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众所周知,在过去2500年或更长一些的时间里,印度存在一种对业报说的普遍信仰。这一教义的多种不同形式和变种在各式各样的经文和极为玄奥的系统中均有所体现,并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不过,本文试图分析的却是这一教义在维持传统的社会制度、特别是社会分层方法方面的功能。正如我们将要读到的,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这一教义的坚定不移的信仰为根据出身划分的种姓等级制度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并在社会金字塔的顶端为婆罗门及其后裔保住了一块稳固的地盘。鉴于大部分传统的经文均系婆罗门们所作,所以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说,业报说是由婆罗门们精心炮制出来的,旨在确保其本身拥有的最高地位和特权。这样的结论也许并不完全正确。作为社会学的一个概念,功能“指明显的客观后果,而非主观意向”。任何有助于整个制度的维持或调整的 相似文献
5.
东西方绘画发展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对于现实世界的表达在艺术上描绘的根源在于对客观世界的表达、纪录与思考。鉴于海南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文化艺术发展的定位及风格,文章将东南亚等国家的涂鸦艺术作品对城市的装饰探索作为范例,结合涂鸦艺术特点分析,确立可行性风格创作,为建成新时期的大美海南、艺术海南提供切实艺术创作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后苏联的城市是被当做处于过渡中的城市--亦即正在或多或少直接走向市场的城市--来论述的.这使人联想到住房资产通过私有化的重组,遵循过去的集体主义准则的某些国家中的个人的重新定义,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后国家重构(参见德雷斯勒著作).列昂尼德·科甘的研究要求我们深化对于"城市文明"的形成、城市政策建构的分析,改变我们关于城市常量构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交通中,地铁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艺术传播的载体,能够让文化艺术传播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涂鸦艺术是近几年流行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可以起到对城市艺术的补充作用,好的涂鸦甚至能够成为城市的地标。鉴于此,文章阐述地铁车站的特点以及涂鸦艺术的特点,探讨地铁中涂鸦艺术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界又在讨论时间问题了。他们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现代社会所卷入的意义危机表明,人们已经再次提出了一些限制,把解决意义危机这种现象学问题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既然意义仅仅在时间的持续中存在,那么这种危机也就成了一种时间的危机和人在时间中的表现的危机。理性并非如实证论者通常所说的那样普遍存在的,而是暂时的、随 相似文献
9.
10.
11.
妥协:一种政治哲学的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妥协是一种常见的社会与政治现象,但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从贬义的、消极的角度对它加以价值判断,以致妥协"在伦理上成为一个尴尬的与前妻生的孩子",[1]而容易为学者们所忽视.在哲学领域,对妥协的研究仍很局限,[2]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地铁作为我们日常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经济水平。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更加注重城市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体现。地铁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需要充分彰显城市特色,展示城市形象,更好地传播城市文化。梳理相关文献,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增强城市文化的可利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升地铁内的乘车环境,提高地铁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社会建设“关键是建设什么内容”,学界存在5种观点.对5种观点的区别与联系当前尚缺乏理论把握.这势必给实践中确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路径造成困惑.从社会学“四要素分析框架”看,社会建设是对“社会”要素进行建设.作为“子系统”,“社会”由其内部“担负四种功能”的因素构成: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目标和规则确立;社会行为模式中权利义务;平等价值观.社会建设就是对这“四个内容”进行建设.学界当前的5种观点应相应归入“四个内容”进行把握.“社会”有自身的结构性原则.但受市场经济的结构性原则挤压.社会建设就是以“平等、互尊”作为价值观,通过对社会要素内部“四个内容”进行建设,推动“政治、文化”两要素中相应内容作出改革与完善,确立“社会”展开自我保护的公民权利能动机制,使“社会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逐步形成“相互为对方持续发展提供必需资源”的发展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在中国社会变革、社会进步的进程中 ,有一个伴随这一进程始终、几乎是引起所有学者关注和融入他们智慧的思想运动 ,这就是对自己历史悠久的、处在衰蜕中的传统文化的反思。作为思想家的梁漱溟先生 ,应该说是在这场思想运动中立下了第一块历史丰碑的人物。梁漱溟先生生于 1 893年 ,卒于 1 988年。 1 952年 ,他在《我的努力与反省》一文中曾表白自己生平有两个志向与努力 :“一是基于人类生命的认识 ,而对孔孟之学和中国文化有所领会 ,并自信能为之说明 ;一是基于中国社会的认识 ,而对于解决当前大局问题 ,以至复兴民族的途径 ,确有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现在依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关于这一关系,人们一般会想到黑格尔,但如果不追溯到康德,很难说会对马克思和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能有个准确的把握.因此,讨论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至少得理清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之间的思想脉络.在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历史中,始终存在着康德传统和黑格尔传统之争.本文将从这一问题切入马克思和德国古典传统关系这一主题,首先结合历史背景和解释者的实践倾向对这两种解读传统做一种知识社会学的梳理,藉此说明这两种传统的相对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当前马克思解读中的康德和黑格尔之争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梵·高是世界艺术史上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一生孤独、忧郁,不懂得爱自己,从未有过弗洛姆所定义的"真正的爱".虽通过绘画这种创造性行为与外界建立了一定联系,但终未能摆脱孤立状态,在极度孤独、悲观绝望中选择了自杀.梵·高的经历证实了弗洛姆的观点:一个人要具有爱的能力,就需培养独立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在本文中,城市与城市空间应被理解为认同和权力得到讨价还价的一种政治平台,被理解为人们将认同和权力投射于其上的屏幕。在这种语境下,作者反思了喀山的鞑靼青年所采用的自下而上的认同管理策略,反思了他们试图构建一种鞑靼青年文化的企图。这些认同策略的取向主要是反对俄罗斯他者、没落的消费主义西方以及一种愚昧的鞑靼乡村文化,这些策略的主要关切在于收回喀山,使喀山鞑靼化。这些策略包括在说俄语人群占主导的公共空间中使用鞑靼语、在音乐和时尚中引入鞑靼民俗元素,以及求助于一种与针对伊斯兰和革命前鞑靼知识分子的开化进路相关的(失落的)鞑靼城市文化。鞑靼青年圈因而将民族性作为从语言、宗教、历史和文化上对城市空间(再)挪用的一种资源,反过来,这种民族性又被理解为在一种专门的历史和全球地方化语境中的一种象征性政治行为。因此,本文引入了一些反映城市生活中的关系、规范和价值的替代性概念,为一种针对世界主义的批判进路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谢华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7):30-31
医惠双方具有不同的行动逻辑.医方通过各项安排,让医方尽可能地避免各种风险的发生;患方则依自己的判断,在医疗活动中尽量避免不必要医疗费用的产生.医惠双方不同行动逻辑的冲突,必然在费用这一点导致医惠关系紧张.签署知情同意书,可起到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已经过去二十年了,这场讨论从表面上看是一场哲学争论,但是,一个认识论问题的争论何以能够产生如此重大的社会影响呢?进一步说,哲学认识论的问题和社会问题之间有何关联,这种关联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果确有普遍性,那么它又是怎样的呢?在哲学史上,认识论的学说和历史的联系不但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且其联系还非常之紧密。从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关注人的社会的、历史的和道德的学说转向时开始,认识论的思想就包含着社会学的含义。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的著名命题把认识认与伦理学… 相似文献
20.
所谓后哲学,也就是元哲学(metaphilosophy),是指超越于哲学之上对哲学的一种理解。依我之见,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难点就在于其独特的哲学观,也就是其对“哲学”概念的元理解(即后哲学)。导致我们对维氏哲学认识混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们在对哲学家的思想进行理解时,时常凭籍以往形式的某种哲学观,而大多忽略了哲学家本人的“哲学”概念的特殊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