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提出现代建筑设计在发展过程中,更加强调建筑的社会性,建筑不能只受到技术条件的约束,更应注重环境、空间和人的感受,不能只用简单的中性方式来应对各种复杂的设计要求,而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审美价值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当下,建筑设计应在功能性、实用性、安全性的原则上结合民族性、文化性及地区性等因素再设计,以此来平衡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的关系,在绿色设计、生态设计、情感化设计的背景下,合理运用建筑设计与装饰设计,探索出一条更适应于社会发展、美学价值及创新实用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2.
现今,探索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内涵正成为本土建筑师在设计时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居住环境,一直从不同方面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当代人居环境的设计和建设,如建筑中造型的象征意义、造型构成的空间视觉效果、空间中的运行秩序等基本元素在环境中的运用。这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沿袭。文章将针对当代人居环境对传统建筑中造型、空间、秩序这三大基本元素的利用与营造作为切入点,对传统居住空间与当代人居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具体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3.
在倡导绿色生态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废弃集装箱改造设计在绿色可持续建筑中另辟蹊径脱颖而出。我们应从绿色建筑的理论高度,审视集装箱改造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并研究集装箱建筑的模块化设计,优化创意空间改造技术,为绿色集装箱的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绿色理念为研究理论,贯穿到集装箱空间改造的整个设计中,对集装箱的改造设计做出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民居建筑文化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和源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全球化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各地区建筑逐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如何去维持地区建筑的文化特点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以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为主题,重点探析豫西地区建筑文化存在的特点,首先以绿色建筑和美丽乡村的概念着手,逐渐深入地研究豫西典型建筑窑洞的背景及环境特点,最终为构建"美丽豫西"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叶庆 《美与时代》2004,(2):38-40
壁画是特定空间环境和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壁画一方面受制于建筑独有的空间结构及功能形态;另一方面,它作为视觉艺术,以潜在的影响力改变并整理着空间,成为人与建筑和空间环境情感交流的媒介。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壁画与空间环境和建筑的关系,才能奠定壁画设计的良好基础,才能使之与建筑和空间环境构成统一语汇,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已然成为我们设计的主导方向。从绿色设计角度出发,思考空间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应是我们作为设计师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绿色设计、科学技术两个层面来探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之有效途径,在创新设计理念、绿色空间环境设计上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时代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而消费环境、消费品质以及绿色环保设计在环境设计中尤其被人注重。现今很多设计缺乏本土文化特性,缺少场所精神,所以文章针对公共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低碳绿色设计、科技感强、文化回归设计、蕴含场所精神等设计原则。公共空间设计摒弃了传统高能耗的设计方式,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同时,凸显场所精神,促进设计行业绿色低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何伟 《美与时代》2014,(11):27-28
中国建筑在高速发展的大前提下,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也已提到一定的高度。很多人都在寻找一个现代建筑空间与传统民居建筑精髓融合互补的方法,延续中国住宅的文化精髓并且同时具有丰富的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以此为出发点,以社会文化生活与居住的关系,住宅建筑本身和室外环境的关系为基础,探索社会和文化及风俗习惯在现代居住形态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系列环境问题暴露了出来,绿色设计的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空间不仅应该体现其自身商业属性,更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绿色设计的理念来打造空间。从材料、建筑、室内、景观四个层面分析研究绿色设计于商业空间中的合理利用方式,希望找出一条较为适用的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天井是我国传统民居空间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采用内外空间结合的手法,营造居住环境的特色空间。文章通过对天井元素的概念和设计特征的分析,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天井空间在现代建筑与景观设计中的演绎,归纳出天井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优势,探讨传统民居元素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建筑与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11.
中原地区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交会地区,气候较为温暖,四季分明,非常适宜居住。基于此,文章对绿色养护建筑设计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养老建筑对物理环境的要求加以阐述,并提出中原地区绿色养老建筑中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的设计路径,以实现绿色建筑与物理环境的深度融合,打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有着共生的关系,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有着共生的关系,和谐共生是当代主要的研究。中国古典哲学对共生景观的解释古朴而神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共生有着消极和积极的两种方式,绿色理念、生态理念、人文理念、弹性理念四种理念方法作为共生理念的基础,使自然环境与人工之间和谐共生。现在社会的变迁,环境设计不再是物质空间作品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共生、相互平衡的动态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绿色建筑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词汇,指的是在建筑的设计中,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相和谐。绿色建筑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仅涉及到建筑学领域,更涉及到生态学和其他学科,综合目的是将建筑建造成一个生态平衡的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节能、无污染的居住环境,必将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中式建筑是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居住环境中的体现,其建筑形制和特征所反映的是对文化思想的表达和追求,这种追求表达在空间营造上与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不谋而合。文章从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出发,简要分析中式建筑中空间感的营造法则以及中式建筑的理念在当下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童沁 《美与时代》2013,(12):31-31
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它必然就是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它的自身文化也决定了它必然受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影响,相反,它的出现也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空间环境。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领域里,公共艺术承担着各种角色,比如城市雕塑、壁画、建筑、园林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大地艺术、装饰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这些角色在城市环境设计领域里也承担着自己的职责与责任,但是都离不开对城市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社会的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工作环境的需求亦有较大的改观,从传统的只注重办公需求开始逐渐转向关注人文办公的需求,对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的城市办公空间景观设计是城市总体景观规划设计的一部分,近些年流行的"绿色办公"、"生态办公"的实质,就是创造优美舒适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办公活动需求。因此在应对城市当中的办公空间这一设计问题上,我们需要通过探索与实践致力于通过整合科学和设计,来改善  相似文献   

17.
大唐西市博物馆面对古城西安的城市文脉以及该地段中极其复杂的环境条件,不是一个小趣味性设计而是整体性设计,其为遗址保护建筑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空间营造方面,设计以严整的模数体系回应视觉上与体量上的均衡,营造出人可以接近和体验遗址的一种尺度空间。设计在建筑外部形态上回应了关中建筑特色,体现出关中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光影与建筑空间的关系以及光影在建筑空间的运用,突出了光影在构建建筑空间中的资源性。研究认为,光影是塑造建筑空间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要素,是建筑的灵魂所在。光因影而灿烂,影因光而存在。在建筑空间中光影能够对人的视角和心理构成产生影响,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丰富多彩的空间体验。因此,在建筑空间塑造中,设计师应当充分了解光影的特征,感受光影的魅力,并将其用合理的手法巧妙地运用到建筑空间的营造中,充分发挥光影的景观效果。建议将这种低碳环保、绿色、生态、新颖的设计方法加以大力提倡和弘扬。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园与地域环境进行一体化空间格局规划的设计思想。即便是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时期,劳动人民在居所选址和家园建设上都会考虑与地形相结合依山就势的村落布局,与气候、日照、风雨相协调的建筑空间构造,与林木水源共命运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当代山地建筑主要是研究建筑如何适应不同的地面,从而出现不同的接地形式和独特形体、空间表现。如何运用山地、建设山地、研究山地城市和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湖南西南地区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汉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与地域环境关系极大,表达了人与自然"天地人和万物兴"的人居空间环境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20.
差异文化自始至终都存在于历史长河中,各有千秋,亦有不尽人意之处。其中,差异文化又以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为典型,两者是文化差异中的讨论焦点,甚至时常成为矛盾的起因。但实则不然,文化所具备差异性才使文化得以求同存异、欣欣向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才能得以有所保障。因此,以东西方文化为理论切入点,将现今社会上图书馆空间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图书馆功能性与设计上的多元化为目的,通过对现今社会上的东西方图书馆空间环境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网络资料搜集了解,对其设计元素进行提炼与运用,通过空间环境设计上的造型、动态流线上的布局设置以及环境上的交互体验等几方面着手,探究两种差异文化下的图书馆空间的环境设计方法,提出一个全新的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