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设计正在从大规划、概念规划向小尺度规划、精细落地转移,城市设计将从"小"和"细"着手,提升人们出行的舒适度。文章通过总结伦敦泰晤士河沿岸以及巴黎城市风貌区的精细化设计和管理,对精细化城市设计和管理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下一步详细方案设计的关系进行梳理,探究我国如何通过精细化城市设计和管理来提升城市品质和增强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城市特色即一个城市的特点和个性,是城市形象的体现,也是城市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特征反映。城市设计是一种综合状态的系统设计,建筑、交通、绿化体系等都是其所涉及的重要内容,同时城市设计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对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塑造城市形象具有独特的作用。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设计是创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城市特色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为城市设计指引方向,并通过城市设计来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以城市特色和城市设计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城市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策略,以打造和凸显城市设计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以西方的现代城市设计理念的转变为研究对象,对于20世纪后现代建筑产生的新的建筑风格和现代城市的设计形式有着更多的关注,对于城市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城市的需要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4.
王静 《美与时代》2004,(7):57-58
城市的总体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综合印象和感受,是人们对城市价值评判标准中各类要素如人文、自然、经济等形成的综合性的特定共识.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通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手段来实现,形象的传达需要借助视觉识别来体现.城市视觉识别基本设计要素包括城市标志、城市名称标准字、城市标准色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也是人们生活、居住、休闲的重要场所之一。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探索现代城市互动景观的设计方法及途径,旨在利用城市互动性景观设计引导人们活动方式,希望城市景观建设能够结合现代科技技术更多地融入互动性设计理念,为城市景观的建设提供一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当代城市环境中的色彩文脉分析,在城市色彩设计中恰如其分地引入地方特色,可以提高城市色彩文化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塑造城市形象的个性魅力,增强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心理认同感。因此,依据城市色彩文脉来进行城市色彩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致力于追求全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而"海绵城市理念"作为一种以维持城市范围内旱涝平衡为核心的城市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方针高度契合。因此,积极推广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以许昌新区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为案例,深入分析如何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中,从而可以为许昌市未来城市道路的海绵城市设计提供一定程度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领域"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国内的艺术设计氛围日趋自由,对公共空间环境和艺术的需求从观念和形式上有了全新的理解。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融入以造型和观念艺术定位的装置艺术形成的视觉和审美冲击,来探讨这种西方纯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这个实用设计领域产生的关系,及其给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城市建筑、城市环境共同诠释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的特色风貌。因此,城市公共设施必须与城市文化形象相和谐,以城市文化为导向来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泰州市三水湾景区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核心景区,在环境设施设计中应在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结合泰州市文化符号,使设施与泰州文化相融合,塑造具有泰州文化、景区特色的环境设施,促进景区的文化内涵,彰显泰州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景观是指人类在其生活居住的环境中,根据精神和物质需求所创造出来的符合人类审美需求的自然景观美。城市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人创造出了不同的城市人文环境。看一个城市居民的文化水平和追求如何,可以从这座城市的面貌来判断。一、城市景观设计的再生设计背景城市对于废弃用地的景观改造和再生设计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景观,兴起于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而伴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的建设质量,就需要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发挥雕塑艺术的作用,这对提升城市设计的水平有着积极意义。城市雕塑艺术和城市环境空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雕塑艺术的设计应用能够优化环境空间。文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就城市雕塑艺术的特点以及其和环境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阐述,然后就城市雕塑艺术和环境空间的融合进行详细探究,通过对城市雕塑艺术和环境空间关系的研究分析来促进实际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个城市的活力往往体现在公共空间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城市广场。城市广场,在空间的角度上指的是由建筑、构筑物围合而限定的三维立体空间。城市广场的设计应考虑多种因素,如空间、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文章主要论述的是人的行为心理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影响和运用,并通过控制人对物的大概感知,从行为心理的角度来设计城市广场,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充分调动人们在城市广场中的户外活动,调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发挥城市广场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及城市精神的重要的表现内容,城市色彩的营造和设计有着很多的现实意义。城市色彩作为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代表着该地区的色彩特质和城市形象,还能侧面反映出该地区所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地域性色彩。但是在具体的城市色彩的设计工程中,很容易重视色彩系统的建立,而忽视对于具体设计对象的地域特点以及背后潜藏的地域文化、地域色彩的发掘和整理。通过对地域文化、地域色彩的概念界定,以基于地域文化的地域性色彩在城市色彩营造中的因素考虑,来对城市色彩的地域性营造做个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多年来的城市化发展,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公共设施,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对设计的认知不同,公共设施宜人性设计上存在巨大的差别。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和城市环境都在发生着变化,公共设施的宜人性设计始终要考虑城市居民心理、生理、审美等各方面的需求。研究深圳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上好的处理方式以及不足之处都值得其他城市规划者反思,宜人的公共设施才能真正体现城市发展中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信息图形不同于一般的图形设计,通过挖掘信息图形丰富的视觉要素来整合富含城市文化基因的旅游信息,再将城市旅游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和内涵以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进行传播和推广,能提升城市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城市滨水区作为重要的生态空间,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伴随着城市的成长而发展。城市的历史文脉、民俗风情和自然环境等都可以转化为滨水景观中的设计元素,用景观设计的艺术化创新来保持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游娟 《美与时代》2014,(6):23-24
城市空间的活力与其滨水景观带上的生态环境、人性化设计及艺术品位是分不开的。我们应通过滨水景观的绿化设计来提高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优美静雅的城市滨水景观,满足市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同时将该区域与城市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打造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如此既迎合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城市景观欣赏的眼光需求,达到城市发展的需求与景观规划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城市景观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还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管理者对整个城市的构思也能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表现出来。对于现代城市来讲,完美的公共艺术景观能使城市获得良好的声誉,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居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研究,来寻找城市发展中的不足,对提高城市内涵、打造城市名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结合城市旧街区景观改造设计的课程教学,主要从优化道路系统、提升街区功能、塑造街区景观形态三个方面来分析改造设计的思路引导,能使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基于城市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分析下处理旧街区环境更新发展问题,探寻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城市作为旅游承载地来吸引各地旅游者的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了对旅游吸引物单体的打造。与此同时,城市植物景观作为城市中最具地域特征的元素,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对其进行科学而又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有利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从植物景观在旅游城市开发中的作用出发,对海南城市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以及具体营造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展开了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