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路得记》是一篇脍炙人口、温馨动人的短篇故事,是希伯来文学中的珍珠.施莱德声称:"世上没有别的诗人写过一篇比这更美丽的短篇故事."《路得记》讲述了信仰女英雄路得的故事,属于叙事文体,故可采用叙事释经的方法对本篇加以解读.所谓叙事释经就是一种以文本为中心的释经方法,以经文作为故事来解经,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场景、情节和修辞... 相似文献
2.
文艺的叙事伦理,不是传统的伦理学,也不是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观.但文艺的叙事无疑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所以,重视电影等艺术的叙事伦理建构,在当下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当电影制作者把叙事伦理作为电影创造的一个自律性追求的时候,对于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的建构将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9,(9)
在疾病情境中,身体成为具有冲击力的视觉符号,疾病的隐喻在日常生活中被放大,身体作为原初性媒介代表个体与外界社会进行表述、感知和互动,个体患病后的体验构成了叙事的主体。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例,探讨个体患病后的身体如何构成叙事的主体,继而发现患者自我形象的管理和重塑已经跳脱了身体的生物属性,转而成为社会文化情境中需要的身体形象与象征。身体作为自我表现的载体,构成权力关系的产物,亦为我们延伸出对于身体在场性的讨论和身体研究重要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7.
城市作为资本涌流的产物,它充斥着人的欲望和反思;资本是为人的身体所服务的,资本和人的特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城市与身体、资本的对视,就是将城市中人的欲望和反思置于"城视"、"身体视"和"资本视"的视域互视之中。城市、身体、资本都可以是看的主体,也都可以是被看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9.
在《身体美学导论》中,作者王晓华试图解构身心二元论,进而揭露传统统治神话的无根品格。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男性/女性、劳心/劳力、文化/自然等二分法被解构。最终,身体的主体性凸显出来。这是一个完整的建构理路。从身体主体性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可以看到有少数优秀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身体写作"。大多数作家还没有身体——主体意识,更没有在作品中把它当作一个主题来处理。因此,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和王晓华先生所提倡的作为实践学的"身体美学",都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正>一、《扪心问诊》案例概况《扪心问诊》是一部专门呈现精神分析治疗师保罗如何治疗个案的美剧。其中对精神分析知识和技术的展示、对保罗的治疗观以及自身成长的困境和突破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很有专业性,也很有趣。在第一季中有位青少年体操健将———16岁女孩索菲,她在某次“意外”中摔断了自己的胳膊,打着石膏带了份个人陈述报告来见保罗,希望能让保罗证明她并不是有意造成这次“意外”的。保罗没有直接满足她的心愿,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皆由歌与乐、歌与舞相配。《诗经》描绘和歌颂的,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以及先民们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有歌颂劳动的,有咏叹爱情的;有祭祀、庆典的画面,有婚嫁的描绘,有出征的场景……《诗经》中对赤、黄、黑、白、青五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一种相对娴熟的地步。据相关资料显示,白色在《诗经》中出现的概率最高,这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白色的崇敬和喜爱之程度。在《诗经》中,白色的审美意味是多样的,有高贵、庄严、肃穆的一面,也有优雅柔和、恬淡朦胧的一面,更有忧愁、伤感的一面。探索《诗经》时代人们的色彩审美倾向,对于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春秋末叶,专诸受阖庐之托刺杀吴王僚。这一变故的源头,可从季札让位说起。尽管三传对季札让国的美德并无异辞,但自唐宋以降,像胡安国等人却总是怪责季札的各种不足,因而引发宋元明清许多儒者的争议。本文透过季札让国一事为研究主线,阐述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对《春秋》经传的不同理解,从而澄清一些政治伦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帛书《易传》中有关于《恒》卦的四处解释,仔细研读这四处解释,了解其内在含义,一方面对于推知帛书的成书年代或有帮助,另一方面可知帛书《易传》中所出现的不同卦序正是《周易》自身变化的重要标志,透过帛书《易传》,可以对《周易》中的占筮与德行有着新的认识,并且对于重新把握孔子的易学思想亦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15.
在传统佛教的诠释学中,对于佛经角色之设计及其功能性意涵的解读常常伴随着文本、解释立场等因素的不同而在角色的共通性中又展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近代以来,随着对西方不同学科研究方式与方法的引入,关于经典角色之理解与诠释也进入了一种更加多维的视域。以近代哲学大家方东美先生的名著《华严宗哲学》为主,集中探讨了哲学视域中对文殊菩萨的哲学化诠释,并以期管窥在不同方法论中对佛经角色解读方式之异同。 相似文献
16.
17.
《美与时代》2016,(3)
传统审美理念虽然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也需要改变和突破。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对传统审美理念的延伸、发展、冲击、突破与颠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保守或者有争议的艺术家,也产生了许多受到热切关注的作品。每个人对它们的解读也不尽相同,有奋不顾身的追随者,也有震耳欲聋的批判声。其中,行为艺术就是如此,其在艺术和非艺术的边缘不断徘徊,不断颠覆着传统审美理论,同时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合法性、合理性也广受大众的质疑。在强调原创的今天,很多艺术家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身的感受,不参加社会实践,否认群众的力量,闭门造车,这样也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8.
19.
唐代是仕女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仕女画一改之前紧窄婀娜之风貌,呈现出以“丰肌为美”的审美特征。这对后人认识唐代仕女的形象特点来说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和依据。以《簪花仕女图》为研究对象,分析唐代仕女图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刻意隐藏了身体问题,这一做法招致了许多人的猜疑与批评:为什么身体问题要被排除在基础存在论分析之外?难道身体问题在《存在与时间》这本著作中根本不值得考虑?从1959年到1969年间,海德格尔在瑞士泽利康(Zollikon)做了一系列讲座,集中处理了身体问题。通过对这些文本的解读,我们发现身体问题在《存在与时间》中并非不重要,只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总是被一个重大困难所牵绊,这个困难就是存在问题与身体问题之间的张力。在讲座中,海德格尔颠倒了胡塞尔身体现象学中的两个重要观点,即在谈论空间性时,他颠倒了这里的优先性;在谈论身体性时,他颠倒了触觉的首要性。在这一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了一种动态的身体概念:身体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