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工记》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名著,是最早的手工艺著作。其崇尚"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设计美学,非常前卫,是一个时代设计的突破,也预示着那个时代设计者的睿智。其中,"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在《考工记》中的"钟氏染羽"和"氏丝"两个章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们分别记载了服装的染色工艺和练丝工艺,不论从精巧的工艺,还是严谨的工作态度上来说,都是服装业质的飞跃,对现代服装设计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考工记》作为我国春秋时期记录古代传统技术的开端文献,集中体现了齐国的工艺美学思想,其记录内容丰富而繁杂,为现代工艺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自德国出现的未来引领西方现代设计的包豪斯精神,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教育精神直至今日仍然是设计领域研究的主题。本文一方面研究《考工记》的工艺美学思想,挖掘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设计思想和原则,另一方面与对世界现代设计影响深远的包豪斯精神相比较,研究现代设计的起源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考工记》涉及宫城设计的有"匠人建国"和"匠人营国"两节.虽只有两百来字,但它却是现存最早的城市建筑及其规划方面的史籍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独具一格的特点及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的设计思想,《考工记》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试从宇宙观、礼治制度和重农业的观点等方面,对匠人建国、营国的设计思想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程静 《美与时代》2014,(10):48-49
近几年来,在国内、国际服装设计的舞台上,服装设计师们纷纷吸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在服装设计中融入大量的现代时尚元素。由此可见,在服装设计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己经形成了一种风潮。然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还存在着很多盲目跟风、生搬硬套的现象,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是没有价值且毫无创新的。通过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深入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精神内涵,希望找到一条充满东方文化的特色的设计思想,以期为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类探索未知社会的智慧及勇气,可以表现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种精神力量。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文化沉淀历经千年,每幅画作中都承载着独有的思想理念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自古迄今,许多艺术作品都能表现出自身的文化价值,都可以不同程度体现出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以及大众审美。绚烂多彩的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众多文化作品,均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在艺术造型表现方面也反映出显著的美学特征及独有的精神文化。绘画与精神理念相互交融,从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古典哲学艺术精神。文章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与"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君子比德"的哲学思想理念相结合,分别探讨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古代灯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造物设计,其造型在科学、技术、实用、文化、审美时尚等方面的完美结合是最具设计文化意味的。对现代设计的造型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意义与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代服装设计展现的不单单是现代理念,还有着深层的文化传承,可以说现代服装设计就是传统艺术元素与艺术价值以及现代元素的混合产物。服装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有很好的展望能力,即在运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同时要注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也就是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来展现一种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艾祯藜 《美与时代》2013,(7):121-122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正在向现代性审美进行转换。华人设计大师靳埭强将传统水墨这种在中国画中绘出的"意境"转移至现代招贴,寻求将"意境"作为一个理念融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招贴设计方法。这种旧元素新组合是对传统意境的拓展,建构出了一种新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依于礼法、礼义、礼俗装饰是《礼记》中造物的一个普遍特征,器物的装饰通过"器以载道"的方法,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政治的威势、道德的教化和器物的使用完美结合,这种贯通道、器的思想方法对于中国传统造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使器物形式达到教化的作用。令使用者在器物的使用过程中,培养其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及生态意识等。装饰和审美沿着追求社会价值和人文内涵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当代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艺术中的各种精神力量,都深深地体现出人类智慧以及探索未知自然的勇气。各个时代、各个朝代都有其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都体现出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由此可见,辉煌灿烂的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其艺术表现折射出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古典绘画的艺术精神,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分别来探讨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第一部手工艺技术汇编,《考工记》是一部记录古代科学技术与手工艺的重要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工艺学和器物思想。《考工记》中记录了朴素的工艺技巧,分析东周"百工居肆"时期物质文化生产生活中所体现的"中和之美",而"中和之美"对于"百家争鸣"这上层建筑的哲学抽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的典范,无论是其简洁的器物造型、巧妙的造物智慧还是细腻的情感表达,都对现代产品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将时代精神特征与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13.
当代的中国设计极具个性又包罗万象,设计批评的兴起与发展对设计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当下,民族造物的文化传承意义非凡,设计对民族造物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也产生消极作用。如何在当代背景下设计出让人们喜爱的民族造物衍生品,并让人们愿意主动去接触民族造物文化?如何在设计衍生品中保存民族造物的文化与精神?又如何把握民族造物衍生品的时代性与民族性?重新思考民族造物与设计的困境,让民族造物在设计衍生品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丽的外表"而是装满"思想的内容",反思与构建,让民族造物设计衍生品通过设计批评能促进完善并准确传达民族的造物文化与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广告设计思想,而广告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在广告设计方面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广告艺术的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思维优势和独特传统的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由陈建新所撰写的《李渔的造物思想研究》一书观点新颖,跳脱了大多数学者常规的研究角度,独辟蹊径地从艺术设计学科的角度去研究分析李渔的造物思想,探讨了其前卫、独特的实践巧思和审美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16.
《长物志》是明代苏州文人文震亨撰写的一部关于园居生活与园林营造的笔记体著作。此书共十二卷,涉及室庐、花木、水石、几榻、器具等诸多方面,不仅在园林营造方面颇有研究,其对室内的家具、器物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反映了晚明江南地区文人精致细腻的生活美学与清雅淡泊的审美品位,在中国古代造物设计理论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长物志》所蕴含的造物思想进行充分的研究,挖掘传统文人和匠师的造物智慧,将其基本的造物观念为今所用,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可贵借鉴。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是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之一,这个古老的民族谱写了一部光辉灿烂的文化史。器物作为布依族物质文化的载体,同时也阐释了布依族族群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器物的制作,蕴含着前人所赋予其特有的美学意趣。布依族传统器物制作崇尚"自然",即遵循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表达手法重神韵轻装饰。将人工与自然、技艺与材料相融合体现出"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造物理念,彰显器物制作的"真",同时也传达其民族的含蓄美审美意象。所谓含蓄者,是为自然朴拙、巧师造化、意深韵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是一种能够展现人精神内涵,延伸生命价值的审美范畴。中学生品读书画艺术,能够在中国气论的长河中,感悟中国文化的生命呈现。  相似文献   

19.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总是要集中地表达一定的基本价值理念,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包含着三个核心价值理念,这就是"人本"、"公忠"、"和谐".它们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凝结,体现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意志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意志.它与西方以个人主义和基督教为思想文化基础的"自由"、"平等"、"博爱"形成鲜明的对照,具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文房用具的设计制作蕴含着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延续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传统造物设计的文化思想,已经和正在给予中国发展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工业设计体系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