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人格特质、主观应激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构建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主观应激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问卷的方法,被试来自成都的四所中学,共607人。探索性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应对风格可以分为主动应对和被动应对;不同类型的主观应激之间可能存在潜在关系;主动的应对风格只受到人格特质(外向/内向性、责任心)直接作用;被动的应对风格除了受人格特质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外,还受到主观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心理测验法与横断法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利用自行修订的《Sternberg—Wagner思维风格量表》对826名中学生被试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中生比高中生具有更为明显的执法、司法、等级制、寡头统治、外向性和开放性等思维风格;高中生比初中生具有更为明显的整体性思维风格。(2)男生比女生具有更为明显的内向性思维风格,而女生比男生具有更为明显的等级制和寡头统治思维风格。  相似文献   

3.
香港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及其发展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为桥  张妙清  张树辉  梁觉 《心理学报》2008,40(9):1002-1012
本文报告了新近发展的跨文化(中国人)个性测量表-青少年版(CPAI-A)对香港中学生人格特征的性别差异评估结果。CPAI-A是在CPAI-2(成人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研究发现性别是影响香港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关键因素,并且性别差异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延续性和发展性趋势。结合对已有研究的比较分析,文章从发展角度讨论了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特性在青少年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情形。文章还基于CPAI-2中国人常模的数据,比较分析了青少年与成人之间人格特征性别差异的特点。文章最后认为性别差异特征是体现人格特质在青少年期的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从青少年到成人阶段的发展性与稳定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王挺  肖三蓉  徐光兴 《心理科学》2011,34(3):664-669
以855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路径分析等实证方法构建了个体差异变量人格特质、社会环境类因素家庭环境对道德判断能力影响的关系模型,揭示了人格特质、家庭环境各维度对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当前中学生的人格特质对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总影响效应为正,家庭环境对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总影响效应为负。人格特质和家庭环境是一个整体,还应从综合的角度,用发展和系统的眼光看待其对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思维风格与创造性倾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运用斯腾伯格编制的思维风格问卷与威廉斯编制王木荣等修订的创造性倾向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量 ,比较了不同思维风格创造性倾向的高低 ,以及思维风格对创造性倾向的预测。发现可以从思维风格这种认知方式的角度对创造力作定性、定量的阐述 ,高创造性倾向者在某些风格上显著高于低创造性倾向者。本研究还探讨了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特点 ,比较了不同专业及性别在思维风格上的差异 ,为了解我国大学生思维风格特点提供了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思维风格结构及其测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俊华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7,30(1):142-144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开放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学生思维风格的理论结构,并据此编制了中学生思维风格量表。对测量结果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思维风格是一个单一维度的整体-分析型结构,它包括两个呈两极连续性的整体和分析因素,可以用来说明复杂多样的具体思维风格类型。  相似文献   

7.
张俊  邹泓 《心理学探新》2012,(4):376-383
该研究以377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中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的特点及其与家庭理财教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学生消费决策风格部分符合Shim(1996)提出的二阶模型(包括质量导向、非理性导向、享乐导向和价格导向等四个二阶因子);(2)中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的年级差异不显著,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在品牌导向上高于女生,在流行导向和娱乐导向上低于女生;(3)中学生消费决策风格可划分为决策随意型、决策紊乱型、决策理智型和决策实惠型;(4)父母消极的理财教育方式会导致中学生形成非理性导向或享乐导向的消费决策风格,而积极的教育引导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中学生的非理性决策风格,促进其形成质量导向的决策风格。  相似文献   

8.
家庭环境影响青少年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855名青少年学生用家庭环境量表和中国人人格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对其人格特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剐差异;家庭亲密度和组织性是影响男孩人格特质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而家庭道德宗教观是影响女孩人格特质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新的家庭教育模式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环境影响孩子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对315名初中生施测Kirton适应–创新认知风格问卷、Williams创造性倾向量表和Torrance创造性思维测验任务,以考察创造性认知风格、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中,效率性、规则性均与创造性思维呈显著负相关;在创造性人格中,冒险性、好奇心及挑战性均与创造性思维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中,创新性、效率性分别正向、负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人格中,好奇心正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对回归系数的逐步检验发现,创新性维度通过创造性人格而对创造性思维具有间接的积极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则显示,创新性维度、规则性维度以创造性人格为中介分别对创造性思维发生间接的积极、消极影响。可见,创新认知风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而适应认知风格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创新性认知风格通过创造性人格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规则性认知风格通过创造性人格而抑制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丁道群  沈模卫 《心理科学》2005,28(2):300-303
该研究运用问卷法探讨了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对386名大、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1)人格特质和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具有直接影响;(2)人格特质还可通过网络社会支持(主要是网络主观支持)间接影响网络人际信任;(3)网络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陈红  黄希庭  郭成 《心理科学》2002,25(5):520-522
通过对782名中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A型人格、自我价值感)的测试,探讨人格特征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以及不同人格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人格特质(A型人格和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有显著的相关。(2)不同人格特征中学生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差异。A型人格的中学生倾向于使用着重情绪的应对方式,相比B型人格的中学生较少使用着重问题的应对方式。高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应对方式,低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采用幻想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人格特点和发展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聂衍刚  郑雪 《心理科学》2004,27(4):1019-1022
本研究以《中学生个性测验》为研究工具,以广东省五所不同类型中学的2816名初高中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状况和特点。研究发现:中学生人格发展状况不甚乐观,检出率较高;中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在男女生之间、初高中之间和各类型学校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建议要有针对性的加强中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宏利  雷雳 《心理学报》2005,37(1):87-91
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了589名初二及高二年级中学生的应对方式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IU高分组被试较少采用问题解决这一应对方式,而可能更多采用幻想与发泄这二种应对方式;问题解决分数随PIU分数降低而上升,而幻想与发泄二种应对方式随PIU分数降低而降低。问题解决、幻想与发泄在不同PIU分组间的差异显著。因此较多使用问题解决这一应对方式,较少使用发泄与幻想两种应对方式,可能会减少互联网使用带给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个性因素及其与学业成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皓  金瑜  叶盛泉 《心理科学》2003,26(3):445-447
研究者基于个性对个体成功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假设中学生的个性对其学业成就具有预测性。采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对145名初中生进行测试,并对14种人格变量进行因素分析,得到了自我控制能力因素、精神状态因素、合作与创新精神因素、社会能力因素和智力性因素等5个因子。再利用这5个因子与学生的期末成绩(语、数、外总成绩)进行全纳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与非智力的个性因素相比,智力性因素对中学生的学业成就可以进行更为有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男性少年犯与同龄中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RC)对178男性少年犯和219名同龄男性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少年犯与同龄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少年犯的自我确认、社会价值内化、成就潜能、生活和社会态度、自我实现和个人整合水平都较同龄中学生差;(2)在人格类型上,少年犯与同龄中学生亦存在差异,少年犯的人格类型以常规异向居多。  相似文献   

16.
以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文理分科、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对不同体裁文章及对文章不同信息加工层次的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文理分科、学生认知方式对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不显著;(2)从总体上看,学生对不同体裁的文章学习效果不同,对说明文的学习明显优于对散文的学习;在文章不同信息的加工层次上,学生对细节的记忆优于对结构的把握;(3)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学生在信息加工层次上存在差异,对散文的细节记忆好于对结构的把握,对说明文的结构把握好于对细节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此项研究用研究者自己编制并通过专家鉴定的性格测量工具对139个基诺族和112个当地汉族初中生的性格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基诺族初中生的性格确有许多特点,但和汉生也有共同性,而且共性多于差异。两个民族初中生的性格都在稳定中有部分变化发展,但变化的程度、内容、趋势、进程不同。两个民族初中生的性格,一年级差异较大,二年级以后差异明显减少。差异的减少和共同性的增加,有的是由于汉生向基诺生靠拢,有的是双方互相接近,更多是基诺生接近于汉生。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中生认知方式的测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寿欣  宋广文 《心理学报》1994,27(4):378-384
对254名高中生,57名大学生和68名初中生(已去掉不合格者)进行了“镶嵌图形测验”,探讨了当前我国高中生认知方式场依存性-独立性发展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中阶段,学生认知方式的场依存性-独立性的发展有其相对稳定性。(2)高中男女生的认知方式发展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3)文理分班对高中生认知方式的发展并无明显影响。(4)高中生的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与其语文、数学学习成绩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根据Causey和Dubow的自陈式冲突解决策略修订的量表,探究中学生对于人际冲突的应对模式和情绪反应及其与人格特征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及情绪反应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2)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对于人际冲突的应对模式和情绪反应存在差异。(3)家庭中父母的情感温暖对学生的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存在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