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传统书院园林景观深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文章挖掘岳麓书院景观中的"天人合一"文化,并试图将这一文化运用到现代大学建设中。通过运用实地调查与对比分析法等,对湖南岳麓书院"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书院景观中的构成要素及基址微观选择等进行研究,针对目前很多大学校园建设缺乏独特文化的现状,提出了现代大学校园建造时需融入自身及当地文化,很好地达到"天人合一"效果的建议,希望为传承与发展书院文化及景观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创作现代景观特色之路上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2.
周兴 《天风》1997,(12)
圣经中“以马内利”是神与人同在的意思。的确,在创世之初,在伊甸乐园中,神是和人同在的;天国中,神和人和谐美好,其乐融融。可是,由于魔鬼的引诱,人类陷落在罪恶的深渊,不能自拔。人被罪玷污之后,就不能再和圣洁的神同在同行了。人  相似文献   

3.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有一句口头语:“人生在世”。译成白话就是,人生在世界之中,借用海德格尔的语言来说,即“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sein)。所谓“在世界之中”,或简称曰“在之中”(In-Sein),究竟是什么意思?人总归是在世界之中,这是不待言的,问题是如何“在之中”?对于“在之中”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有两种意义的“在之中”:一是指两个现成的东西,其中一个在另一个“之中”,例如水在杯子“之  相似文献   

4.
“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季羡林:“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在这一点上东西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3东方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和”。这个伦理原则的哲学基础就是“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这种伦理原则的最典型的代表人...  相似文献   

5.
长江——母亲河,悠悠5000年,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文化从蛮荒走向文明,从远古走向现代。然而她也给我们民族带来了无数的水患灾难,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也是一部与江河洪灾抗争的奋斗史。当1998年惊涛拍岸的万里长江和北域松花江水终于平静下来,当大军云集、人声鼎沸的千里长堤终于平静下来,当我们在为1998抗洪精神感动不已的时候,人们也开始了悲壮之后的沉思。人们在追溯1998年特大洪水的根源,人们在思考为什么区域性洪水愈演愈烈,几乎连年不断?在思索中,人们无不认识到自然生态的保护对人类生存的严峻意义。在…  相似文献   

6.
承德避暑山庄中“天人合一”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有第二政治中心之称,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自然山水式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引自然山水入园,追求"天人合一、物我相容"的理念,展现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四大特征: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揉融、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含。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世界其他园林的特征之所在,更是当下现代园林艺术、环境设计、景观营造等相关领域中我们应更去探究和发展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当今学术界大多是在生态平衡的具体含义上来使用“天人合一”这个范畴的,而宋明理学只是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具体含义上来论述“天人合一”。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个“语言转向”的问题,究其实却关乎生活和实践的驱动。有如维特根斯坦所言:“一种表述只有在生活之流中才有意义。”(转引自《回忆维特根斯坦》,第83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中国思想史上,虽然每个哲学家都在“究天人之际”,但这个“天”却没有一种贯穿古今、恒常不变的意义,反而有如冯友兰先生分析的那样,至少有五种不同的规定:物质的天,主宰的天,命运  相似文献   

8.
9.
“天人合一”是道家很重要的一个哲学命题,它对我国的园林艺术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是中国园林最高的艺术追求,深刻的人们关于园林艺术的创作和园林艺术的欣赏。中国园林在整体的布局上,在动植物的配置上,都以和自然的和谐为追求。这种和谐并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和谐,我们有时候会打破形式上的和谐,追求精神实质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中,学术界对“天人合一”这一重要命题有不同的理解,且有争论,主要分歧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方东美认为西方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二元论倾向,是现代人对于现实人生和理想人生之间烦扰的源头;而从学理上看,来自中国的思想资源是对治此弊病的良药。中国哲学所表现出的统一整体性,以天人合德言之或能曲尽其义,对其价值的认肯,便表现在方东美对《周易》哲学的创造性诠释当中。基于此,他在自己的生命哲学中,在形而上学与对人性的理解两方面,均体现出通过对天人合一观念的再诠释而发展出新的理论创构的可能性。在中国现代有关天人合一的言说架构中,方东美在不乏从业者的学术取向的同时,也没有放弃现实关怀,并以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精神资源的方式,通过认肯天人合一观念的价值,进行生命哲学创构,堪称具有示范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不能归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学”是在20世纪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所引发的生态危机的过程中由西方学者创立的,其中的“深层生态伦理学”将现代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归咎为西方固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现代工具理性,希图重建一个以自然主义为理想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文明模式。这些生态学家站在现代学术的高度,从东方古老的宗教文化中找到了诸多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因而被称之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东方转向”。近年来,中国哲学界也借助这一契机开始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对话:在对话中,很多学者把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简单地归约…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体现着宇宙生成论、伦理学与人生论的统一。其伦理意义起源于对生命价值的情感体验和反思,既有人文关怀又涵蕴着普遍性与必然性。从尊重生命的人权、维护人权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到坚持人与万物之间的生态平衡观三个层次体现其普世性。这种基于“天民”而自觉的“民胞物与”人伦价值与当今被认同的全球价值观具有基本的共性,可以相互发明。  相似文献   

14.
1 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领域,有的学者将中西哲学的基本精神分别概括为“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并以此来表征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这种观点由来已久,在有些人看来,似乎已成定论,并且经常以之作为立论的依据。尤其是看到西方某些思想家针对科技社会的诸多异化现象而表现出对东方文明所谓“天人合一”境界的浓厚兴趣,并以之为人与自然和诣的典范,立即感到欢欣鼓舞,似乎不仅为这种中西哲学差异论找到了最好的旁证,而且证明东方文明实优于西方文明,甚至认为东方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唯一出路和归宿,这种由妄自菲薄一变而为妄自尊大的偏狭心态无疑与对中西哲学之差异的误解有关。因此,对于“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说进行一番考查和清算,已成为比较研究的紧迫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美学与绘画艺术的内在品质,而“物我两分”代表了以理性、思辨为特点的西方美学与绘画艺术,由此可见,中西方在认识论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分。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西方的绘画理念不是绝对对立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的文化内涵,对中西方绘画理念的异同进行辨别,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两种思想的现代价值,以期为现代绘画实践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美丽中国由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由点到面的升华,形成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体系,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扬弃了帝人合一德人合一的神秘元素,传承了自然与人合一的合理成分,结合当代世界和中国问题,对传统的自然与人合一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光鸿 《现代哲学》2000,(1):97-101
文化全球化是历古而常新的话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历时性上看,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其实现方式主要是传承和创新;从共时性上看,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其实现方式主要是冲突和融合。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东西,即文化全球化是过程和趋势的统一,是文化整合和文化认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19.

中医学吸收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天人合一”思想,获得从“关系”角度思考“天”与“人”的生态平衡机制的思想资源。研究中医“天人合一”生态平衡机制,需要分析天人之间的关联性、互动性和整体性关系,理解“天人”不是相互独立的元素,而是可以相互作用的,维持这种天人关系必须建立一种动态平衡机制,以达到“天人合一”整体和谐状态。深入剖析中医“天人合一”的生态学本质,从生态学角度挖掘中医“天人合一”中蕴含的生态平衡机制,以提高全社会的生态平衡意识和自我健康认知,更好地保护生态以提升人类健康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世界观的一个基本假定,其主要观点是“天地人宇宙万物乃以息息相通的有机整体”。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天人合一”表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对这些不同的历史形态做多维解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和技术语境对此进行创造性转化,不仅可能使我们认识中国传统智慧的时代特征,而且还可以使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智慧的现代价值、确立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战略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