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打断现象是电视节目中话轮转换原则的一种特殊体现。比如,在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节目中,为了平衡话语权,给予更多人发言的机会,帮助嘉宾明晰地表达观点,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控制互动过程按照预期规定的时间和话题进行等等,主持人适时的打断,能让节目顺利进行,使得节目真正达到为"相亲"牵线搭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电视相亲节目已经成为现今充斥电视荧屏的一类重量级的电视节目形态,作为以婚恋为题材的电视节目,既不同于以往的电视节目,也不同于现实中年轻人恋爱交往的方式。将相亲这一在中国文化中带有特定目的性和一般适用于私密场合的社交行为搬山电视荧幕,许多本应处在后台的话题被搬上前台,往往难以避免各种人性中和社会生态以往力求避免的因素的冲突。举办方电视台安排演员、编造剧情、参与者出言雷人、各种火爆话题频出,随着各类相亲节目的泛滥,表演胜过真实,各类作秀是否让以往定位于社会服务类的宗旨已经名存实亡?场由广告商和电视台联手制造的搏出位秀是。否也印证了消费主义时代赤裸裸的金钱动机蔓延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经济的集约化效应,人口聚集,进而导致社会基础发生深刻变化,大城市的社会变化尤为明显。城市化进程意味着城市社会在物理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心理层面的重构,这种社会的变革引起宗教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的变化。大城市宗教信仰的产生方式、发展方式和表现方式都受到城市环境变迁的影响,这种变迁导致了当今时代大城市中信仰"碎片化"现象。在实践中,我国大城市中出现了宗教冲突与宗教融合并存,制度性宗教与弥漫性宗教的地位发生转换,建制性宗教与非建制性宗教并存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2010年,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征婚相亲节目席卷全国,引导着大众走向狂欢。节目切合当下时代热点,以相亲为形式,“真人秀”为核心,给予不同婚恋观的交流碰撞的平台,然而节目火爆的同时也凸显了当下征婚娱乐节目同质化、审丑趣味、虚假作秀等问题和弊端。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和问题。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让环境在城镇化新时期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这一制约城市发展的难题献言献策。项目组从自身学科基础出发,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和方法,运用"通过设计做研究"的设计方法体系,以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为实际操作项目进行研究、设计和论证,将景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垃圾填埋场,改善自然环境,使其在城市发展中再利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卡斯特的"流动的空间"思想结束了其早期著作中"结构和能动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两者的辩证统一。这表现为,社会的主导性活动逐渐以全球性的流动的空间的形式被组织起来,而后者在完成资本积累的同时,通过一种支持结构,排斥地方及其民众,深化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地方民众开始围绕各种原始认同,建构起抵制性认同,但其所固守的地方性排斥逻辑,使之不可能成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转化性的力量。只有从其中生成的计划性认同,才能终止流动的空间与地方的分裂,建构出一种新的社会和国家。  相似文献   

7.
林依 《心理学探新》2013,(2):175-178
目的:探究人口学变量、情景性因素和人格特质因素对广州青年白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广州市政府、企事业单位340名青年白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广州青年白领积极人格特质处于中上水平,生活满意度处于中下水平。(2)情景性因素和特质性因素与广州青年白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3)阶层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压力知觉、社会支持和乐观是广州青年白领主观幸福感的显著预测变量,而心理健康的显著预测变量是乐观和社会支持。结论:广州青年白领对生活状况不甚满意,但对自我评价积极、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且情景性因素和特质因素对广州青年白领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赶紧帮我找个对象,真受不了我爸妈天天叨叨我啦!"很多大龄女虽然嘴上说非常想恋爱、想找男朋友,但实际上她们从心里对恋爱的欲望并不强烈,"着急"只因为父母及亲朋好友的压力。在这种状态下相亲,很容易错过适婚对象。案例相亲次数太多已成无奈大龄未婚女:王琳(28岁,公司白领)大学毕业后,王琳与家在外地的男友很自然  相似文献   

9.
环境行为学是基于环境心理学来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所产生的关系和作用,研究人的经验、行动、感知等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物质环境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在经济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极大程度上带动了城市旅游的发展。公共设施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部分,其完备性与发展能力直接决定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因此,从环境行为学和公共设施的概念出发,以牡丹江城市为例,从城市美化类设施、安全设施、休憩服务类设施、交通运输管理类几个方面来研究城市旅游公共设施系统,为优化城市旅游公共设施系统、促进旅游业支持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8,(2):147-152
19世纪的英国迈进城市化时代:工业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崛起,而城市化又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使人们因财富和地位的差异而分化为不同的阶层,并推动了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形成;另一方面,社会分层反过来又对城市本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英国城市格局逐渐发展成为以"贫民窟与郊区"为典型特征的城市社会地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真、善、美是人类生活所追求的境界,城市设计也不例外。城市的美包括自然美、生态美、技术美、艺术美、人文美、社会美。其中自然美、生态美、技术美是城市美的物质层面,是一切美的基础,是城市的"真";艺术美、人文美、社会美属于城市美的精神层面,是美的升华和归宿,是城市之"善"。城市的美是"真"和"善"的结合。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不少不美的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社会、民主、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同时也离不开城市管理、建设、设计者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电视音乐选秀从早期的"青年歌手大赛"到21世纪初期的"快乐男声"、"超级女声",再到当下甚为火爆的"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已走过了多年的历程。期间经历了从爆红到萎缩再到转型几个阶段,其受众面甚广,尤其是青少年对其情有独钟。大学生作为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最庞大的受众群体,应树立积极向上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对于选秀节目学会甄别,从中感受其正能量的层面,而不是不管什么节目都一股脑地去跟风去追随,也不能盲目地去把一些选秀明星作为偶像来崇拜,这必然需要大学生在平时的积累中树立理性、积极向上的音乐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宗教场所是穆斯林宗教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公共空间,宗教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共通性为流动穆斯林的社会关系建构与维护提供了网络平台与支持,对他们适应城市社会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从实践的方面来看,城市社区及社会组织、包括宗教组织,应该有构建"社区社会资本"的意识,将社区居民与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纳入到"社区社会资本"的构建体系中,主动为他们的交往互动提供空间,通过支持他们的城市社会适应来增加和优化"社区社会资本"的储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新市民"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探究的社会群体,它连接着乡村和城镇,是"四化同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因素。由乡村到城镇,他们逐步由熟人社会步入陌生人社会,如何处理社会关系是他们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社会认同的实现,既包括新市民群体对于城市社会的认同,还必须包括城市社会对于新市民群体的吸收、包容和接纳。基于新市民群体的特殊性,应该引入空间正义的概念来探讨其友善理念,引导其构建正确的友善观,注重新市民群体个人利益追求的合理性,同时关注群体内部成员的友善理念,促使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友善观很好地融合,重构以友善为核心的价值生态,作为他们的精神支撑,从而解决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不良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良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应当既包括生活活动,又包括生产活动,是一种连续的行为。不良生活方式具有自创性、社会性、播散性和可改变性。健康生活方式具有主动性、高尚性、和谐性、适宜性和健康有利性。不良生活方式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人格缺陷,社会压力与从众心理,无知及社会的变迁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节奏急剧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尤其是以都市白领为主体的人群,其工作压力大,紧张度高,生活节奏快。这类人群因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而又得不到应有的调节,会使其身心过度疲劳,一些与时代发展有关的心理病也在不断增多,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和疾病。从生理角度讲,长期精神高度紧张也会使其内分泌功能失调,人体免疫力下降而导致各种生理疾病产生。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时代心理病”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和相应对策,以确保身心健康。信息焦虑症症状:每天都将大量时间花在上网浏览信息、看电视、…  相似文献   

17.
《千里共良宵》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王牌晚间情感类节目,有着广泛的收听群体和关注对象,尤其是以那些注重精神世界和l心灵成长的大学生、城市务工人员为主。本文以《千里共晟宵》为例,从节目的播出时间、主持人的素质、节目主题以及节目的编排设计四个方便粗略探讨广播夜话节目的主要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火气功是通过"气功大师"的发功运气,使其身体或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产生了生火、耐火的超常能力.由于这类节目惊险异常,颇易产生令人彻底折服、让人刮目相看的效果.具有较大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19.
一、伪科学活动的领域趋向于"治病" 搞伪科学的都热衷于各种奇异现象,因此伪科学产生的领域也就无一定之规.二十多年来在我国短期引起轰动效应的伪科学现象就五花八门.但从长期来看,我国伪科学活动总的趋势是逐渐会拢于"人体科学"、"气功"的大旗下,聚焦于"特异功能",最后,所有"特异"人功能的重点都成了"治病"(包括"防病").这里有伪科学活动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台上讲科学发展,台下搞风水迷信"。在一些揭露的"老虎"、"苍蝇"中有不少领导干部包括一些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把风水、迷信作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谋求个人权益,大搞官场风水,败坏党风、政风,带坏民风。一些党员干部带头搞封建迷信活动,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是近十几年来我国迷信现象的一个新的特点,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党员领导干部迷信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