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审美活动需要主体从世俗烦恼中解脱出来,以一颗自由活泼灵动的心去感受事物,使主体与客体密不可分,完全融为一体。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山水田园诗歌是最能体现这一审美过程的作品。而西方的现象学和中国道家哲学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审美主体保持心灵的虚静上却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深层审美心理学是关于人类的审美活动中深层心理(无意识,潜意识)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就是人类的审美无意识和审美潜意识以及审美显意识的深层根据。它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人类审美活动中的深层结构、深层机制、深层功能以及它们在文学艺术和审美教育之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的"调心"使之"虚静",是驱除大学生浮躁心理并对此产生"妙语"感悟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学练的深入会进一步激发"文思"之灵感,以促使审美创造力的发展。太极拳有利于大学生认知审美创造力的内部结构(审美享受、审美移情、隐喻)的完善,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并通过"意匠"法、动作技能专注转移法来培养和提高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潘知常的《生命美学》《诗与思的对话——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现代阐释》《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三部著作赫然写着三个中心词:"生命""审美""爱",共同构成了生命"是什么""何谓是""为什么"的生命美学理论逻辑三问,使生命美学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理论体系,呈现出一种有温度的人文关怀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5.
王芳 《美与时代》2007,(12):104-106
审美感觉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人脑对当时作用于自身的艺术作品的心理反应,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发生关系的第一个条件,是个体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传承人、文艺文本、受众以及世界作为少数民族文艺审美活动的主体构成,目前都处在不容乐观的现实境遇中。少数民族文艺传承人的断代危机、文本情感表现力的削弱、受众审美情趣的变更、世界的日渐平面化对其构成的危机,无一不呈现出审美活动主体虽还"在场",却也呈逐渐"退场"之势的现实状态。  相似文献   

7.
道家的虚静说,与佛家的禅境,历来被人认为是一种审美的至境、化境。它们所强调的虚一而静和一念顿悟,即是以超越的心态,与俗世人生拉开距离,以保证主体注意力的审美转向,进而达到对于观审对象的高峰体验。这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心境,是人类诗意生存所必须的想象中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8.
现代舞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常因肢体表现抽象化与审美预期不稳定,易让观者产生非艺术的误判。结合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出的的艺术哲学概念,将现代舞的艺术性归纳为以下维度:即"物因素"——肢体、"大地"——肢体的艺术性表达、"世界"——作品创造的精神空间、"作品与人"——创作自由与审美自由。现代舞的艺术性体现在"物因素""大地""世界""作品与人"因素的有机结合,此种结合的分析方法旨在以现代舞"应然性"为标杆,对比其"实然性",从而得到现代舞"艺术性"要素,对现代舞创作与审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鑫 《美与时代》2014,(10):106-106
自然审美是美学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黑格尔关于“自然美”的理论中有不少有价值和具有启发性的思想,他指出了主体的审美意识在自然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审美主体与自然展开的心理交流运动过程,还指出了“自然美”发生的深层原因和自然审美创造活动对于主体的价值。这对我们今天研究自然审美问题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审美主体"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的生成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过程.在美学史上不乏美学家对审美主体作出理论上的诠释和规定,但直到康德为止,其理论内涵才被真正确立下来.本文试通过对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进行的具体分析,从中得出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必须恪守的原则,即非功利性、无概念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这些原则为审美主体的确立以及审美主体的自律具有理论上的奠基意义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等技术体系的助推下,网络游戏在20世纪末以其独特的魅力异军突起。它既是"审美日常生活化"的推手,又是"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表现,并展现出五大审美特征:审美活动与叙事共时性、审美媒介数字化、审美主体间互动性、审美主客体无间性、审美多样性。网络游戏的这五大审美特征可以归为三类,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的角度而言,其呈现出审美活动与叙事共时性、审美主客体无间性、审美多样性等特征;从审美客体的媒介的角度来说,审美媒介数字化特征明显;从审美主体间的关系来看,审美主体间互动性也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儒、道、佛的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大致代表了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儒、道、佛是中国文化的三根支柱。儒家文化精神的核心是仁爱博大、刚健有为,它表现出来的美学风貌就是刚健崇高、雄浑博大之美。道家文化精神的核心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它表现出来的美学风貌就是自然朴素、冲淡虚静之美。佛教文化精神的核心是"缘起性空"、宁静清净,它表现出来的美学风貌就是空灵幽静、清净淡远之美。  相似文献   

13.
翻译审美是指译者以原文文本为主要审美客体所进行的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而在翻译审美活动中翻译主体应具备怎样的能力,成为整个翻译活动的前提及基础。马建忠先生提出的“善译”翻译观一直以来都得到翻译界的好评。笔者以为我们可以从“善译”论中找到答案。本文将从语言感应能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三个方面解读审美主体。  相似文献   

1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由于审美观的不正确及其他原因,有的青年朋友在审美活动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倾向,形成一定的审美心理误区。青年审美中常见的心理误区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5.
蔡玉硕 《美与时代》2007,(1):123-124
审美素质是指人们开展审美活动以及满足自身审美需求所必须具备的主体素质.个体审美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心理事实,任何一个健康人甚至儿童都有其审美发展的潜能和内在需要.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人格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审美素质直接关系到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使我们的审美教育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6.
“虚静”和“静穆”是东西方古典艺术作品极力追求的审美意境.两者虽都包含“静”字,但其涵义却是大不相同的,前者着力于“虚”,后者着力于“穆”,两者都认为只有做到“静”才能隽永含蓄、达到永恒之美.东方“虚静说”要求创作主体在创作时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并要求作品达到“物我交融”、“以天合天”的意境之美;西方“静穆观”则要求创作主体模仿真实,严格遵从美的形式法则、以人工之巧智达到最自然的唯美形式,要求作品体现出崇高与庄严的气息、体现单纯与纯净之美.“虚静说”对中国艺术的审美标准有重要影响,而“静穆观”则成为判定西方古典主义艺术形式与内涵的重要准绳.对二者的比较可以探知东西方古典艺术的异同,从而创作出既具民族特色、又具国际特点的优秀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美学以老庄哲学为思想基础,朴素的老庄审美学说对后来的造物活动及现当代的设计行为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老庄的"和"与"自然"、"形神意象"与"虚静"的美学思想,以及它们与设计美学的契合融通.  相似文献   

18.
《道德经》第16章集中表达了道家的生命哲学。按照这种生命哲学,虚静是道的基本特性,万物禀道而生,那么虚静就是万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根本,是万物生命力的源泉;人在纷纷纭纭的生命展开过程中,须懂得致虚守静,"反""复"生命的根本,才能全性葆真,培植内在的健全生命力,提升生命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道教认为人、人类社会、自然都是由"道"产生的,因而"物化"在道教思想中被看成是宇宙普遍存在的一种转化现象。随着道教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道教围绕"道化"、"仙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物化"思想体系,其本质在于人与"道"的对立统一,体现的是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道教"物化"思想的审美性在于:"道"的审美需要、"虚静"的审美态度、"与道为一"的审美体验、"无我"的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20.
在审美活动中,同一客体在不同的主体那里会生成截然相反的审美意象,这就是审美活动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历史的因素、文化的因素、价值的因素、个人的因素。了解这一现象及其成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