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地须常扫     
曾经读过一个扫地和尚的故事。说的是县城的一座寺院里,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老和尚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枝发芽,但也不见它衰老。据说军阀孙传芳部队的一位将军在小城扎营时,突然起了皈依之意,丢下兵丁,拿起扫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后扫地,恳求老和尚收他为佛门弟子。老和尚心中了然,向他唱了一首偈子:  相似文献   

2.
亮丑     
对于不良行为甚至可耻行为的自我曝光,即亮丑,是为了以后少犯或者不犯。但是,这样是否会使自己的名声扫地呢?18世纪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在他的自传性著作《忏悔录》中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过错,甚至把自己说过谎、行过骗、偷过东西等等行为,都毫不留情地抖落出来,接受人们的批评与监督。卢梭这样一个很有名望的人,敢于公开亮丑,非但没有名声扫地,反而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死后,遗体被安葬在巴黎的伟人公墓,受到人们的敬仰。  相似文献   

3.
李洁 《天风》2008,(20):33-33
他和她的故事,在她还在母腹中的时候就悄悄开始了……直到她长大成人,在国外呆了两三年以后才觉得,他和她的故事原来是一个永恒的故事、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一个只属于他和她的故事。这个故事很长,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4.
他自幼就喜欢读书,各种故事、童话、小说等书籍,在他小学还未毕业就已经看过许多,这大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也渴望能有一本自己的书。于是,从十几岁开始,他动笔写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主人公穿越时空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数年之前,我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故事发生在巴黎。那时有一位老清洁工名叫夏米,他的朋友死去了,留下来一个名叫苏珊娜的小女孩,朋友要求夏米帮助他把小女孩抚养成人。为了让小姑娘过得更快乐,夏米时常讲故事给她听,曾经讲到了一个关于金蔷薇的故事。他告诉苏珊娜,金蔷薇能够给人带来幸福。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苏珊娜离开了他。10多年后的一天,他们偶然相逢。  相似文献   

6.
先把根留住     
一位专科毕业生想在中关村谋份工作,可是一张专科文凭显得太苍白无力,他一次次被无情地拒之门外。虽有些心灰意冷,但为了生计,他应聘去一家酒楼做了勤杂工,开始在那里洗菜、扫地、搬东西。他一边干着最累的活,一边始终没有放弃学习。苦心人,天不负。一年的业余苦修,他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中级考试。  相似文献   

7.
他15岁那年因为家境贫穷,背井离乡到了澳门,到父亲的一个好朋友的金铺去做小工。他每天几乎都是第一个到公司,扫地、擦灰尘、倒痰盂、洗厕所……小工的工作琐碎而辛苦,但他每一项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他总是在开店之前将地板拖得亮如明镜,将柜台擦拭得一尘不染,从不因为卑贱而懈怠,也从不因为脏累而抱怨。员工们纷纷表示,他到来之后是金铺卫生最好的时期。因为厕所被他打扫得过于干净的缘故吧,一天,一名没有吃早餐的员工躲到厕所里偷吃零食被金铺老板发现。老板并没有处罚那名偷吃零食的员工,而是将做小工的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对金铺最低级的小工工作能如此认真、用心。他紧张的脸涨得通红,嗫嚅了半天才说道:“如果连小工都做不好的话,其他工作一定也做不好。”  相似文献   

8.
阿刚今年28岁了,已婚,并有一个小女儿。他因流氓行为多次被拘捕。现在他感到心灰意冷了。名声扫地,前途黯淡。但是,他又控制不住自己的那种流氓行为。父母亲骂他没出息,给家人丢脸,妻子更感到羞耻和无颜见人,最近甚至提出离婚。有时,他也感到无地自容,决心要痛改前非,然而,每到了“关键时刻”,他总不能克制住自己,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会议中,我认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李生早就听说李生创业的传奇了,他很健谈,于是我便问起他的创业秘诀是什幺他跟我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0.
背后的眼睛     
这个故事是朋友峰告诉我的。峰说,这事发生在他们毕业实习的时候,这件事让他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位朋友的故事。 他曾经刻骨铭心地恨过一个人。那时他12岁,父亲去世已经两年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2.
当一根拐杖遇上一块玻璃,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确实想不到能发生什么故事,最多拐杖能把玻璃敲碎吧。但是,当一根拐杖和一块玻璃同时遇上了一个人,就有故事了。玻璃不但没有碎,而且给他带来了滚滚财源。  相似文献   

13.
正小强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从小,父母为了生活就把他寄养在姥姥家。姥姥是个乡下老太太,不识字,他就在贫瘠的乡下慢慢长大。上小学时回到父母身边,小强仍然得不到更多的照顾。好在穷人家的孩子天照应,小强虽不特别优秀,但长得一表人才,他一路磕磕绊绊读完了高中、大学,毕业后很幸运地进了机关做了公务员。刚到机关的时候,大家一律被称为"小孩",倒水扫地取报纸送文件……"小孩"做的多是工作  相似文献   

14.
自己的苦恼     
苗蕾 《思维与智慧》2011,(12):39-39
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个人总是非常苦恼,他听说佛能灭除一切苦难后,就背上行囊去找佛。佛陀听完他的诉说后,对他说:“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相似文献   

15.
人只是在绝望时才向上帝求援,因为他曾自以为是,自以为是强有力的。他为自己的智慧、勇气、力量洋洋得意。有多少人在智慧、勇气和力量之下,干出伤天害理的事,还说是上帝叫他这样干的。在人类物质文明的今天,我们的苦难为什么还是没有减轻?《圣经》故事告诉人们,上...  相似文献   

16.
徐蛟是一个80后姑娘。2011年,她来到四川宜宾打工,为了增加收入,徐蛟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去一些家政公司接活儿,扫地、清理垃圾、擦玻璃什么都做,一天能赚个六七十元钱。  相似文献   

17.
扑火     
在罗马书十二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牧人披尔因忠于波斯国王做了宰相。他的同僚们都忌妒他,召集会议,讨论如何赶他下台。会议后派代表去向国王密告:“王啊,披尔出身卑微,一旦被选为宰相,位高于我们,权又大于我们,愿王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8.
心中养春     
《清稗类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落魄的江西人某甲,贫困潦倒,投奔到张文达的门下。张文达在官署给他谋了个差事。结果某甲多次辜负张,张总是轻描淡写,每次都原谅了他。  相似文献   

19.
蜘蛛救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发生过一个蜘蛛救人的感人故事。 一场战争结束后,战场上伤亡惨重,血流成河。有一个士兵,大难不死,在战友都阵亡后,逃到一个山洞里躲藏起来,暗暗祈祷不要让敌人在搜查时发现他。就在他闭眼祷告时,突然有只蜘蛛狠狠地咬了他一口,疼得他差点叫起来,身子一抖,将蜘蛛抖落下来,睁开眼睛看到刚刚咬他的蜘蛛正不紧不慢地向洞口爬去。  相似文献   

20.
戒躁求静     
《郁离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晋郑之间的地方有一个性情十分暴躁的人,他射靶子,射不中靶心,就把靶子的中心捣碎,他下围棋败了就把棋子咬碎。人们劝告他说:“这不是靶心和棋子的过错,你为什么不认真想一想,问题到底在哪里呢?”他听不进去,最后因脾气暴躁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