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步入我国著名的江南道教丛林———苏州玄妙观 ,只见香樟高耸 ,古柏参天 ,殿宇气势宏伟 ,古观清幽宁静。当您小憩于玄妙观三清殿前的广场上 ,想必也会有心灵被涤荡的感觉 ,仿佛风变得轻柔了 ,空气也清新了。这里以三清殿为中心 ,环绕着亭、台、楼、阁 ,真是古城一处旅游胜迹 ,难怪玄妙观素来以“闹中取静”为世人称道。不仅如此 ,作为吴地道教的重要宫观、全国首批开放的道观 ,玄妙观在今日道教文化的弘传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其特色优势何在呢 ?这也是人们所关心的 ,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它的档案。  追溯起来 ,道观中自古就有重视档案…  相似文献   

2.
苏州古城区的市中心 ,有一条繁华的步行商业街叫观前街。这条街名的由来 ,是因为名闻遐尔的玄妙观坐北朝南 ,其大门正山门就在这条街上 ,故而名为观前街。正山门是玄妙观正中的大门 ,左有西角门 ,右有东角门。西角门门额的正面 (朝南 ) ,题署有“如意”两字 ,背面 (朝北 )题署“众妙”两字 ;东角门正面题的是“吉祥”两字 ,背面题的是“长生”两字。玄妙观是一座道观的总称 ,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 (公元 2 76年 ) ,初名真庆道院。历代几经兵燹毁坏。几度重新修复。唐代曾改名为开元宫 ,宋代改名为天庆观 ,至元代元贞元年 (公元 12 95年 )才改…  相似文献   

3.
元妙古观位于风景秀丽的惠州西湖北岸,是惠州市历史悠久的道教全真龙门派道观,又是西湖风景区的主要旅游胜地之一。据明代御史周岐后所著《修玄妙观记》:元妙观始建于唐代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初名朝元观,后改名开元观,后渐毁坏。到宋代咸平初年复修,祥符9年(1016)勅赐名为天庆观。明嘉靖年间又赐名为元妙观,直至现在。元妙观自唐代兴建以来,屡历兴衰,在历史上,元代晚期是元妙观比较兴旺时期。据记载,至治二年(1322)道士吴嗣德、张景行募得巨款,历时十二年,扩建成有正殿,两廊、钟鼓楼、库房等多幢建筑,还置有田亩、鱼塘、  相似文献   

4.
一、玄妙观之最在苏州众多道观中 ,玄妙观以历史悠久 ,规模宏传而著称。玄妙观蕴藏的文化瑰宝 ,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宋代建筑代表三清殿、艺术珍宝老子像碑、石刻艺术杰作石栏杆等文物 ,为玄妙观之精华 ,件件光彩照人。(一 )全国现存最大的宋代殿宇———玄妙观三清殿三清殿是玄妙观整体建筑群中的主要殿堂 ,整座建筑结构完整 ,庄严雄伟 ,体现了以其为核心的建筑群体。据载三清殿与玄妙观创立相始末。现存的三清殿主体建筑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 (1179) ,为当时提刑赵伯重新设计 ,进呈孝宗 ,并御书赐额“金阙寥阳宝殿”。元至元十八年 (…  相似文献   

5.
<正>一株数百年桂花树还生长在大院的角落,它默默地生长着,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个院子沧桑的历史。南阳,地处中原腹地,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南阳城区,有一处古老的道教名胜,它就是玄妙观。深秋的下午,和朋友一起乘车去参访玄妙观。昔日的道教名观,如今已被分割为几部分。我们先去的是玄妙观现较完整的建筑——藏经阁,目前为一个单位的家属院。一进大门,看到一些来往居民  相似文献   

6.
为庆祝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广东省道教协会主办,广东圆玄道观承办的“万缘法会”于1999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在圆玄道观隆重举行。来自广东罗浮山冲虚古观、元妙观、玉清观、纯阳观、三元宫、黄龙古观,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道观、云泉仙馆等十多个道坛参加了此次法会。10月...  相似文献   

7.
1999年11月10日,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在苏州市陈德铭市长陪同下视察了玄妙观。陈焕友书记仔细察看了修葺一新的玄妙观三清殿以及在这次观前地区整治更新工程中恢复的文昌殿、寿星殿、斗姆阁、财神殿等殿堂,详细听取了张凤麟会长就玄妙观修复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今后的发展规划等情况汇报。陈焕友书记对玄妙观的修复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要求道协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保护好道教文物,按道教仪规建好庙宇,爱国爱教,争取更大的成绩。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视察玄妙观@熊建伟  相似文献   

8.
泉州元妙观     
泉州元妙观柯建瑞位于泉州市区中心的元妙观,是道教传入泉州之后所建的第一座道观。元妙观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初名白云庙。历代在官府支持下,屡屡改建扩建,曾经先后改名中兴观、开元观、龙兴观、天庆观等。元代元贞元年(1295)改名玄妙观,取...  相似文献   

9.
当白雪覆盖着北方大地时,苏州,却依然是树木青翠,蜡梅幽香。丙寅年岁末,我有幸游览了这座驰名中外的江南旅游胜地,并参拜了道教著名宫观——苏州玄妙观。玄妙观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占地面积五十一亩,为苏州道观之首。现在是苏州市道教协会所在地。一九八二年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妙观位于苏州市中心,至今观前街仍是繁华之地。这一江南道教著名古观,曾一度有“正一丛林”之称。据《古今图书集成·博物类·道观部》载:玄妙观最初叫“真庆道院”,唐时改称“开元宫”,宋更名“天庆观”,南宋建炎初年毁于兵火,绍兴十六年(1146年)  相似文献   

10.
元妙观(俗称天公观),在泉州市内东街前田巷,在道观前殿建有正音戏台和梨园小戏棚各一座。在戏台之侧墙上嵌有一方石碑,碑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代泉州道教与地方戏曲的关系,是件难得的有关历史资料。现碑刻、戏台已无存,下面是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收藏碑文抄件: 郡城诸纸料铺公号金庆顺,于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秋,元妙观重新告成,诸纸料铺虔诚醵金,敬塑北斗九星君金身宝座,乃塑北斗星君副像、天上圣母宝像,为值年正东轮请供奉。每逢  相似文献   

11.
《中国道教》2005,(6):20-20
11月26日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一行在省民宗厅纪检组长王志明、市委统战部李成佑副部长、市宗教局骆良益局长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泉州市道协及元妙观进行走访视察。蒋坚永一行首先参观了元妙观蕴涵闽南古建筑精华的三清殿及复建中的凌霄殿,并就元妙观精美独特的建筑艺术予以评价,同时希望要以此为基础,让元妙观除了成为一座弘道的宗教活动场所之外,还要成为一座集闽南古建、雕刻艺术精华于一体的现代古建筑精品。中国道协副会长,省、市道协会长林舟向蒋坚永一行汇报了我市道协这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关于玄学,其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如何领悟“玄”,或者说,如何把握“玄”。作为玄学的开山祖老子,在《道德经》开篇曾说:道可逆,非常遭;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调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从这里可以看到,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过是指“妙”与“玄”是密切相关的。入“妙”出“妙”,也就是人“玄”出“玄”。或者说,无“玄”就无妙可言。妙想、妙道、妙境,人世间的一切称得上妙的东西,都是出入“玄”的结果。“玄”的重要,由此…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2月22日至23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长一行在福州参加了福建省道教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来泉州视察道教工作。 闵会长在泉州的两天里,先后视察了泉州市道教协会、晋江市道教协会、石狮市道教协会筹委会,走访了泉州元妙观、清岩山老君岩、清源洞、三清殿、晋江  相似文献   

14.
专家们兴奋不已,声称在伊拉克南部发现刻有基督教“十诫”的原作石碑,而且认为碑文是用激光束方法雕刻的。 以色列文物部一名专家比科说:“这些石碑是在3300年前由上帝首次赐给摩西的。”耶路撒冷大学的物理学者阿伦斯检验过石碑后说:“尽管几千年的侵蚀已遭磨损,但碑文笔划清晰有力,没有一名石匠能造到如此水准。” 阿伦斯和其他来自欧洲的科学家们便对石碑采用X光线和计算机分析等各种  相似文献   

15.
这里所谓的苏州是指从秦汉到清代的吴县,唐代到明代的吴县和长洲县,清代的吴县、长洲县、元和县、太湖厅和靖湖厅,民国时代的吴县以及现在的苏州市区、郊区与吴县而言。苏州三大道教胜地是洞庭西山、穹窿山和玄妙观。下文通过对这三地的简略叙述,说明苏州史里的道教概况。1.洞庭西山——天下第九洞天太湖古称震泽、具区、笠泽及五湖,又叫做洞庭。《文选》西晋左思《吴都赋》:“集洞庭而淹留”。注:“洞庭,即太湖也,”湖中有小岛九十多个,大的凡七十二,称做七十二峰,其中以东西两山最高,也都叫做洞庭。洞庭名称从何而来?往西山岛东部有龙洞山,  相似文献   

16.
华严宗二祖智俨受到《华严经·贤首品》和《华严法界观门》的启发而提出“十玄门”,建立“古十玄”体系;三祖法藏则在二祖“十玄”思想的影响下,经过三次思想的演变,才将“古十玄”改造为“新十玄”。“古十玄”并非限于智俨,法藏的早期“十玄”学说也是“古十玄”,而“新十玄”应是《华严经探玄记》的“十玄”思想。  相似文献   

17.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揭开夜的面纱,又一个充满朝气的日子悄然来临时,福建泉州元妙观里早已是经声朗朗。这是元妙观的道士们在做早课,也是一天的开始。咣咣咣……三清大殿内的钟鼓齐鸣声划破寂静的晨晓。元妙观道士开始了新一天的修道旅程。钟板是道教丛林的信号,开静止静,烧香上殿,全听钟板。“钟板常住”,就是道教丛林以钟板为号令,召集道众以及报时、安排日常生活事务。元妙观的钟鼓是早上5∶30开静。开静的意思是新的一天已经开始,同时开静预示着各殿堂殿主要向神灵焚香祷告,然后开始早课的诵持。鸣钟之后,道众们起床、洗漱完毕,有序步入三…  相似文献   

18.
重庆老君洞     
老君洞道观,系重庆市及川东地区唯一的现存道观,占园林山地320亩,纵横两华里。坐落在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和黄桷垭之间的老君山上,距市中区约五华里,朝山旅游,交通方便。该观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重修扩建为“太极宫”,后又名“老君洞”。经过历代维修扩建,至清末建成殿宇九重,并按“玄”字形分级依山势建于海拔五百多米的老君山顶。右边从大山门经三清殿、三峰殿、古涂洞、七真殿青云直上南天门至山顶峰。左边从大山门经三峰洞、纯阳洞、吕祖殿、慈航殿到古老的石猴洞登上顶峰。山势雄伟,殿堂亭廊依山而建,独具特色,飞  相似文献   

19.
吴国桢 《中国宗教》2018,(11):78-79
上海钦赐仰殿道观,原名东岳行宫,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道教宫观之一。相传始建于三国,是东吴孙权为其母所建的家庙。志载初建于唐,梁上原有“信官秦叔宝监造”字样。宋代扩建,明永乐年间重修,明末毁于战乱。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重修,占地三十余亩,前殿为东岳殿,后殿为三清殿,两边为十王殿,另有配房数十间,系沪上主要道教宫观,亦为清代申江盛景之一。清末渐衰,其后频遭侵吞,屡作他用。后遭到严重破坏,仅剩下一座危房——东岳大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重玄”思潮的各种观点,认为中国历史上以重玄思辨发挥老庄学的重玄学术思潮,可以界定为“道家重玄学”。它的真正宗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庄子。道体重玄论是对魏晋玄学术体论的深化和超越。道性自然论,推进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和对道的本质特性的理论认识。修心复性论,对唐代后期和五代以后内丹学理论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重玄境界论,实质上是对当时人们所遇到的宇宙人生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方案。道家重玄学自觉地并富有创造性地适应了当时作为时代思潮的心性之学,并与隋唐佛教心性论一起成为宋代儒学产生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