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一个时期,全国的文物博物馆工作者都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通过的《博物馆条例》(草案),也明确要求重视开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工作。然而,与西方博物馆相比,中国的博物馆文创事业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培育期"。在中国的博物馆文创设计、开发路径还很有限的情况下,近年来河南博物院开展的一些探索颇具抛砖引玉意义——2011、2012、2013年,河南博物院连续三年策划组织了  相似文献   

2.
南京博物院在博物馆商品的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外一些优秀的博物馆相比在商品种类、创意性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缺乏有创意的系列化博物馆商品。优秀的博物馆商品并不是难以创造的,完全可以根据藏品的内涵、纹饰、造型等特点通过系统的博物馆商品的设计方法,快速有效地开发出丰富的衍生商品。只有分析客户的需求、结合系统的设计方法,才能更好地建立博物馆的品牌,促进博物馆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后博物馆"是博物馆理论家艾琳·胡珀-格林希尔提出的概念,其认为博物馆不再是用权威的声音讲述"真理"的展示空间,而是一个平等的,"以人为本"的,注重观众的选择、互动和乐趣的灵活多变的社会空间。文章认为上海自然博物馆趋向于形成多参与、多视角、多层次、娱乐化的多元展示方式,而这些展示特征体现了"后博物馆"的理念,通过对其"后博物馆"式的展示特点进行分析,展现出"后博物馆"的积极变化,在这个消费体验时代,让我们对于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些年,我国博物馆安全面临的国际与国内形势,较之以往已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清醒地认识这些变化,及时审时度势地制定应对之策,对于我国博物馆安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我国博物馆安全的社会价值空前提升飞速发展的我国博物馆事业也已经跃升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角色。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旧中国留在各地的博物馆仅有25个(其中9个是外国人办的博物馆)。经  相似文献   

5.
正1922年,刚恒毅(Celso Costantini)来到中国,这位对艺术有着极大热情的枢机主教极力倡导天主教艺术的"本土化"。在他的影响下,当时出现了天主教艺术中国化的广泛尝试。其中就包括天主教绘画艺术。今年5月,故宫博物院与梵蒂冈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充满中国审美情趣的天主教艺术品是一大亮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字博物馆主题馆的"凤鸟"雕塑,常常被游客称呼为"玄鸟"。其实,学术界对"玄鸟"就是"凤鸟"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争议与发展的过程。文字博物馆的"凤鸟"雕塑取材于历史上凤凰的特点,并融入了殷商青铜器鸟纹饰的元素,更侧重于取凤凰象征吉祥、成功和开拓进取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探究贝聿铭建筑设计所传达的思想,引申出对中国现当代公共建筑创新的思考。贝聿铭晚年在苏州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自建成后便因其"新"受到各界人士和国内外相关媒体的关注。贝聿铭从早年出国留学时,就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现代建筑之路。在建造苏博时他提到中国建筑"新枝"和"老根"的嫁接问题。贝聿铭所说的"根"与"插新枝"的方法,是我们当代中国建筑师一直摸索的传统与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遗址博物馆"是为保护已发掘遗址或为展示发掘成果而在遗址上修建的博物馆。与博物馆的广博性相对应,遗址博物馆具有单一性。它的研究、陈列和社会教育是围绕遗址这个单一主题进行的,它的藏品、研究对象、展示内容都是遗址。宗教遗址博物馆,顾名思义,是指在宗教活动遗址上修建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雕塑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上。从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所呈现给观者的陈展上来看,它既不是简单的文物展示也不是简单的图片记录、文字说明,它是一种既能体现"三线建设"思想精髓又能让观者"过目不忘"且印象深刻的特殊展示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刘鹏 《美与时代》2014,(8):117-117
1998年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由中国、挪威共同建立的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开馆,这是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十余年来生态博物馆逐渐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一种新手段,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在取得不少成果的同时,其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困境,以下以研究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为主要目的,以期探索贵州省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色彩是自然博物馆陈展形式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关系到陈展的整体艺术效果。陈展色彩中所具有的主题性、辅助性、整体性,更能让观者领悟到博大精深的自然美及智慧创造的意境美,在审美的愉悦中体验和感受到自然的馈赠与厚爱。文章以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色彩运用为例,结合中国美学中所倡导的"情景交融"和"意造境生"的意境观,通过色彩与意境间的关系,来探讨自然博物馆空间色彩运用中的意境传达。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在人们的城市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社会与文化价值,人作为博物馆陈列的服务对象,其感官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博物馆陈列的设计离不开人体工程学,如何通过人体工程学提升博物馆陈列的设计品质,是现阶段博物馆发展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从人体工程学的概论出发,分析博物馆陈列设计中"人的身体"与"人的心理"相关理论应用,旨在提升博物馆的总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博物馆的观众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观众数据的价值,为博物馆的发展建设与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博物馆的运营管理战略实现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已不再满足于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享受生活成为了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关键词。人们逐渐热衷于较为高端的艺术文化带来的美的享受。到目前为止,我国已跻身世界博物馆大国之列。截至2014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了4510家,比2013年增加了345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些全新建造的博物馆的导向系统设计也迎合着建筑本身与时代潮流,变得更加高端。但对于一些有一定历史的"老"博物馆而言,随  相似文献   

15.
正在瑞典赫尔辛堡有一家博物馆,专门展示设计不佳或者被市场淘汰的产品,因此被称为"失败博物馆"。馆主是瑞典心理学家萨穆埃尔·韦斯,他厌倦了整个社会充斥的成功学故事,他认为"让人生厌的成功都是类似的,而每个失败却都有各的不同"。于是,他独辟蹊径,决定为失败建一所博物馆。提醒人们在创新领域,有80%到90%的失败率,这很正常,只有坦诚地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6.
谭大青  陈琦  徐丹 《美与时代》2023,(1):110-1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博物馆文化为背景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博物馆的经营模式纷纷开始转变,除了保持自身的公益性外,还需要与市场接轨,注重形象推广设计。除了要了解博物馆形象推广设计的重要性外,还需掌握其构成要素、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及推广策略。掌握了这些内容,博物馆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地方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艺术博物馆具有将普通的物品转化为展示品的功能,从而使这些物品成为了具有视觉兴趣的艺术品,因此艺术博物馆并不是艺术品"无表情"的展示场所,这种"博物馆效应"提供了一种观看方式;策展人在布展时就为观众预设每件作品的观看方式,引导观众在博物馆进行参观时根据事先编排的展品顺序进行观看。展厅的空间样式、布展方式、展品形式与文化背景、艺术表达方式与接受方式都密切相关;作品的呈现形式、摆放的位置、灯光强度以及其他衬托作用的物品都会影响到观众的观看方式。艺术博物馆作为观看艺术品的专属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特定的观看机制,无形中为人们塑造了一种观看方式。文章运用了哲学和艺术学理论对传统艺术博物馆和当代艺术博物馆所营造的观看方式、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15-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动漫产业作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年营业额达230万亿日元,庞大的日本动漫产业是动漫博物馆存在的客观要求。现代漫画图书馆是日本首家漫画图书馆,在1978年建成,之后米泽嘉博纪念图书馆、杉並动画博物馆、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等动漫博物馆逐渐建成。  相似文献   

19.
首先,文章简单介绍了博物馆展示方式的演进历程,接着作者引入"原初语境"这一概念,并且说明了"原初语境"重构的必要性。然后,作者以六朝博物馆的"原初语境"重构,说明了"原初语境"重构相对于传统展示方式的优势以及它对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最后,作者做出总结,倡议其他博物馆学习六朝博物馆的"原初语境"重构。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的数字化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博物馆作为人类社会向信息化转化过渡中出现的新型博物馆形态,是信息艺术在文博保护与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方式。从设计的角度进行"仪式感"塑造的探讨,将"过程的体验"向纵深层次延伸,将体验的"过程"规范强化,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好的设计审美方式和审美空间,开启数字虚拟博物馆的新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