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设计日趋发展的今天,平面艺术融入了科技、动态的形式要素。海报艺术作为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类别,也需要以一种新形式、新形态与时代接轨。探讨和研究海报的新形式、新发展、新创意成为本研究的目的。从视觉的维度概念出发,提出多维度海报的概念范畴,并以例证的方法对多维度空间海报的设计形式进行分析,从而总结了现代海报设计的几种创意方式。因此,海报艺术发展需要走一条跨学科、跨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靳埭强的海报排版特点可以根据人的视觉心理学在色彩的明度、留白的技法、抢眼的"红点"符号、几何图形的运用和虚实相生的中国风设计等方面得以体现。靳埭强的海报排版并不是对传统海报排版的照搬,而是强调"天人合一"这一和谐寓意,将中国国画与自己对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美就是好,而且是完整的.残缺本来就是不美的,所谓"残缺美"是残缺的部分没有影响到事物的美.如果事物本身就不美,又有残缺,那就根本不存在"残缺美".  相似文献   

4.
有完整与连续之美,也有断裂与残缺之美。从本质上看,残缺之美是完整之美的反动,断裂之美也是连续之美的反动。断裂与残缺是人生不幸命运与痛苦遭遇的象征。断裂残缺之美是这样一种特别的美:它是人人都想拒绝的美,却又是人人都无法摆脱的美;是人人都敬而远之的美,也是人人都最终受益的美。它与人最亲近同时也最疏远,当你领略了它的美,就会马上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断裂残缺之美最不可思议的品质,就是美在"绝处逢生"——于现实世界之绝处获得艺术与美的新生及补偿。美与艺术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给了我们在这个本来残缺不全的世界上生活的信心与乐趣。  相似文献   

5.
海报的重要功能是传播信息,是广告宣传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海报设计师通过对图形、色彩、字体的设计,抓住目标受众人群的眼球,以生动的方式传递信息给受众人群。本文分析了认知心理学对海报设计的影响,探讨记忆与海报设计的关系,海报中的构成元素与记忆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在设计中“破坏”的种类 传统的审美一般情况下比较注重一件事物的完美性。通常一事物长时间在正常状态下会被人们所忽略。因此,有时候破坏反而成了一种创造。若将完整的形态有意识地加以破坏、分割,对事物的注意力则会因常态的消失而受到冲击。破坏是通过减缺、分割、解构重组的方式使图形造成残缺不完整的形态,观者在这种图形的信息传播过程中,造成的视觉上的紧张与冲突,这种有意识的破坏以追求反向的审美趣味,形成独特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7.
海报是设计师通过多种图形创意手段,通过专业的构图和美妙的文字展示的自然美景、人文景观、广告创意等。受众可能只需匆匆一瞥,就可将海报的内容尽收眼底,这是海报最大的特点。海报之所以可以有这样的效果,主要原因就是海报特殊的表现形式。如今海报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共同的特点就是创作者要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去观察和理解平凡的事物,使之变得不平凡。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的修辞研究,不在于思考文饰性的或表演性的修辞要素,而在于思考行事性的修辞要素。这种要素在于教人、娱人并感人,从而诱发行动,包括历史性的行动。以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三要素"人格(作者)-道理(文本)-情感(受众)"为参照,历史唯物主义的修辞问题根本在于马克思太过强调道理这一要素,把人格和受众困于这一要素中,以致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写作(解释世界)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行动(改变世界)转化的时刻,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不得不寻求修辞上的转换,以激发现实的社会运动。在这个意义上,后续的马克思主义(运动)势必发生——实际上根本无法避免——难以规范的各种"变异"。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化研究从"语言转向"过渡到向以影像为代表的视觉文化研究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作为创作者,需要研究图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视觉图像来传达意义、思想等问题;作为受众,则需要了解视觉艺术创作者是如何编码的,以便能更好地解码,理解其中的含义。在这样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中,再现原理、传播模式、图-意互换、象征意义等语义生成方式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只有梳理清楚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受众提供一个全景式的图像创作景观。  相似文献   

10.
情感叙事帮助受众对城市视觉影像信息进行理解,放大城市对外传播信息的情感效应。文章从创作动因、叙事视角进行研究,探讨如何用较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感知、理解和思考城市的不同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信息,建立丰富的想象,将受众看到的和期望的统一起来,结合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内容和受众信息接收同步认同,为后续城市形象短片情感化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品牌形象不是一个单纯的定义,一个称之为完美的品牌形象需要具备多元化的素质,在满足受众视觉上愉悦美感的基础上,兼具市场传播中的必备条件,才能在现实中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创造自身的品牌历史和品牌价值,达到最完美的品牌认知度。对于品牌美学价值的评判有一定共性,又根据受众所处社会环境、地域文化的影响产生不同的差异性。对于地域性文化的差异性研究是需要进行地理划分和系统分析的论题。  相似文献   

12.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奥组委发布了一系列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官方海报,视觉丰富,设计完美。海报的主题图形,选用具有中国显著文化特征的地标建筑、名胜古迹、山水以及人物,并以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北京奥运官方海报中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海报主题图形元素的选用上。出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身份的非运动员人物图形,如小孩、老年人、戏剧演员等,以此体现奥运精神——人人参与。北京奥运官方海报一般采取和谐均衡、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主题海报《天安门鸟巢篇》整张作品是对称形与非对称形的结合,是两者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和谐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现象学是关于事物显现的(现象的)显现方式的学问。在诸多显现方式中,视觉方式在现象学的直观原则中具有优先地位。因此现象学在某种意义上首先是对"视觉"的研究。事物在现象学的"直观"中显现为"可视之物"和视觉的图像,显现为一定"视觉"范围内的图像之物和视觉现象。视觉总是伴随着能动的"视觉场",即视觉活动的"游戏场",也就是胡塞尔所说的"视域"。视觉现象总是一定"视域"内的图像,现象学体现为一定"视域"内的、关于"视觉图像"的"视觉图像现象学"。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关于视域和视觉图像的思考以及对视觉现象的关注,为将现象学理解为"视觉图像现象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总之,从"视域"概念和视觉现象出发,我们完全可以构造出一种"视觉图像现象学"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4.
唐贻鼎作品     
正作品创作想法:拼贴(Collage)的灵感来自于巴黎街头贴满层层海报的墙面,由立体派的艺术家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造。1912年毕加索在《有藤椅的静物》的画布上粘了一片印有藤编图案的油布,以此方式取代直接在画布上画出藤编图案,从此模糊了艺术与幻想的区别。一战后达达艺术家更加丰富了此概念。不论是文字片语、残缺图片,还是大量的广告印刷品、报纸杂志上的黑白或彩色照片,动手剪贴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城市形象海报中,人们对城市认知的第一感知对象是色彩,恰如其分的色彩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通过对城市形象海报中色彩的视觉美感、色彩情感、色彩对比进行分析,能为城市形象海报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6.
招贴设计(海报),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平面设计作品,是应用广泛,视觉语言强烈的大众平面传媒。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招贴的含义,"招"是引起注意,"贴"是张贴,即吸引更广泛的人群注意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未来主义是意大利近代极富有影响力的艺术思潮之一。通过对1936年到1938年间阿尔韦托·马斯特安尼设计的四张航空招生海报图像进行研究,回顾了意大利未来主义与航空业同期发展的黄金时代,论述了海报作者如何运用金属元素、强烈的色彩对比、仰视化构图等视觉形式和具有强大隐喻性图形符号——老鹰、鹰帜,共同把未来主义风格和民族意识呈现于海报之中。这四张海报是未来主义艺术思潮在设计领域的图像历史,是进一步了解未来主义历史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系辞》以"阴阳"、"刚柔"为认识的基本性质,"阴阳"包括冷热的感受,"刚柔"则是软硬的感受,此即触觉认知方式。《系辞》以触觉为中心,构建了一套触觉思维,《系辞》的触觉思维有别于刑名家的视觉思维。触觉认知具有切身性和不可入性的特点,前者体现为认识上对距离的消除,后者体现为对身心的安定作用。《系辞》站在儒家立场上,批评了刑名家视觉思维所导致的"言不尽意",以"指"、"称"、"拟"、"取"等方式,将视觉所认知到的"形"把握为触觉所认知到的"象",进而展现了从形下的名言之域,到形上之道的完整路径。  相似文献   

19.
可以使广告的设计更加具有吸引人的效果。平面广告通过视觉引导的方式给受众以心灵以及情感上的影响,在平面广告中巧妙地运用颜色、图案以及文字,面向具体的潜在消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画面设置,可以起到引人注目、吸引观者购买兴趣的作用。设计者要巧妙地运用各类视觉语言对受众产生的心理暗示。  相似文献   

20.
"微电影"是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在对微电影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时发现,一种为吸引眼球、博出位的微电影类型正以"强劲"的势头发展壮大,各大视频网站的点击排行榜上那些露骨的影片名称正揭示着这种微电影情色化的趋向。此类微电影中大量运用情色镜头与挑逗性语言并以此强夺受众资源,它们的存在无疑会对整个中国微电影的良性发展产生难以预测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