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不争"一词在《老子》中出现8次,与之意义相近的语汇或表达几乎出现在大部分篇章,构成《老子》的思想底色。《老子》第66章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67章讲"不敢为天下先"作为"三宝"之一。"不敢为天下先"即"不争",  相似文献   

2.
“上善若水”是道祖老子指导人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何谓“上善”?“上善”是老子理想中最具备完美品德的圣人。道教圣典《道德经》八章中,老子形象地用自然界最不可少的,而最柔弱不争的水之品性来喻圣人之德行,正是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  相似文献   

3.
吾有三宝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炁、神。空门有三宝:佛、法、僧。玄门有三宝:道、经、师。道祖老子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韩旭亮,蓝田县汤峪人氏,以前在八仙宫做清洁工。一日,韩老憨然一笑,对众人说:我也有三宝———手里的笤笤脚下的戳戳、腰里的篓篓。  相似文献   

4.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以传播学为解读视角,可窥见其全新面貌。要言之,老子认为,作为传播行为的发出者,传播主体面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传播内容和"莫之令而自均"的受众,借助"名可名,非常名"的传播媒介,要达到"太上"之境和"上士"之行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做到"慈""俭"而"不敢为天下先",从而更好地完成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5.
养生与养气     
正儒家和道家,各有其侧重点。道家重"养生",儒家重"养气",好像是没有疑问的。庄子有篇《养生主》,专门谈养生。其实不光是《养生主》,庄子《内篇》中的《人间世》《大宗师》《应帝王》这样一些鸿篇巨制,都是与养生直接相关。庄子的养生之道,不过是"游刃有余",也就是避开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在人生的罅隙中行走。这一点,直接继承了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做无谓的牺牲,  相似文献   

6.
自然造化问题,是道家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子认为,自然造化,是“无为”而自成、自化。他主张“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大道取法自成;“万物将自化”(同上,三十七章),万物自行化生;“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同上,六十四章),大道辅助万物自然成长而不敢有所施为。庄子及其学派继承并推展了老子“无为而自化”的自然造化观。《大宗师》指出:“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相似文献   

7.
“如果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他们三位遇到经济危机,肯定不会跳楼。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一种情怀。”  相似文献   

8.
北大汉简《老子》的公布发行,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历史上曾出土过项羽妾冢本老子,傅奕的古本《老子》据说本于它,但今天已经不复见古简原貌。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弥足珍贵,可惜残损严重,而且有不少抄写错误。郭店楚简本《老子》甲乙丙三组是战国时代的本子,但是合起来的全文只有今本的三分之一①,如何看待还有不同意见。现在的北大本汉简《老子》,是目前所见最完整、最接近今传本《老子》的汉代古本。整理者韩巍已经根据各种重要的《老子》传本,对北大简《老子》做了相当认真的整理工作,并且仔细分析了北大简《老子》与几个重要的早期传本之间的关系,持论甚平,断语审慎,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北大汉简《老子》的出土,不仅有助于解决以往将郭店简、马王堆帛书与传世本《老子》对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难点,而且对于《老子》的形成也很有参考价值。下面不揣浅陋,谈一点我们的浅见。  相似文献   

9.
王卡 《中国道教》1990,(4):28-30
敦煌唐乌本《老子西升化胡经》卷一,有两件抄本,编号为S1587、P2004。两件卷首均载有“魏明帝”所撰之《老子化胡经序》。可惜因抄本残损,文字缺伕颇多,难以通读。今考《正统道藏》所收,宋人谢守灏编撰《混元圣纪》卷一、卷五及《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上,都摘录有“魏明帝御制”的《老君化胡经赞》,或题作《老君赞》。以之与上述敦煌抄本相校,可知《化胡经赞》实即《化胡经序》并且《赞》文恰好可以补足《序》文的残缺。兹以敦煌S1587号残卷为底本,参校《道藏》引文及P2004号残卷,录存《老子化胡经序》全文如下: 老子化胡经序魏[明帝御制] 浑元未始,老君唯先,长[于太初,冥昧之前。]无师无祖,诞生自然。合真[散朴,乃微乃玄。仰而]举之,耀乎霄乾;俯而循[之,深乎渊源。敷二仪]以布化,烛三光以列天。  相似文献   

10.
陈丽 《中国宗教》2015,(2):74-75
司马迁说,老子是个"隐君子",提倡隐姓埋名。他在洛阳待久了,眼看着天下一天坏似一天,终于弃官出走,直奔大西北。他一路西行,来到今河南灵宝县的函谷关,守关的关尹喜留他小住,生怕老子这一去,把一肚子的学问带走,从此没人知道,叫他无论如何住几天,给大家留点东西。"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这书,就是后来的《老子》,也叫《道德经》。——《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  相似文献   

11.
老子"三宝"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是体证或实践"自然"之"道"的三大原则。面对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现代生活方式的喧嚣、奢侈、狂躁,重温老子以慈取勇、以俭取广、以不敢为先引领世界的"三宝"之学,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宇宙论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内容.纬书的宇宙论以<易传>的宇宙论为基本构架,融合了道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宇宙论.纬书的宇宙论是中国古代宇宙论思想发展的结果.宇宙论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首先开创了中国的宇宙论传统,<庄子>、<淮南子>等书中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思想.新出土的<太一生水>、<恒先>都属于道家系统.纬书的宇宙论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一提到节俭,人们往往就和吝啬、小气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节俭并不等于是吝啬,节俭也并不是小气。节俭乃是人的一种高尚品德,它时时地在衡量着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千百年来节俭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提倡"一箪食,一瓢饮"。诸葛亮曾经说过:"静以修身,俭以美德。"唐太宗《百字箴》中云:"耕夫役役,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看来唐太宗很懂得"半丝  相似文献   

14.
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道德经》的主旨就是言“道”言“德”,因此,“道”与“德”无疑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在老子《道德经》五千多字中,“道”出现七十多次,“德”出现近四十次。作为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在老子《道德经》中“身兼数职”,有多重含义、不同用法。首先,老子将自己预设的“道”看作是形成世界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第25章,以下只注章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42章)因此,晨阳先…  相似文献   

15.
节俭:并非过时的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俭的主要含义是指理性地、适度地消费物质资料 ;节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自己的内涵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经济伦理观看 ,节俭没有过时 ;从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看 ,节俭也没有过时 ;因而 ,节俭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美德 ,并没有过时。  相似文献   

16.
论老子思想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老子其人,《史记·老子列传》的相关记载是比较可信的。《老子》一书大体经过了老聃、老莱子、太史儋这样三个时期才最终写定而流传于世。今传本《老子》书中的"德"论、"道"论、"礼"论等当为老聃首创;而给"道"披上神秘外衣,提出"贵虚"并阐发"无为"之说,盖为老莱子的补充;《老子》书中的"圣人"和治国之论、权术之言,以及对于道、德、仁、义、礼等的位置与次序的排定,可能是太史儋所做的工作。老子思想体系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史发展才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7.
萧无陂 《孔子研究》2012,(3):101-111
近三十年来,随着帛书和竹简《老子》的先后出土,《老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在文本考证上,学界考察了简帛《老子》的文本性质、结构,校勘了文本;其次,在文体考辨与老子身世考证上,学界分析了《老子》等先秦文本的句式、韵脚、修辞手法、体裁,为《老子》文本形成时代提供了新证据。对于竹简与今本《老子》的作者,学界存在老聃与太史儋之争。关于老子故里,河南学者和安徽学者之间争论不止;关于老子的姓氏,学界亦聚讼不已。最后,在《老子》研究方法上,学界历经三个阶段的方法论反思,当前正在自觉探索中国哲学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18.
“鲁字公旗,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为什么《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书都说张陵学道鹤鸣山中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先从道教产生的社会基础说起。 众多的道教经典和史书都公认,道教形成的社会基础有三:一是黄老道学;二是神仙方士的炼丹长命之说;三是民间世俗中的原始巫觋鬼道。黄老道学是指黄帝和春秋思想家老子的思想体系,也就是把黄帝、老子的思想学说作为道教的思想理论和教旨教义,如清静无为,修身养性,“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  相似文献   

19.
一、青葱岁月——走上游戏之路 我开始玩游戏只是为了娱乐.由于玩游戏耽误了学业,成绩下降,被老师赶回家叫家长.我怕挨打不敢去叫家长,于是在街上溜达,街机游戏厅就成为我经常光顾的场所,慢慢迷上了游戏,使本来就掉队的成绩更加糟糕.在学校本身表现得就不好,再加上学习成绩也下来了,也经常因玩游戏迟到,后来又逃学,我成为学校的问题生.回想那段时间的生活就犹如一个浪子,有时被家长知道了甚至不敢回家,就在外边过夜,有时因冬天外面很冷,就坐在卖拉面的架子上烤着炉子上的火过夜,耳中还不时传来旁边老虎机里啪啪的游戏币掉落的声音(因为旁边就是一家老虎机游戏店).我夜不归宿的时候越来越多,有时因偷了家里的钱去玩游戏怕被发现而不敢回家;有时甚至因为玩游戏过了回家的时间,怕回家挨打就不回家了.我的学生时代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过去了.  相似文献   

20.
问题的提出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哲学家。《老子》一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但影响先秦哲学,还对两汉哲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老子其人和《老子》一书引起了历代学者的重视。从古至今,研究《老子》一书和老子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