲社会行为间接指导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同伴交往与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用问卷调查法对219名4~6岁蒙汉族城市幼儿进行了交往心理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70%以上的蒙汉族幼儿都有喜欢交往的倾向;交往中同伴交往占首位;交往以游戏和学习为主要内容,以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为主要形式,在同伴交往的类型、交往的支配性、交往中能力表现及交往频率等方面,两个民族的幼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同伴交往、亲子交往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典的心理理论任务、同伴提名法、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以及在游戏情境中观察同伴交往行为和亲子交往行为等多种方法,探讨同伴交往、亲子交往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88名3-6岁儿童及其家长参加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交往类型中受欢迎儿童,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显著高于被拒绝和被忽视儿童.(2)民主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放任型教养方式最不利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3)家长指导游戏的行为、分享情感的行为和使用心理状态术语的行为,有利于促进孩子心理理论的发展,而对孩子的冷漠最不利于孩子心理理论的发展.(4)相对于同伴交往,亲子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更显著的预测力,其中家长和孩子的情感分享.对孩子遇到问题的解释及指导是促进孩子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开展的活动,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动的表现机会,有协商、有配合,精神上没有压力,在活动中幼儿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将其的潜能激发出来。而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针对我园开展动漫这一课题,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又与之主题自然融合,是一个很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幼儿攻击性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在幼儿集体中,经常由于个别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而引起各种纠纷。虽然幼儿的侵犯行动不一定都有攻击动机所驱使,而且有些行为还未成固习。但如果放任不管或处理术当,会影响他们良好个性的形成,这对攻击型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幼儿集体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至于对以后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宁,都将极为不利。当前还缺少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办法。本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特点及产生原因,以为预防、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提供依据和办法。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必须高度关注他们交往能力的培养。笔者尝试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模仿现实生活,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1.
The authors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deviant behaviors within a preschool peer group would be linked with peer rejection, irrespective of child gender. Seventy-six children, aged 3 to 5 years, participated. Teachers rated children's behavior on the Child Adaptive Behavior Inventory, and children provided sociometric ratings. For a subsample of children (n = 47), observers coded aggressive, noncompliant, and withdrawn behavior using a time-sampling system. For both boys and girls, noncompliance, hyperactivity, and social withdrawal were associated with peer rejection; overt agg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peer rejection for boys, but not for girl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variance in sociometric and teacher ratings of peer rejection was accounted for by aggression and social withdrawal for both boys and girl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ehavior problems and peer rejection emerges at a very early age.  相似文献   

12.
以甘肃省陇南市成县6所幼儿园301名农村幼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母亲教养方式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分别考察母亲抑郁、母亲回应性和幼儿社交退缩的现状及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西北农村地区母亲抑郁发生率较高,父亲外出打工和贫困家庭的母亲抑郁发生率更高;(2)母亲抑郁与幼儿社交退缩行为显著正相关,母亲抑郁水平越高,幼儿社交退缩得分越高;(3)母亲敏感性和反应性与幼儿社交退缩显著负相关,母亲敏感性和反应性得分越高,幼儿社交退缩得分越低;(4)母亲反应性在母亲抑郁和幼儿社交退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甘肃省陇南市成县6所幼儿园301名农村幼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母亲教养方式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分别考察母亲抑郁、母亲回应性和幼儿社交退缩的现状及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西北农村地区母亲抑郁发生率较高,父亲外出打工和贫困家庭的母亲抑郁发生率更高;(2)母亲抑郁与幼儿社交退缩行为显著正相关,母亲抑郁水平越高,幼儿社交退缩得分越高;(3)母亲敏感性和反应性与幼儿社交退缩显著负相关,母亲敏感性和反应性得分越高,幼儿社交退缩得分越低;(4)母亲反应性在母亲抑郁和幼儿社交退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追踪设计对438名学前儿童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主要探讨了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的相互作用关系。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1)相邻两次测量的母亲各元情绪理念之间,社会适应各指标之间均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2)同一时间点的母亲各元情绪理念与儿童社会适应各指标之间均显著相关;(3)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社会适应之间部分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控制了变量自身的连续性后,前测的母亲情绪教导显著正向预测后测的儿童敏感合作;前测的母亲情绪不干涉显著正向预测后测的儿童愤怒攻击、焦虑退缩行为;反过来,前测的儿童敏感合作能正向预测后测的母亲情绪教导,显著负向预测情绪不干涉、情绪摒除和情绪紊乱;前测的焦虑退缩能显著正向预测后测的母亲情绪摒除和情绪紊乱。  相似文献   

15.
16.
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以110名儿童为被试,从2岁追踪到4岁,使用观察法探讨儿童2岁时的气质特征、母亲教养行为、亲子关系对4岁时退缩行为的影响。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三者对退缩行为都有影响。但是不同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追踪设计对439名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旨在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可能的中介机制。在第一年时,父母分别报告了自己的教养方式和儿童的社会适应;在第二年时,父母分别报告了儿童的自我控制和社会适应。研究结果表明:(1)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得分越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越好,而父母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得分越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越差;(2)自我控制能力高的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更多,问题行为更少;(3)自我控制在母亲专制型教养方式与儿童违纪攻击和敏感合作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控制在父亲放任型教养方式与儿童违纪攻击和害羞焦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Correspondence was developed between children's non-verbal and verbal behavior such that their non-verbal behavior could be altered simply by reinforcing related verbal behavior. Two groups of six children each were given food snack at the end of the day: for reporting use of a specific preschool material during free play (procedure A); and then only for reports of use which corresponded to actual use of that material earlier that day (procedure B). Initially, procedure A alone had little or no effect on the children's use of materials. Procedure B resulted in all of the children in one group actually using a specific material, and after repeating procedures A and B with this group across a serie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procedure A alone was sufficient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use of a specific materia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verbal and non-verbal behavior was produced such that, in this group of 4-yr-old disadvantaged Negro children, "saying" controlled "doing" 22 or more hours later. In the second group, procedure B initially did not increase the use of a specific material; rather, the children's reports decreased so as to correspond to the intermittent use of the material. It appeared from subsequent procedures with this group that maintenance of a high level of reporting was crucial to the saying-then-doing correspondence seen in the first group.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留守学前儿童接受性语言能力与社会退缩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采用教师评定问卷和测量法对484名留守学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接受性语言能力不仅对社会退缩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也能通过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社会退缩;(2)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受到师幼关系的调节,相对于高师幼关系水平的个体,间接效应在低师幼关系水平的个体中更为显著,具体而言,师幼关系调节了中介的后半路径;(3)此外,在高师幼关系水平的个体中,执行功能对社会退缩的负向预测作用以及执行功能在接受性语言能力与社会退缩之间的中介作用都不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接受性语言能力对社会退缩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对留守学前儿童社会退缩的预防及干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纵向的研究设计,对上海市两所公办幼儿园192名学前儿童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追踪调查,探讨了家庭功能与学前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依恋回避、社交焦虑和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存在两两相关;(2)家庭功能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儿童行为问题;(3)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分别在家庭功能和行为问题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4)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在家庭功能和行为问题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家庭功能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