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好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不仅要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家的向往,提升城市生态质量,主要条件之一也是衡量小区景观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是房地产开发商推销产品,更重要的是决定一个企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规划和城市居住区景观更加重视设计。文章首先介绍了住宅和居住区,景观规划和景观规划原则等相关理论知识的概念;再从具体的规划和景观城市生活的设计不同方面分析;最后举了理论分析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部分地产商从单一的卖房子逐渐转变为卖"设计理念"的居住小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对生态环境的诉求方面。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生态设计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如何建设理想人居环境是文章研究的核心。文章首先提出生态设计理念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时代意义,然后提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和设计原则,最后以祥泰瑶都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阐述生态设计理念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居住区公园具有营造绿意空间、景观元素和改善城市生态等功能,是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公共场所。现通过对构成居住区公园的种种景观要素的分析与思考,结合设计创作,探讨居住区公园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城市园林系统点、线、面相结合不可或缺的环节,而绿化更是景观设计中的焦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滨州市居住区的绿化一直采用散点模式,这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因而滨州市需加强对生态绿化设计的重视。基于居住区绿化系统的生态效益原则,滨州市城市居住区的生态绿化设计应达到功能与形式统一、经济实用等八项要求。  相似文献   

5.
何伏香 《美与时代》2023,(12):98-100
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日渐提升,居住环境作为体现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在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和幸福感提升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商品房住宅发展的新阶段,住宅区的良好园林环境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一个缩影。景观设计师作为主导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的重要角色,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承担的重任不言而喻。探讨新时代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态发展理念,结合福州螺洲小镇首开国仕府案例阐述生态园林设计的原则和生态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出宜居宜人的高品质居住区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6.
居住区是居民生活、娱乐、休闲、交际的主要场所,良好的居住环境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推动和谐生态居住区建设,从地域性设计可持续发展角度,重点论述了建设地域性特色居住区景现,并分别从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设方法,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远景做了进一步畅想,以期构建良好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7.
水体因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了现代住区中普遍运用的景观要素之一,水景在生态、架构空间、构景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以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等为设计原则,对居住区水景的功能及相关设计策略(设计要点、尺度、形式、技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成功融合,使日本设计独具民族特色。这就启示我们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技术,以推动我国设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环境是建立在与人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的,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该论文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对地形差别、水的利用等方面的考虑,实现局住区环境的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是人们居住和交往的实体环境。在当前新环境下,人们不仅要求居住区可以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人们的交往与交流来进一步加深邻里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居住区空间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居民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居住空间,不仅要确保居民的居住安全舒适,还要为居民的身心健康提供合适的居住氛围,让居住区居民处于一种和睦、健康的居住环境当中。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的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越来越关注居住区的环境设计。现通过对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现状以及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理念存在冲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提升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策略建议,最后简单探讨了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居住区导视系统设计的可取性,以期通过城市居住区的环境设计为城市大众创造出自然生态、优美、舒适、温馨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世界电影人去珍惜!随着一部部优秀的外国电影走进中国市场,说明国外电影人斟酌许久,做足了功课。外国人抓住了我们的消费心理,运用我们的演员作为卖点,并深入理解了我们的文化。当然,中国本土电影导演的努力也从未间断过,都是在用心拍电影的。有志者事竟成,从未止步于国门的中国电影人,需要向国外的电影人学习,并相互借鉴交流,在学习外国电影本土化设计的实践行为方面更应该不遗余力,在电影业,一个完美的设计策略会影响一部电影的走向,而电影的魅力在于无数的变数设计铸造永久的回忆,因此,在中国电影人面前仍有座座高峰和无数难关需要征服。  相似文献   

13.
鉴于居住区环境规划的概念在扩大,居住区环境开始规划的时间提前到居住区建设设计之时,城市尤其是在新区建设中,居住区的整体规划趋势日益显现。城市居住区环境规划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下,处于城市建设主体地位的居住区开发一直都备受人们重视。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进行居住区构建规划,才能让居住区开发与城市建设相协调。在一些中大型城市的个别地区,居住区大规模的开发,城市居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对的,也有一些住宅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问题没能充分考虑,以至于后期分裂了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有必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把握好人与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代社会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现代城区的居住区作为人们居住和生活的主要区域,越来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居住区环境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整体住宅区域的布局结构、道路交通、公用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绿化休息场所等各个系统进行综合的具体安排。一般来讲,居住区按性质划分包括新建居住区和改建居住区两大类。新建居住区进行合理规范化设计相对容易,而改建居住区需要在原区域基础上进行改造规划,实施任务较为复杂。高层住宅区兴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指12-18层以上的建筑住宅,是现代城市化、工业化的必然趋势,能够有效地节约城市住宅用地。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论述了城区高层住宅设计中居住环境的整改措施。讨论针对不同的居住群体、不同居住时期的平面功能要求,来考虑户型设计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如何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栖居场所,以及如何实现公共空间的立体绿化。  相似文献   

16.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是一个多方面、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问题。它不仅仅是人们满足自身对美丽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关系到防洪防涝、城市绿肺、动植物繁衍栖息、城市水资源供给和城市污水净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以滨河生态安全性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存滨河景观设计发展趋势和问题的研究,思考滨河景观生态安全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为将来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和帮助,从而打造更加生态和谐的城市滨河景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现代城市的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也逐渐成为了限制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立足于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外部空间设计现状,首先介绍了外部环境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绿化设计策略,最后则是结合上述内容对于人的行为需求对于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判断与阐述,也希望能够为我国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18.
忌妒和羡慕是一对挛生姐妹,常常在羡慕的同时,一不留神就跨进了忌妒的胡同。一个从来没有人忌妒的人,多半不是傻瓜就是“草包”。更何况尚有人忌妒傻子没有忧愁与烦恼。那些取得成功和优秀的人,往往更容易被周围为数不少的人所忌妒。如果听之任之,这些泛滥的忌妒往往会成为阻碍成功的绊脚石,更可能成为攻击你的飞石,使人防不胜防。因此,我们应尽早扼住忌妒的咽喉,让它消失在萌芽状态。我们来看看小丽是怎样处理同事间的相互忌妒的,或许可以借鉴一二。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在各个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历史风貌,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艺术宝库。现代包装设计对传统装饰图案的借鉴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将传统图案作为设计元素进行借鉴和运用;对传统图案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创作手法进行借鉴;对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对其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进行借鉴。三个层次由表及里。通过对传统装饰图案的借鉴,可以使我们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20.
正实现绿色发展,既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离不开伦理道德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更根本、更普遍、更深刻、更持久。因此,在应对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应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切实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更加强化环境道德教育,引领全体公民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让中华大地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有鉴于此,河北经贸大学柴艳萍教授等人撰写的《环境道德教育理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