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人经济"现象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浙江人穿梭世界各地,给各区经济带来很大发展,同时也对各地的地域文化产生了影响,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交融。可见,地域文化的"外扩"和整合能更好地带动城市发展,促进消费,拉动产业,不同地域的文化纽带将成为人类社会大发展的重要凭借力量。这是"浙江人经济"在地域文化上给我们的启示与意义。因此,在上述大背景下,提出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旅游景观设计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中,旅游景观才可能具有各地不一样的独特面貌;只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旅游区景观才具有生命力。旅游景观的设计只有植根于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环境,立足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才能提供放松旅游的环境空间。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性的民居建筑形态和景观面貌,其建筑特征和形态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韵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痕迹逐渐被弱化。中原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景观的影响和价值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能够推动城市地域文化历史的延续与保护,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身边居住休闲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环境景观组成要素之一的景观小品就显得尤为重要。景德镇是一个有明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因此景德镇陶瓷大学景观小品塑造也应该以地域特色为基调而进行,以悠久的陶瓷文化和历史为载体进行设计就能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文章通过对景德镇文化的简要解析,将景德镇文化内涵与校园景观小品设计紧密联系,着力探讨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中地域性的体现与运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各个国家的文化联系也越来越频繁,从而导致经济强国的文化也在一点点侵蚀着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特征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石,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环境艺术设计也受到了巨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地域特征和环境艺术的内在关系进行有效的研究,只有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其和谐共生,为自身的文化传承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间的地域差异逐渐缩小,建筑和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特征的趋同和地域环境特色的流失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城市地域环境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文化的更新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在这种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地方性历史文化,在当地人群中能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历史延续感、场所归属感,而延续这种集体记忆的地域性环境艺术能够塑造城市的文化符号,使人们增加对城市情感的认同。文章以滨水区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以地域文化设计为观察视角和切入点,分析城市滨水景观的自身地域性内涵、文化意义以及空间设计手法,并将富顺沱江中段作为具体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等提供了必要需求。以延安市宝塔区景观为例,阐述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影响,重点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景观设计要素,提出并利用"四位一体"的表达方式,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从而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河景观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河流在城市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滨河景观设计的方法来传达历史文化信息,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实现经济等功能价值。"地区性"的影响因素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地区性"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域人文文化因素和地理性因素。所以,在进行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时必须要联系到"地区性",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河景观中的重要体现对设计出与地区相适宜的滨河景观之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新农村景观面临着地域文化缺失、农村传统丧失、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结合株洲市茶陵县湖口镇八旦村景观设计实例,探讨了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如何综合运用新乡土主义理念,解决当下我国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的逐步发展,初高中校园成了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教育内涵,更展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的独有特色。每一个中学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校园景观格局,这与其他学校不同,因为校园历史和地域的差异。校园景观设计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应满足学生家长和学生对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山东陵城区第六中学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的实际案例分析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学校园景观的表达,体现了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特点、历史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加强中学教育,来充分实现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对能够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审美的事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滨水景观不仅能够给市民提供休憩的场所,也能够通过景观的营造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精神进行很好的诠释。但是,当前大部分城市滨水景观均存在同质化严重、景观特色不明确的普遍性问题,无法唤起人们对滨水空间环境的记忆。而地域文化对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提升民众对场所的归属感、传承与延续地方历史文化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如何将地域文化转化为景观元素呈现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是景观设计师们要解决的难题。论述城市滨水景观中地域文化缺失的普遍现象,对比分析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滨水景观的优秀案例,探索地域文化在兰州水车博览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不发达地区,城镇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依托该区域的地域性文化。目前,城市景观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景观不仅要用形式表达,更需要用独特的历史文化来表达。地域文化是区别不同地域的关键,受自然地域及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及乡镇的分布特征复杂多变,产生了不同的景观,这种区域性的景观标志着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相辅相成,形成独特文脉和特色人文的景观。热贡地区,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该区域拥有多民族和谐共存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大自然创造的独特自然风貌。通过对热贡地区聚落分布的原因及特征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区域独特的自然风貌、宗教文化及民风民俗对县域、城镇、乡镇、村庄等范围的聚落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表达,依据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融合与提炼的必要性和方法,提出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通过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以及文化背景,结合乡土景观设计元素以及各区域的民俗文化来进行公园景观中的要素设计,使得城市公园景观更加贴近生活,与自然交融的同时也能满足和人之间的互动需要,打破以往千篇一律的景观模式,使设计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袁军 《美与时代》2014,(3):26-2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简单重要的建设导致城市间低端的无序竞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逐步丧失,泾源县正在努力通过规划寻找和深度挖掘泾源地域特色及历史文脉,泾源生态景观资源、回族民族资源、秦汉历史资源、产业特色等十分丰富,合理规划会使泾源县的发展更加合理而高效。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当前城市交通导视系统设计的灵魂。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之下,很多城市的交通导视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都忽略了当地区域的文化继承。地域文化是一直处于一种流变状态的,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当中。虽然时间是不能够逆转的,但是古老且传统的地域文化没有被淹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科学、合理地完善当地区域文化城市交通导视系统设计是非常艰巨并且重要的任务。基于此,针对新疆城市交通导视系统设计的地域文化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在风靡全球的同时,削弱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差异。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使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需植根民族传统文化。江南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此为研究背景,追溯江南地区的地理、经济和文化历史,调研江南地区的传统历史街区,研究其对当代建筑审美与功能的影响,对当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随着城市化及文化全球化的发展,继承与发扬城市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越发重要,文化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文章通过对古城西安特色商业街区北院门历史文化商业街的调研及分析,探究如何应用装饰纹样等文化符号在当下文化趋同化的背景下发展、展现地域民族特色文化,体现城市特色,为未来城市商业街的风貌展示及地域文化展现做出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充分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对于精神文化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文化主要代表的地域文化开始被业内人士所广泛关注。在公共空间设计的进程中,地域文化需要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且最终成为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性景观。为此,文章系统阐述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原则,分析了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缺失现状,提出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发现和重视,在我国更是如此。社会科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其巨大作用将日益凸显出来。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这些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源于我国各个地方地域文化,是这些地域文化的有机统一。从社会科学的各个角度挖掘和研究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无疑能够增加这些地区的文化底蕴,从而增强这些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后劲。社会科学意义重大,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它还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扩大,经济大国的强势文化压制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逐渐消失殆尽。全球化对传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挑战,并影响到了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价值体系。在全球化、均质化的现代主义面前,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它带来的不利因素。环境艺术设计究竟何去何从,成为现代设计师们必须面对与思考的现实问题。文中意图在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探索环境艺术设计如何体现地域特征这一问题,期望能为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挖掘与整理地域文化资源,探索其在全球化浪潮下的文化保护与传承、设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之道,是全球性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下,探索雷州半岛地域文化和旅游文创产品的融合创新模式,对于发扬雷州半岛地域文化、发展旅游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