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希腊雕塑作品所呈现出的单纯、静穆与伟大,源于希腊人所追求的一种自然、和谐美。本文在分析希腊艺术观的基础上,通过对希腊各时期雕刻作品的赏析论述了希腊艺术观对希腊雕塑艺术发展的影响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古希腊人的文艺观中,真正的美来自于生命的无憾与和谐,伟大的灵魂应当与既定的清晰的人生轨迹相契合。雕像《拉奥孔》所表现出来的庄严与静穆的力量和深刻的人性之美,不仅体现了温克尔曼的那句"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而且体现了一种由无憾而生的和谐之美,暗合了希腊悲剧的真正精神。  相似文献   

3.
现代悲剧向希腊古典悲剧创作还原的失败经验,在荷尔德林那里已经揭示了回归的不可能性。现在要进入政治问题域中,探讨这一美学上的"模仿"动机和操作,乃是根植于德意志文化深层结构中回归希腊的"原生性神话"。这一神话书写,试图从审美文化和艺术上回到民族精神的源头,进而从文化再生的层面实现德意志民族的现代性转化。这一转化过程大致从莱辛和温克尔曼开始,经过浪漫派的洗礼,至到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与国家社会主义的纠葛为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代史上德意志民族的精神进程中,一方面呈现出审美精神的激进,另一方面却是政治观念上的极端保守,二者相互浸染,呈现为"审美化的政治"问题。这种生存论式的美学-政治论,用历史遗留的文化遗产与英雄式的决断论来实现对此在生存的挽救和重整,深刻影响了德意志民族,乃至人类世界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6,(5):200-206
荷马的"怜悯"不仅是神、人所具有的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为,一种为神所认可的、正义的和有选择的行为。荷马的"怜悯"统一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是两部史诗共同叙述的一个主题。荷马是以怜悯为主题对两部史诗结构设计和内容叙述。荷马的"怜悯"为后世希腊人所继承,成为希腊人的优秀品质和城邦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犍陀罗佛教艺术的特点是把希腊的写实与东方的写意两种不同风格结合起来的一种特有的佛教艺术形式,在世界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雕塑艺术完全是脱离在时间之外的.自莱辛·温克尔曼开始,许多艺术学者都认为雕塑与运动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也不赞成雕塑表现运动.  相似文献   

7.
德尔斐神谕是古代希腊历史上时间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神谕,公元前6世纪时,已在整个希腊世界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德尔斐神谕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古代希腊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祭司皮提亚在发布神谕时往往处于一种迷狂状态,这一现象引起了古代和现代学者的广泛关注,激发了人们对神谕与科学关系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张馨心 《美与时代》2016,(10):11-12
中世纪指的是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到文艺复兴近千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当中,人们能够回忆起的不是灿烂的文化,也不是璀璨的文明,而是战火纷飞、疾病肆虐、生灵涂炭的灾难。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古典文化的发展几乎停止驻足,在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出现相似的艺术内核:束缚、内敛和精神指向性强。通过对中世纪绘画艺术的演变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文明发展的轨迹和共通之处,同时中世纪是联接希腊罗马文明和文艺复兴的隧道,穿梭其中有助于我们了解中世纪绘画艺术的演变、艺术风格的继承与开拓,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论ON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巴门尼德提出on(heing)这个概念,到亚里土多德明确地将哲学的对象界定为toonheion(BeingasBeing),outology便诞生了。它一直被视作“形而上学”的同义词,是西方哲学的主干。在某种意义上说,一部西方哲学的历史即是一部对on的意义的探索史。本文试图提纲挚领地展现亚里土多德对on这一概念的系统分析。着重分析on及其关联概念tiesti,ousia,totieneinai之间的词义及它们在理论上的联系。on是希腊文einai(是)这一动词的分词现在时中性单数第一格与第四格。在希腊文中,分词、形容词、不定式带上冠词即可成名词形式。放系词的不定…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圣奥古斯丁区分出两种历史观,即希腊一罗马的循环历史观,犹太一基督教的线性历史观。后一种历史观被西方学者赋予了进步的意义。本文作者认为,在循环模式中,可以进一步区分印度一希腊的"同类轮回"和中国的"链式展开"。中国的自然一历史循环论由于天人感应的信念,使历史循环可以容纳进步和发展的内涵,一个个循环链环构成了一整条环环相扣、无限延展的链条,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音乐会》是一部有历史深度和广度的影片,故事发生在当代俄罗斯与法国巴黎,人物命运却回溯到前苏联时期荒谬的历史之中。导演以匠心独具的艺术表现力,贴近生活的艺术境界及饱满的热情揭示出人生、命运与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在温克尔曼的艺术思想中,"知性"是一个核心概念,有其特殊的界定范围。他认为,艺术家在模仿过程中须动用知性,方可不堕入一般的"仿造"活动。在他看来,优秀的艺术作品源自知性的天然介入,而非一般的"勤勉";艺术家知性的介入亦使得艺术作品呈现出特殊、高妙的表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埃及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伟业和宗教文化等的描述,希罗多德形成了自己的埃及观.他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客观地描述埃及,这种描述是建立在与希腊对比的基础之上.这种对比描述并非是以"希腊人的模式"在建构一个东方埃及的"蛮族"形象.barbaroi一词并非是希罗多德用来专指那些非希腊人,更不能理解为带有敌视和轻视语气的"蛮族人".他对埃及的部分观点和看法,也基本适用于<历史>中所描述的其他非希腊民族的文明,尤其是波斯和两河流域的文明.  相似文献   

14.
儒家文明影响下的中国伊斯兰教与基督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的西方文明其实就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加上基督教。其实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也有着不解之缘。伊斯兰教是一种宽容的宗教,也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文明。中世纪,希腊的欧几米德几何学、托勒密天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末,以自然神论为基础的伏尔泰的圣经批判传入了启蒙时期的希腊,因其对圣经启示真理及基督教三位一体、道成肉身等教义的否定引发了东正教人士的普遍不满与反驳。然而以往有关希腊启蒙时期的历史书写出于对启蒙价值的认同,不仅不会过多关注这一时期的反启蒙因素,而且还倾向于笼统地批判这些反启蒙意见,使其不能获得自身语境内的解读与理解。本文以这一时期一部典型的驳斥伏尔泰圣经批判的东正教护教作品(帕里奥斯的《解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从帕里奥斯所秉承的源于希腊教父的二元知识论出发,分析解读他对启蒙唯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解经模式的质疑与批评。  相似文献   

16.
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构成了希腊宗教的最基本的文化特点,这种特点对人的自然形体的崇拜、对美的的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而表现出来。希腊宗教是一种“童年时代”的宗教,在那里肉体与精神、感性与理性处于尚未分裂的原始同一状态,因此希腊宗教乃至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纯净而优雅的意境,即和谐之美的文化个性。希腊文化正是藉此而成为近代西方人心中魅力永存的精神故园和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7.
元代的泉州是一个国际商埠,以刺桐港闻名于世。元代的泉州城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焦点,很多地方显露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的痕迹,各种艺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在当地发现的许多历史遗迹和遗物,是研究天主教在泉州推进传教事业的重要文献资料,现简略考述于下。一、首建泉州天主教堂的意大利主教和亚美尼亚人  相似文献   

18.
群雕<拉奥孔>是一颗在辉煌灿烂的希腊艺术中闪烁着永恒生命力的珍珠.它在人物刻划上的鲜明,在人体解剖上的精通,在构图上的纯熟与完整、深刻表达了希腊艺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美学理想.在当今美学思想纷争多变之时,欣赏和研究<拉奥孔>不仅有重要意义而且定会获得新的审美启示.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希伯来民族具有否定偶像的宗教意识和宗教传统,但考古发现的古代器物中仍存在着人物和动植物等形象,这反映了这个民族从多神到一神宗教演进过程中的审美思想变化,也反映出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对两河流域、迦南、埃及、希腊和拜占庭艺术吸收的结果;其次这也反映了希伯来民族的艺术在后来的时期里逐渐由具像向抽象发展,大致经历了实物形像、变形形象和符号象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王晓朝 《学海》2012,(2):108-115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希腊哲学在其初始阶段也只是一种地方性思想,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也未能完全摆脱其地方性特征。本文依据史料简要叙述希腊哲学的地方性特征和主要思想成就、希腊哲学的跨文化传播和世界化历程,揭示希腊哲学所具有的世界性文化意义,指明希腊哲学思想的特征是地方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