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位知名画家,对登门求教的青年画家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2.
走出不完美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青年画家想画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为了使这幅画能尽善尽美,画完后他把这幅作品拿到市场上展出,旁边放了支笔,附上说明,要求观众指出画的毛病。晚上画家发现画面涂满了批评意见,让他很失望。然而,细细琢磨,他又悟出了某种东西。他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将那幅画重新临摹了一幅,又拿到市场展出,这次,他要求观众在画的妙笔生花处作上记号。当他再次取画时,发现画上充满了赞美的言词。一幅画无论你画的多么好,也不可能完美。太阳很美,但它暗藏“黑子”;大海很美,但它暗藏“礁石和鲨鱼”。同样,人生也…  相似文献   

3.
聪慧四法     
美国有个资本家请一位著名的画家为他画一幅肖像。肖像画好以后,资本家却拒绝交付原来议定的5000美元的报酬。他的理由是:“画的根本不是我。”怎么办呢?画家很不痛快,因为他确是花了不少精力才画成这幅画,而且肖像和资本家本人也确实很像。资本家说不像,只是一种无理的挑剔。画家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田卫戈有创建之功,作为现任院长,他是一位通识之才,他很有行政和组织才具,工作作风干练,思维清晰,处事冷静,举重若轻。他是一位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双修又很有学人风范的大学院长,虽时下风气偏重权位和名利,但在认识的过程中我不无惊异地发现他更为心仪的却是画画——画油画,这时我才更真切地发现他在本色上是一位画家。由于田卫戈论思考和艺术探索双修的背景,他的油画作品自然地具有一种理性把握的色彩,但并不失直觉和感性的意味。作为油画家,感性的禀赋当然是前提性的资质,但人的理性动物的本质又要求一个画家在作品中具有  相似文献   

5.
一事无成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著名的艺术家,他同时是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家、哲学家、科学家,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几个世纪。他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但是,还有一件事也许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在1519年,当时他正客居法国,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眼看着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自己有很多的理想不能实现了,他很痛苦地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一生,不过是利用白天来酣睡罢了,我一生一事无成。同样还有一位我们所熟知的荷兰杰出画家梵高,他给我们留下的《向日葵》,也是我们人类历…  相似文献   

6.
伊尔·布拉格——美国史上首位荣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这个普利策奖,十分了得,可比为新闻界的奥斯卡奖。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一位黑人记者能获此殊荣,殊属不易。 但在童年时代,伊尔·布拉格曾是很自卑的,因为他是穷水手的儿子,他总认为象他这样出身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造就的。但他的水手父亲很有见地,领着伊尔·布拉格参观了两个名人故居,树立了他的信心和抱负。其一是大画家凡高的故居。在那里,他惊讶地看到了凡高的小木床和裂口的旧皮鞋,于是问父亲:“这个大画家不是一个百万富翁吗?”父亲答道:“不,凡高一生潦…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一个露宿街头的乞丐,他认识了一个贫困潦倒的画家。不久,画家积郁成疾,临终前,画家送给乞丐一幅画。画的是一双大手和一张微笑的脸,乞丐欣喜若狂,因为他曾听说过一些画家死后出名的事。于是,他便开始等着某一天用这幅画卖一大笔钱,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他等了许多年,画家没有出名,后来乞丐带着遗憾离开人间。富有戏剧性的是也有一个乞丐,同样的这个乞丐得到了一位画家的一幅画,画的内容同样是一双大手和一张微笑的脸,乞丐看懂了这幅画,他没有高兴,只是痛快地笑了一整天。从此,他不再向别人乞讨,他开始用自己的双手赚钱。几年后,他…  相似文献   

8.
学会感恩     
陆道骆 《天风》2005,(10):47-47
在一篇短文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日本一名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初,美国一座偏远的小镇里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富商,富商有个19岁的儿子叫伯杰。一天晚餐后,伯杰欣赏着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见窗外的街灯下站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清瘦的身材显得很羸弱。他走下楼去,问那青年为何长时间地站在那里,青年满怀忧郁地对伯杰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座宁静的公寓,晚饭后能站在窗前欣赏美妙的月色。可是这些对我来说简直  相似文献   

10.
有为有不为     
有位青年人,非常刻苦,可事业上却收效甚微,为此他很苦恼。  有一天,他找到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事业上,结果收获却很少。”  法布尔同情、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个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  这位青年又说:“是啊!我爱文学  相似文献   

11.
朋友是位自学成才的青年画家。不仅多次在大展上获奖,还屡赴国外参展。然而他也为此吃尽了苦头。当初,父亲对他没有一点信心,力主他做个油漆工来挣钱养家;老师更是直白,谁能当画家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永远倒数第一的学生当不了;  相似文献   

12.
作家葛若宁叙述了他的一个经验。有一次他在飞机场等待一架为恶劣天气所阻,久久盘旋而不能降落的飞机。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葛先生注意到一位等待未婚妻的青年人那极度焦急不安的情形。时间每过去一秒,他的情形便更加恶化。这位有名的作家知道,若是劝这位青年不要担心是毫无用处的。于是他采用另一种方法,他走  相似文献   

13.
有个青年画家请教大画家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只用一天,为什么卖掉它却要一年?”门采尔说:“你为什么不倒过来试试?”  相似文献   

14.
德君兄是我众多艺术家朋友中很有特点的一位。他不似前卫艺术家那样装疯卖傻,装神弄鬼;也不像某些画家动辄以画家自居,吹牛摆谱。他说话不紧不慢,办事从容不迫,一副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表情。可以说,喜欢他的画是从欣赏这个人的性格开始的。对我这个非专业的、不写不画的业余艺术评论者来说,喜欢读画就如同在街头欣赏美女一样,纯碎是心灵向往真善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巴黎有个年轻的画家,很想把自己推销出去。于是,他倾尽家产,又向朋友借钱,在巴黎著名的艺术街里开办了一间画廊,专门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以为这样做, 很快就能提高知名度,得到大家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秘诀     
有两个关于年轻人寻求成功秘诀的故事,第一个说的是一个青年和一个富翁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寻求成功之道的青年到一个富翁家“拜佛求经”,索求成功的秘诀,富翁很热忱地接待他,并把他带到客厅内,接着富翁吩咐佣人端来三个大小有别的苹果放在桌子上,富翁借物启语,指着桌子上的苹果问青年:  相似文献   

17.
书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给予人们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不像其它商品那样能解决人们的吃穿住行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所以书画促销的难度比其它生活用品相对大些,更需要一些奇招异术来诱导消费需求。下面是几则书画促销的奇招。 大画家丢扇卖画 从前,日本有个大画家叫谷文晁,他在成名以前门庭冷落,生活很清贫。他决意改变这种状  相似文献   

18.
相传宋代有一位画家,刚画一只虎头,就有人请他画马,他在虎头后面画了匹马的身子。别人问是马还是虎。后来画家的两个儿子受《马虎图》的影响,去野外涉猎,遇见虎和马,把马当虎,把虎当马结果双双死于蹄下、虎口中。从此人们便把办事不认真、粗心大意的人称为马虎先生。现在中小学生粗心的现象很普遍。粗心马虎是  相似文献   

19.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如果虚谷(清朝画家)活到现在,他很想请他喝茶。而若张大千、任伯年请他喝酒,他不愿意去,因为跟他们没什么话好说。  相似文献   

20.
葛蓉 《天风》2004,(3):38-38
有个青年他总是愤世嫉俗,由于在学习、生活、工作当中他遭遇了许多误解、仇恨、挫折,他的性格和理想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渐渐地养成了以戒备和仇恨的心态看待他人的习惯。在压抑郁闷的环境中他很苦恼,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排斥他,他度日如年,几乎要崩溃。 他有一种强烈的发泄欲望。多年来这种念头一直缠绕着他,他想在自己所处的环境发泄,又担心遭遇更多的伤害,他一直压抑、克制着自己的这种念头。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