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第一部三国题材文学史——读李福清《中国的历史演义与民间传统》王长友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李福清先生,是俄罗斯当代杰出的汉学家。他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对三国题材文学的研究造诣尤深,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的历史演义与民间传...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的传统中国画坛并不清闲,。面对"中国画末日论"和"西化论",中国画面临发展至当代的一次重大怀疑与危机。而新文人画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85新潮美术"中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是一种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对自我的反思。王孟奇便是新文人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画家。他的作品以写意人物画为主,简略的笔墨,无穷的韵味,深邃的意境。没有宏大的历史纪实与叙事,没有当下激烈竞争的现实题材,也没有迎合政治口号的讨好工作,而是其自然而然的所思所想。在他的画作中有一个最为有趣且独特的标志,那便是题款。试图分析这种题画短诗在其绘画作品中起到的独特作用,并对其绘画风格给予我们的启发做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关紫兰被认为是中国闺秀油画家的代表,在其留存的绘画作品与个人写真照片中都多次出现音乐相关的题材和元素,音乐题材绘画作品也几乎成为关紫兰绘画创作的一大特色。《良友》画报第45期封面曾刊登关紫兰手持曼陀铃的照片,《良友》第57期"关紫兰女士个人展览会"专版中选取并刊登《曼陀铃》作为其静物画的代表,另外,画家1930年个展现场也特意与音乐题材作品合影留念,由此可见,关紫兰对音乐题材的重视与偏爱。关紫兰音乐题材绘画作品的产生与日本留学经历密不可分,是留日背景下对西方现代艺术题材内容与风格特点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是画家的生活记录与丰富女性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张腾 《美与时代》2023,(5):88-90
亚明作为新金陵画派的组织者,担起了运用传统中国画服务人民、反映时代的重任。亚明凭借多年的革命经验,在艺术实践中敢于大胆改造传统中国画,为传统中国画表现现实题材找寻新方向。尤其是亚明带领江苏画家外出采风写生,其间创作的人物画作品大多切合时代、主题鲜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发展。不仅如此,亚明在写生中还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笔墨语言,试图用自己的笔墨语言去表现现实题材,并提出了“中国画有规律无定法”的艺术标准,为中国画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对亚明阶段性写生进行梳理,对其人物画作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认识亚明笔墨语言表现现实题材创作的蜕变过程做铺垫,并以此来指导现实题材的主题性创作。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是一个思想独特而又敏锐的作家,对女性有着自己的独特关注。20世纪80年代她创作了一系列以爱情的突围为题材的情爱作品。但她很快从高涨的女性自我意识张扬的欢呼声中走出来,冷静的思考潜藏于其中被解构的因素,这就是90年代的两部作品《米尼》《我爱比尔》中所表现的她对女性解放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1877-1985)是20世纪的杰出画家。他的艺术作品有着多层次的内涵,多层复杂的因素使得其作品充满了独特的天马行空又勾紧现实的神秘现实气质。释放这些独特魅力的载体,便是夏加尔作品中那些富有代表性的符号:动物、埃菲尔铁塔、俄国建筑、军人、恋人,等等。符号传递着核心情绪:爱情、思乡、战争、宗教。夏加尔的一生处于颠沛流离、动荡不安中,从其作品中真正能读到他生命气息的,便是其有关爱情与故乡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谢瑞阶是中原大地上杰出的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其以黄河为题材的绘画创作突出黄河风韵。他在长期的写生采风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重视技术上的创新,致力于传统与现代技法上的统合,将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了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是中原大地上盛开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崔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花鸟画家,作为当时宫廷画院风格改革的代表人物,他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对他绘画语言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双喜图》是崔白晚年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分析《双喜图》的章法布局、造型表现、笔墨设色以及意境感受,展开对崔白花鸟画的形式语言探究,并阐述崔白的绘画形式语言和创作思想对宋代花鸟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莫迪里阿尼是20世纪法国"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出色的雕刻家,在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固守传统与反传统艺术流派矛盾的20世纪艺术现实中,他虽受众多画派的影响,但在坚持传统艺术的同时,又紧跟时代步伐,创造出了独特的绘画风格,给当时的艺术注入了新的形式,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对莫迪里阿尼独特的艺术风格中的题材、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艺术创作中个体艺术风格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石涛作为清初四僧之一,其绘画作品和绘画理论十分杰出,极其富有画家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他的书画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他的绘画理论在我国的美术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地位,他的理论著作中以他的《画语录》为代表。许多的山水画作者将他的作品与理论相结合进行研究,以更加深入地探索艺术规律,这对画家们的创作有许多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关伟 《学海》2001,(2):203-204
在众星闪烁的当代江苏画坛 ,卢星堂是一位颇具光彩的画家。他 1 938年出生在江南水乡 ,少时酷爱画画 ,2 1岁入金陵 ,跻身江苏省国画院 ,是该院最早学员之一 ,受业于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从小受灵山秀水的润泽 ,擅作林木、冬雪 ,作品清新精丽、赏心悦目 ,既纯朴自然 ,又富有诗意和时代感。这是他的艺术个性凸现江苏画坛的重要原因。著名艺评家王朝闻先生在看卢星堂作品《山花春早》时说 :“看来你的传统功力很深 ,但你能打破传统框框 ,把江南湿润的气候在画面上描绘出来……”的确 ,读了卢星堂山水画之后 ,我…  相似文献   

12.
《圣经·路得记》和中国民间传说《涌泉跃鲤》分别是基督教与儒家传统文化中影响甚广的作品,两部作品均以日常家庭生活和婆媳关系这种易于被众人理解和认可的题材而微言大义,展现路德之爱与姜诗妻庞氏之孝,不仅使"爱"与"孝"丰富的伦理内涵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文本中所反映的家庭伦理观念又蕴含着独特、深刻的美学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施军 《学海》2015,(4):211-216
《蛇为什么会飞》以象征叙事为策略,通过蛇、火车站、世纪钟等意象的营造,表达了作者关于人性的欲望化、社会进程中人与城的关系以及人类生存尴尬性境遇等多重意蕴的思考。《蛇为什么会飞》承续了苏童一贯的创作路向,小说虽将作者擅长的历史内容叙说转向现实题材的书写,但小说题旨的隐喻性、多义性与普适性特点依然是苏童创作的真正追求,这也是《蛇为什么会飞》超越一般现实题材作品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姚苏晟 《美与时代》2014,(11):87-88
侯孝贤导演作为华人导演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著称。尝试从其代表作中的视听语言、人物形象、主题选择和阶段创作为切入点,对他进行创作心理的分析,从这个角度更进一步走进侯孝贤,把握其电影作品的内涵和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齐白石一直都是以花果鱼虫为著的绘画大家,《山水十二屏》拍出超级高价之后,我们都不免把目光都投向他另一些山水题材作品上。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其近年来价格不菲的山水题材作品频繁出现,价格不断被拔高。其山水题材的作品高于其他题材作品的价格,同时齐白石变法前后的山水题材的作品价格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6.
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其中主要的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岩间圣母》等,他的许多作品即便是在现代也仍然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作曲家,被称为“钢琴诗人”.他的音乐表达出其内心浓烈的爱国情感与民族特色.肖邦的钢琴练习曲有它独特的魅力,不仅保持了古典传统练习曲的精髓,还发展了练习曲的技术难度,并在发展技巧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细腻的情感以及对祖国的思念.《离别》练习曲就是其杰出的代表作品,具有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论王勃的周易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上,人们对王勃的诗歌不乏论述,但对其易学智慧却鲜有探讨。对他作品中优秀的易学哲学思想几乎无人问津。这就大大影响了人们对其作品的思想、艺术的深入探究,也影响了人们对王勃的全面深人理解。王勃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而且是精通易理的哲人。他著有《周易发挥》五卷,惜已亡佚;但从现存的《八卦卜大演论》中,尚可窥及其根本。我们可以说,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乃是王勃的精神支柱。王勃对祖国美丽的自然景物、风土人情,有特殊的审美感受;对于自己的不幸处境,快快郁郁;为了排遣世虑、淡化忧愁,往往寄情山水、傲啸林泉…  相似文献   

19.
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具有无比丰富的内容。拍摄什么?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题材,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意义。作品《十月的螃蟹》就是一个例证。 《十月的螃蟹》是一幅静物作品,但又与一般的静物作品不同,创作者意在以寓意的形式借物抒情:以螃蟹寓意“四人帮”的横行霸道;以昂贵的茅台酒寓意粉碎“四人帮”后人们欢快的心情,以秋菊象征着“十月”……。其艺术构思既独特又新颖并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的成功,熔铸着创作者的情感,是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对题材提炼的思想结晶,也是深入构思的必然结果,《十月的螃蟹》的以小见大充分说明了,在艺术构思中对题材  相似文献   

20.
李明轩 《美与时代》2007,(9):107-109
尤金·奥尼尔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他的作品经常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我们通过对作者早、中、晚期三部作品《天边外》、《无穷的岁月》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主人公经历的《圣经》原型结构分析,可以认识剧作家的宗教观,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