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书图案是一种以女书文字与装饰纹样相结合的装饰性女红图案。女书图案在造型上以女书字符为基础,以较为平面几何形体为外形,以图案化的自然形态为装饰,按照一定的构成法则与艺术处理手法综合而成,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女红艺术特色。女书图案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其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历史悠久,复杂多变。透过女书图案的形态与色彩,使我们看到了女书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与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2.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女性创造并使用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古老文化遗产。女书书法在造型上大体分为三类,即原生态女书书法、融合了传统书法血脉的女书书法、倾向于设计艺术的女书书法。三种不同视觉形态的女书书法,展示出不同的审美取向,绽放出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混合性、宗教的独特性以及民族的多样性,对内蒙古地区的审美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体现在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学习与借鉴,游牧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不同境遇的民族审美体验与审美感受的彼此交流等方面。由于特殊文明形态和时代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审美文化呈现出绚丽斑斓、异彩纷呈的特点。本土广告中蒙古族歌曲、配乐、文学意蕴、绘画元素及其意味在不同层面展现着蒙古族审美精神的独特表象。  相似文献   

4.
图案在少数民族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吉祥语义以及审美意象。云南少数民族图案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只有对其图案元素及色彩进行归纳整理,加大对其图案文化语义的深层解读,更加注重云南民族图案的形和色彩的应用,不断构建独具云南特色的设计体系,拓展创意产业,才能在现代设计中,有选择地吸纳传统图案元素,不断传承创新云南本土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满族萨满教艺术有独特的艺术形态,其艺术形态既有萨满教元素的体现也有本民族对萨满教理解的审美追求。图像学是一种解读文化的方法,而非一种技术。本文论证在用图像学解读满族萨满教艺术作品的同时,在"没有绘画的绘画"艺术作品中,萨满教艺术造型创造的审美构成也是图像学需要充分考量的要素,从而说明艺术的非纯粹形式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6.
贵州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色彩、造型以及创作理念给当下室内设计人员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创作灵感。当然,当下将苗族服饰图案应用于室内空间并不只是简单借用,而是要对其构成元素进行归纳与概括,将贵州苗族服饰图案元素单独抽离出来,作为独立的纹样应用到室内环境中。显然,中国室内陈设艺术要想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风格,必须将本土文化纳入到现代大众的视觉审美中。  相似文献   

7.
将黔东南台江县施洞地区的苗族苗绣与银饰符号作为研究对象,对苗绣图案与银饰装饰元素所蕴涵的审美意识、道德观念和民族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并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一方面有利于使室内设计风格的地域化、民族化和个性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该地区银饰与苗绣的装饰图案进行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应用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油画创作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的绘画由相互怀疑、抗拒再到学习,进而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会潜移默化地将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元素融合到创作中去,中国油画风景的表现在学习西方大师作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掘本民族的文化艺术魅力。如何平衡中国画中的美术形态在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关系,体现中国文化思维和精神,是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当代油画风景创作对中国画传统元素的借鉴为研究切入点,从对中国传统绘画美术元素特征分析的视角对风景油画创作进行大胆研究创新,通过探寻中国画与现代油画创作的可融合之处,进而在风景油画创作中能创作出时代气息与民族传统国画风格相融合的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力作,在世界画坛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9.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在动画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动画教学中,教师要多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使授课内容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民族价值观、民族道德、民族伦理等,积极地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具象油画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在创作介入方式、主题表达、视觉呈现等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时尚特征,给观者以新的视觉审美体验.这种时尚性特征表现为"流行"与"经典"的嫁接:"流行"意味着符合当代审美文化的特质(即审美的日常化),"经典"则是价值上的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11.
民族服饰最能表现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中华民族众多,其服饰多种多样,体现出各自的民族审美特质。文章从多方面审美特征加以引导论述,以便保持民族传统服饰设计文化的原真性和多样性,对于传承和维护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的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依旧是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历史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精神文明呈现的重要载体,继承与弘扬历史传统文化是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当下,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现象,为城市审美文化建设找到突破口。而电子媒介发展、审美知觉体验的方式为城市审美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创新元素,也使当下的时尚元素融入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中,因此彰显时尚元素是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从城市审美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可以看到城市审美文化建设受到视觉文化的影响,更加注重主体参与性。因此,图像化与主客一体可是看作是城市审美文化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3.
刘羽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98-199
在我国漫长的舞蹈历史中,巫傩舞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民俗、艺术和宗教集合形式下的文化形态,对我国经济、文化思想以及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湘西巫傩舞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着手,通过视觉的角度进行切入,在湘西巫傩舞视觉与形态审美方面进行着重的分析和阐释,尤其是表演者的服饰特点、体态动律以及巫傩面具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展示本源的巫傩舞的审美价值与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服装图案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具体的、审美的展现。现代服装设计师们通过汲取传统服饰的艺术符号,在古典中融合现代,展现了民族服饰图案广泛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汉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穿在身上"行走着的历史"。了解汉服元素的特点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能展现中华汉服文化的传统魅力与汉服元素的现代韵味。汉服有三个元素:传统图案纹样、形制(交领右衽、盘扣等)、颜色搭配,汉服元素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对设计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古丝路文明下,西域传统毡毯的装饰形式语言别具特色,承载着多元的艺术特质和民族审美情趣,见证了中原文化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在深层次上对西域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创造的影响。在文化交流融合不断加快的当下,努力避免传统丝绸、花毡、织毯在传承过程中被淡忘、丢失,甚至边缘化、异化,努力保持丝绸、花毡、织毯艺术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使这种承载着民族审美意识的传统图案能够不断传承下去,这既是一项全民族的事业,也是复兴民族文化的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17.
论民族审美在日本平面设计中的体现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筱莹 《美与时代》2003,(12):59-60
日本平面设计以民族审美为中心,以民族文化为内涵,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传统审美精神,也得到了国际设计界的认同。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中国设计界也应树立民族自信心,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中探索个性化的设计形式与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18.
贵州侗族鼓楼图案是贵州侗族地区中富有民族特色及艺术审美的鼓楼文化,这些鼓楼的内部都绘有大量精美绝伦的图案,以描绘侗族人的现实生活场景,图腾标记和民族吉祥物为绘画题材。鼓楼图案色彩鲜丽,具有装饰性的特点。图案创作运用高度概括和提炼的艺术手法,充分表现了侗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蕴含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审美、精神寄托。鼓楼图案的表现内容及艺术特点都表现了侗族人民的精神,因此对鼓楼文化危机、保护措施、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究能够为侗族鼓楼图案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9.
婚庆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包装装潢设计应体现出特殊的文化特征,并且能充当传达喜悦和幸福的媒介。婚庆用品包装已经成为了包装装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营造婚庆氛围的重任。婚庆活动有着浓厚的民族情结,所以婚庆物品包装的民族性是不可忽略的。民族性的元素在婚庆用品包装中要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图案和色彩上都要体现民族特征。时尚性也是婚庆用品包装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这两个元素要求,婚庆用品包装的设计既要体现民族文化又要具有现代感。  相似文献   

20.
传统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内化的最好证明,可以说,在传统服饰中,传统服饰的图案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服饰美学本身,成为了见证与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作为考察对象,对赫哲族的传统服饰图案进行研究,以此追随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与赫哲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从服饰美学的角度上,以赫哲族的文化信仰作为切入点,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赫哲族传统服饰图案中蕴含的独特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