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虚概念”是曾经困扰我国逻辑学界的一个问题。前辈们关于虚概念的提出无疑是有功绩的。但这一提法本身不尽科学,最好予以废止。一、就其原定义而言,所谓“无外延或外延为零之概念”,不合逻辑、概念理论体系和客观实际本身。如果承认一个概念,竟然可以没有外延,那么还能称为“概念”吗?而在实践中如果承认这种“畸形概念”存在,又会导致把“共产主义社会”这类概念归入“虚概念”范围。如果不承认其存在,那么“共产主义社会”算“实概念”吗?但外延所指在现实中又不存在,虽然“必然存在”,但毕竟尚未存在。如果释为“真实概念”,是完全正确的。在这里“虚概念”究竟与“实概念”还是与“真实概念”相对呢?始终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2.
低耗、环保,“概念”铸造未来——部分概念汽车展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车(ConceptCar)可以理解为未来汽车,汽车设计师利用概念车向人们展示新颖、独特、超前的构思,反映着人类对先进汽车的梦想与追求。概念车(包括自行车)往往只是处在创意、试验阶段,也许永不投产。与大批量生产的商品车不同,每一辆概念车都可以摆脱生产制造工艺的束缚,尽情地夸张地层示自己的独特魅力。随着时代的进步,概念车已经从高科技、强动力走向低耗能、求环保,例如标榜零消耗、零污染的叶子概念车。  相似文献   

3.
周丹 《美与时代》2014,(6):44-44
诞生于十九世纪末的上海“月份牌”广告,作为时代的缩影因其本土化、商业化、摩登化、通俗化、艺术化的特征不但真实的反映着近代中国社会、文化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其独特的表现技法、题材所开创出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招贴广告成为中国近代招贴史上重要的商业广告形式之一。通过对板式设计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剖析了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以及对现代商业广告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现代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及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是集经济、科学、艺术、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特殊的研究内容和特殊的规律,已成为现代传播学的一种。一幅优秀广告设计无论在何种媒体中出现,必须以“真”为前提。做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真”是指客观世界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性。一幅广告当然不会反映客观世界运动、变化、发展中的规律,它面对的是具体的产品(生产的、生活的、日用的),但它首先面对的也是“真”。一.是对消费者要真诚;二.是对商…  相似文献   

5.
参考系、证态概念体系与中西医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西医理论体系与参考系经典力学建立在绝对时空观的基础上。运动是绝对的 ,但是对运动的描述却具有相对性。要确定一个质点的位置 ,或者要描述一个质点的运动都必须选择一个或几个彼此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这些被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去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 ,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站在匀速行驶的车厢中的人 ,放手落下一个小球 ,车上的人看到小球垂直自由下落 ,地面上的人看小球呈抛物线运动。再如以地球为参考系人造卫星在一个近乎圆形的轨道上绕地球运动 ;而以太阳为参考系 ,卫星的…  相似文献   

6.
社区感包括地域、情感联系、社会互动等成分。Mc Millan和Chavis(1986)提出的四因素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社区感结构维度理论,包括成员资格、影响力、需求的整合与满足、共同的情感联结四个维度。社区感意义的研究关注两个因变量:心理健康和社区参与行为,需要模型和责任模型分别从不同角度予以解释。社区感研究的新热点(1)移民社区感和虚拟社区感;(2)培养社区感与社区人工环境建设;(3)培养社区感与尊重多样性。未来应进一步开展本土化和动态化的社区感研究;修订或开发新的社区感测量工具;加强社区感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相对剥夺感: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RD)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参照群体比较而感知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体验到愤怒和不满等负性情绪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绪体验。目前,相对剥夺感的测量模型主要有个体–群体RD与认知–情感RD的二维垂直结构模型、认知–情感RD的双维结构模型、个体–群体RD的双维结构模型以及RD的三维结构模型。影响相对剥夺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特征变量和社会环境变量。影响效应方面,相对剥夺感与心理健康、个体行为等个体水平变量以及群际态度、集群行为等群体水平变量的关系是当前关注的焦点。今后研究的重点应包括完善相对剥夺感的概念与结构、注重青少年及特殊群体研究、丰富研究内容和视角、强化纵向干预研究以及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朱熹理学概念体系的建构,是以概念范畴化的方式来实现的。朱熹理学范畴的实质为"感-用"范畴,其概念范畴化的方法是在不同概念间建立交感、观感、体用与互为体用四种模式的感-用关系。朱熹从对"仁义礼智"四德的范畴化开始,以感-用为标准来建构他的整个理学体系,一个概念的内涵在且只在与其他概念的感-用关系中得到确认,并于感-用的彼此互动中呈现。通过分析不同概念之间的感-用关系,可大致划定朱熹理学概念体系的基本范畴,勾勒出范畴概念的主要层次,从而较完整地展示出朱熹理学体系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9.
由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三同志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以下简称《原理》)对“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社会有机体”这三个概念作了如下的区分和规定: “社会经济形态”专指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即经济基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有机体”则是一个范围最广的范畴,它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包括不能归入上述三个层次的其他社会要素。我们认为,《原理》对这些概念的上述规定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对形式逻辑知识了解不够.在进行逻辑知识教学时,他们十分需要有关的参考资料。这就要求教学参考资料的撰写者必须以准确严密为第一要义,力避知识性的错误。但有些文章的作者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在讲“概念”  相似文献   

11.
我刊近期就“物质”概念展开的讨论揭示了比以前更加丰富多彩的关于物质的内容和定义的观点(参见《关于“物质”概念的定义》,载《哲学科学》1989年第12期;1990年第2期)。看来,应当承认,哲学家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大相胫庭是合情合理的。思想上的停滞状态(一潭死水)反而是不正常的。什么是“第一性的”:是物质还是世界观?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注意。物质概念并不给人先验东西,个人的世界观并不是从它开始形成的,而且远不是在每一个个人的世界观中都有这个概念。但是,如果已经有了,那么它首先表现为独立认识世界的结果。这就是说,在个人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大高校都在探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趋势,"广告设计"课程作为艺术类和传播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也应该根据广告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教、学、做"一体化运用到"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教师组织教学的作用,对解决课程教学问题、学生学习问题,以及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境天 《天风》2008,(9):30-31
服侍神是一件极为神圣的事情,所以神对服侍群体更有着特别的要求。就像当年晓谕摩西一样,对利未人的职责和要求部与一般的以色列民大不相同。在新约时代中,保罗对提摩太的要求:“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时至今日,我们也经常说,什么样的传道人就带出什么样的羊群。因此,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但神对服侍群体的特别要求和心意始终没有改变。服侍者切勿妄自菲薄、心高气傲,乃要忠心职守,  相似文献   

14.
关于王夫之“内成”、“外生”概念的辨析衷尔钜王夫之在所撰《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六章》中提出过“内成”、“外生”两词语,与他改造佛教的“能、所”并赋于其崭新的内容还有所不同,这似乎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前所未见的独创。有不少具较高声望的学者也据此论证王夫之把事物的变化概括为两种形式:“内成”为事物内部的量变、质的渐变;“外生”为超出其规定性范围而发生的质变。笔者在由张岱年先生主编的《中国唯物论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所执笔的《王夫之的唯物论思想》一章中亦曾沿袭此说。今经进一步研究,却疑惑丛…  相似文献   

15.
天人问题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的基本含义之一相当于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自然与人;基本含义之二是视天人为有德性(道德)的、有能动性的动态的、协调的存在。中国哲学中的这种天人观在《易传》中表现为"生生"——"感通"——"偕行"的天人共生态。《易传》既将天人视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自然的生命有机体,又充分发掘天人的德性,并使二者相资相长,"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人各有其位,各尽其能,各循其道,"各正性命",一体偕行,共生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6.
“红包”的概念、特征和法律属性需要进一步明确, 以避免立法及法律适用中的混乱。通过对“红包”的历史、理论、立法的分析, 可以发现, “红包”实质上是一种行为, 其具有六个基本特征:主体特定、主体强弱不对称、对象特定、金额具有不确定性、行为具有职权性以及动机具有复合性。狭义的“红包行为”仅指在医疗活动中, 医务人员收取患方给予的合法劳动报酬以外的财物或利益的行为。“红包行为”具有多部门法的法律属性, 可以采用民事、行政、刑事等多部门法的手段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17.
由于佛教各宗各派对于“心”与“性”的理解各别,所持的理论立场也互不相同,因此对心性的阐述便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形态。本文既对心”、“性”两个范畴的含义进行了诠释,又对佛教心性论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作出了归纳。  相似文献   

18.
“人”的概念是西方哲学中的最中心概念之一,但是毫无疑问,它并不是一个人们具有统一意见并且得到明确定义的对象。这个概念的出现乃是由于人(不论是个人还是人类这一物种)的一种需要:把他们自己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和与众不同的东西。并且,这种不同的性质既是形而上学的又是伦理学的。关于人格(personhood)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乃是何种特质和属性从本质上把人同所有其他类型的实体区分开来的问题;伦理学的问题乃是人的何种东西使得他们既具有道德价值(因此不应该以某些方式对待他们)又具有道德责任(因此对他们的行动能合理地进行褒、贬、奖、罚)的问题。人的形而上学的概念同伦理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它们是否是相同的概念、相同的实体概念、抑或一个是另一个的充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已经引起了哲学界的重视。然而,在强调“人们的自觉活动的规律同历史的客观规律恰恰是一个东西”的时候,如果缺乏对“自觉”涵义的具体分析,就难以论证两者真正的对立统一关系。自觉是人的活动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历史过程区别于自然过程的显著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述中,“自觉”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他们至少是在三种不完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  相似文献   

20.
丛中 《心理学通讯》2019,(4):291-294
自从弗洛伊德发现"潜意识"心理现象、首创精神分析理论与疗法以来,"潜意识"已经成为了精神分析理论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一百多年来,精神分析学派的众多学者在弗洛伊德学说基础上,不断扩充和发展精神分析理论,极大地丰富了精神分析"潜意识"概念。本文对"潜意识"概念的历史变迁、精神动力学特征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其含义,探讨"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