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岁那年,他对父亲说,我要把晋江的鞋子卖到北京去。父亲听后,摸摸他的额头晚,孩子,你没发烧吧?  相似文献   

2.
小张在北京某工厂工作。他在上海的大哥不久前来信说:他们的父亲想到北京来一趟,但因父亲年事已高,因此想等到有同志到北京出差时,请人陪同来京。具体时间请等电报。过了一些日子,电报来了。只见电报上写着: “父(17)日乘(22)次来京”看着电报,小张犯难了。父亲到底是哪一天到北京呢?按这份电报上的文字,可以理解为“父亲17日乘22次离开上海来京”,也可理解为“父亲17日乘22次到达北京。”如果是前者,那么明天就不用请假去车站接人;如果是后者,那么明天就必须请假去车站接人。为了保险一些,小  相似文献   

3.
父亲一张铁青的脸,冰冷的眼神,像仇人一样瞪着母亲。母亲冲着他乐呵呵笑着,说:“瞧你这个样啊,去去,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个什么样。”说着怜爱地去揪揪他的耳朵,父亲不耐烦地一把推开她的手,继续凶神恶煞地瞪她。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男孩,父亲要他学拉丁文,但他对拉丁文不感兴趣,便对父亲说:“我不喜欢拉丁文,能不能让我做别的事情?”父亲说:“可以呀,你去挖水沟好啦,牧场正需要一条灌溉渠道。”  相似文献   

5.
若瑟的兄弟们见父亲已死,就说:"或者若瑟仍怀恨我们,要报复我们对他所行的一切恶事。"因此便派人去见若瑟说:"你父亲未死以前曾嘱咐说,你们要这样对若瑟说:请你务必饶恕你兄弟们的过失和罪恶,因为他们实在虐待了你。现在,求你饶恕你父亲的天主的仆人们的过失罢!"若瑟听他们对他说出这样的话,就哭了起来。后来他的兄弟们还  相似文献   

6.
爱的怯懦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她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地打到她的卡上。她也曾想过要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  相似文献   

7.
他是妻子班上最穷的一个学生。“我们得关心关心他呢。”妻子说。于是一个姓赖的学生,被妻子领到家里来。他是那么瘦小,害羞。问他父亲呢,他说父亲把最后的一点钱塞到他手里,就去打工了,说父亲50岁不到,头发都白了,耳朵也聋了。问他母亲呢,他说母亲在他7岁的时候就彻底疯了,就跑出去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至今下落不明。我的心就一痛。到了放寒假的时候,他说陈老师,能到我家里去玩一天吗?我说好吧。于是跟他一起搭班车到了大悟县的一个山脚下,又搭当地农民开的“三轮”爬到这座山的山半腰。三轮再也不能往上爬了,我们就下来往上攀。“陈老师,把…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眼神     
正鲐背之年的父亲,最近好像越来越"不听话了"。他常常半夜里闹着要到外面去,拦也拦不住。这让我们轮流值班的兄弟姐妹吃不消了。于是,我决定找父亲谈谈。一天,我试探性地问他:如果您觉得家里条件不好,那咱就去养老院,行吗?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一向耳背的父亲马上就听明白了,他忙说:"不去,我哪儿也不去,我听你们的话。"那一刻,他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惊恐、懊悔和无助……望着他噙泪的眼睛,我心里很纠结。  相似文献   

9.
因为喜欢     
他12岁这年,一家人去动物园玩,看了许许多多动物,他都不在意,当看到一只老虎的时候,他笑了。他被老虎深深地吸引了,老虎的色彩,老虎的威风,实在太迷人了。为了能够看得清楚些,他甚至于靠了过去,却被赶来的父亲拉开了。他挣扎着要上前去看,可父亲却死死地拉着他,还吓唬他说老虎要吃他。他却并不怕老虎。  相似文献   

10.
18岁那年,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里,母亲离家出走了。原来,父亲近5个月没有从公司领回一分钱,母亲起了疑心去调查,竟发现5个月来,他没有去公司上班,而是成天泡在一家茶馆里。“这个家难以活人了!”母亲一气之下,甩手而去。望着空荡荡的家,望着无声流泪的我,父亲也落泪了,他哽咽着对我说:“儿呀,是爸爸的错,请你原谅吧……”接着呆在家中默默地做起了那些拖地洗衣服做饭本是母亲常做的活计。父亲在一家五金公司上班,我实在搞不懂这么多月来他不去上班的原因。我曾问他:“爸,你不去上班,公司不会有事吧?”父亲定定地瞅3着我,吞吞吐吐地说:“只要…  相似文献   

11.
正那年他只有17岁,父亲生意失败,他毅然接过压在父亲身上的负债。就在他拍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电影时,有一个镜头需要他和许多人打打杀杀,因为太过入戏,他不小心踢到了废钢,脚上顿时鲜血直流。导演望着疼得直冒冷汗、面色惨白的他立刻喊停,要送他去医院。可是他很明白:这一去医院,势必要换演员,自己的"星路"也许从此就断了。此时此刻,他仿佛看到了父亲为无力偿还债务而紧锁的眉头,便咬着牙对导演说:"我能坚持。"  相似文献   

12.
因为喜欢     
他12岁这年,一家人去动物园玩,看了许许多多动物,他都不在意,当看到一只老虎的时候,他笑了。他被老虎深深地吸引了,老虎的色彩,老虎的威风,实在太迷人了。为了能够看得清楚些,他甚至于靠了过去,却被赶来的父亲拉开了。他挣扎着要上前去看,可父亲却死死地拉着他,还吓唬他说老虎要吃他。他却并不怕老虎。为此,他伤心地哭了一场。  相似文献   

13.
爱的怯懦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她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地打到她的卡上。她也曾想过要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  相似文献   

14.
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一天,四弟的电话来了,说:“父病重已难医治,他在世时日不多,急着要向你交代后事。”如此我只好火速回故乡探父病。我一到父亲的病榻前,见父亲已瘦得皮包骨头,四弟说他已有数日不进食也不肯吃药。父亲见到我似乎要急着交代后事,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母亲已经来看过我,我去阴司要同你母亲住一起,不愿和你继母住一起。你是老大,这事你须在我去黄泉路前办好。”故乡所处山区,1994年时这个县还没有搞丧葬改革,城乡一律是土葬,故父亲和继母早在和睦时已建寿坟。后来因父亲和继母感情不好而分居了。现在病重,提出要和母亲…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这样一句话吗?——“要想对方成为怎样的人,就评价他是怎样的人。”这句话是有心理学方面的依据的。还是让我们引用下述两个实例来说明有关现象吧。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温叙述说:一个大家都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被带到他那儿去治疗。这个孩子刚到那儿时,似乎很不高兴,一句话也不说。但他从孩子父亲不经意地说出的一句话中找到了病因。孩子父亲对他说:“这个孩子没有任何优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糟糕的孩子。”于是,他努力去  相似文献   

16.
醒悟的浪子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路15:17—19)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15:24,32) 今年新春,伊川县城关教会又一浪子回来了,他痛悔自己“离家出走”的所作所为,他向天  相似文献   

17.
醒悟的浪子     
曹惠云 《天风》1997,(8):41-42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路15:17—19)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15:24,32) 今年新春,伊川县城关教会又一浪子回来了,他痛悔自己“离家出走”的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18.
“回到处于昏迷状态的爸爸,嘉煌要去敦煌。",当我从东京父亲身边,在他耳边轻轻呼唤时,昏迷中的父亲终于微微睁开了眼睛。 敦煌,这个神秘的地名,改变了他在巴黎登上艺术殿堂后的人生道路; 敦煌,闪烁着民族艺术光华,是父亲从创建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在以后的半个世纪奋斗和苦难中,激励着他克服种种困难,顽强地拼搏下去的唯一信仰。 敦煌,是和父亲一生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是父亲使用最多,最能使他回忆起人生甘苦的名词。  相似文献   

19.
正刘轩8岁时随父亲刘墉定居美国。一天,刘墉带刘轩去看电影,在电影院门口买完一杯爆米花后,刘墉就对刘轩说:"我今天没戴表,你去帮我问问卖爆米花的阿姨,现在几点钟。我先进去了,过一会儿你问到的话,就进电影院;没问到的话,就不要进!"刘轩问父亲要怎么问,父亲说得用英文问。可是刘轩以前从没有开口对外国人说过一句英文,这下吓懵了,他声音颤抖地问道:"What time it is?"一开口就把主谓语的顺序搞错,结结巴巴纠正了  相似文献   

20.
正电影院要放一部怀旧的电影——《地雷战》,他想带父亲去看。父亲每日里除了买菜以外,很少下楼。他曾带父亲去公园,试着让父亲融进那里的老头老太太的群体里,但父亲浓重的地方口音,别人很难听懂。后来,父亲不愿去公园了,没事时总是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站在阳台上往北望。他知道,父亲在张望老家的方向。他是把父亲从乡下硬拽来的,父亲不愿来,但是不会做饭,怎么能照顾好自己呢?父亲听说要看电影,很高兴,早早做了饭。父子俩一起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