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观古今,文化与艺术特别是与艺术实践总是息息相关。就园林及景观设计来说,文人的艺术追求、思想观念以及对园林价值、功能的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园林设计的方法和意境表达。明末清初之际,受历史环境和文人艺术审美趋向的影响,明清文人在推动园林景物构成元素上实现了由写实向象征的转变。他们不仅追求现实景观之美,而且更看重园林中的水流、假山、石头、房屋、建筑、植物覆盖等构成元素的象征或符号之美。  相似文献   

2.
在园林家族中,文人园林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文人园林,可以分为文人为自己建造和为他人出谋划策修建两种情况.但是,富有文人情趣是文人园林共同的审美取向.与其他园林比较,充满诗意是文人园林的主要特点.文人园林的诗意之美主要体现在很多园林景点命名来源于诗,增加了景点的文化内涵.还表现在讲究情景交融,追求虚实相生,构成园林的意境之美.文人园林,是人们休息的场所,更是人们寻求精神寄托的地方,对现代建筑活动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游廊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相互渗透的成果,它融汇了建筑之美、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之一,它起到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丰富空间美感、创造艺术意境的作用。文章主要探析游廊的功能与发展、功能与意义,以及其装饰的构成形式和游廊装饰在园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水景是园林设计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富有可塑性和弹性的设计元素,它能形成不同的时空形态,给人们多变的空间感受和情感体验。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追求自然之美,而西方则追求规则人工之美。文章通过中国颐和园和法国凡尔赛宫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园林来简析中法古典园林理水之别,从而准确地揭示古典园林之理水对现代水景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在哲学、美学观的指引下,以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创造出不同于西式规则秩序的景观设计。它融合了建筑、绘画、文学等多门艺术,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其意境之韵美,是中国园林的灵魂所在。然而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在给中国带来突变的同时,也让我们丢失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对西式景观设计的一味模仿、推崇,抹杀了中式园林的造景艺术之美。有人认为古典园林造景艺术无法融入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是历史的倒退。近年来,国内设计师也试图突破西方固有设计模式,适当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创作出许多好的设计。因此文章将基于活化中国传统园林造景文化的态度,通过探讨中西园林景观造园的思想、手法等的对比,引出当今中国景观设计出现的问题,进而思考如何进行东西文化的契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6.
在隐逸文化的背景下,文人造园成为一种广泛的行为,而对文人造园影响最深刻、最直接的莫过于中国画艺术。绘画所开创的思想、技巧和审美观念为文人园林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艺术源泉,把造园艺术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并深深地影响了文人园林的艺术形态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书法从书斋走进公共空间,早已不再是少数文人聚集雅会的赏玩之物,书法艺术从小众群体正逐渐大众化,贴近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趋向于平民化、生活化。现代化的平面设计作品以中国书法艺术元素所传达的东方意念展现了现代平面设计的民族性以及中国设计话语权的表达,中国书法艺术元素中意蕴美是设计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设计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某种风骨、渗透出来的某些情感、某种主旨都构成现代平面设计的意蕴之美。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山水画在宋代时期已经达到了巅峰,在宋代时期,山水画的创作思想和构图技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山水画所营造的水墨意境富有文人情趣,将文人寄托于山水之间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在后世流传许多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当中,画作当中所存在的意境之美和写意之美,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宋代时期山水画所传递的精神是作者的一种绘画艺术,其中包括了宋代山水画的创作元素,为后世的山水画奠定了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山水观具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中国传统山水美学为当今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追求提供了理想的模式,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精神指南,使得中国人对于园林有更高的心理要求和标准:第一,对自然的尊重是现代园林设计的根本点。第二,追求独特的园林美学特征,营造现代园林的艺术气韵。第三,现代园林设计要充分重视文化内涵。现代园林设计应致力于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模式,体现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0.
论传统文人画中的色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莉 《美与时代》2006,13(2):76-78
在历来的关于文人画的研究中,都是以水墨的黑白表现、传神观理论以及笔墨趣味为主,而忽视对文人画中色彩之美的研究。本文从文人的产生、其艺术修养的综合性、文人色彩心理、文人画家的作品以及民间色彩等诸多方面阐述文人画中色彩的实际作用和地位,指出对色彩的追求是视觉艺术发展的必然,从而重新认识文人画中的色彩之美。  相似文献   

11.
倘若大地是可以恣意变换的纸张,那么中国古典园林便是宣纸上的妙笔丹青,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虽方寸咫尺,但意在无穷。倘用一字以表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则此字为"意"。西方追求的规整匀称的几何美,美在其"形"相对而立。但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皮",这足以见得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里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文徵明《东园图》以东园雅士宴饮游乐为题材,描述了东园美景与东园雅集的场景。由此可以看出,明代文人对闲隐生活的理解,绝不是单纯地将物质享受拒之门外,而是创造出了一种在闲隐中享受风雅的生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生活模式的追求显然得益于园林空间的营造。文人群体利用空间设计的形式和语言来抒发情感,并以卓越的诗情画意引领社会风雅,进而同世俗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放下名利的追逐后,园林经营成为明代文人全新的情感寄托。园林似乎是独立于世俗世界之外的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美丽世界;园林的整个营造过程就是将美固化的过程。同时,园林的空间形式也时常成为各类审美活动的载体。文徵明创作的《东园图》让后人得以在笔墨的流转飞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人私家园林的风采,亦能为当代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参照。  相似文献   

13.
正书画是道家、道教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展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情趣与审美情操,而且蕴含的"自然超脱、恬淡清净、返璞归真"的主题风格,体现出书画者"以艺显道"、"由技入道"的理想追求。历代悟道修真之士大多潜心书画,将其视为修行修炼的重要途径;历代文人书画家也大多把道家、道教思想和精神境界融入艺术追求之中。道门中人的书画艺术与深受道家、道教思想文化影响的文人书画艺术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的水体设计,称之为理水。在古典园林中理水是至关重要的。自然界的水体多种多样,中国古典园林从大自然的山水中吸取灵感,园林的造景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林是自然山水的缩影,理水的意境多源于自然界的江、湖、池、潭、湾、涧等。文章从古典园林理水的审美思想,寄情于园林山水咫尺山林的意境追求,艺术水体的艺术处理手法,水与其他造园要素的构成关系,以及现代园林理水的运用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力求在理解其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再现古典自然山水园林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对希波克拉底警句的深层解读--审美修养是从医之必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图透过医学与艺术的联系,深入到医学与美学关系的层面,进而发掘希波克拉底关于"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指出希波克拉底警句蕴涵着:医学是美的职业,它具有崇高地位和独特的重要性;医学所追求的是健康而美好的人生,医学所创造的是健康之美、生命之美、至善之美、仁爱之美.既然医学是最为卓越的艺术,医务工作者就应该重视美学修养,并让医学审美意识牢牢植根于自己的医学实践之中.换句话说,审美修养是从医之必需.  相似文献   

16.
"远"是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历代山水画家对山水画意境的不懈追求,就是对"远"之意境之美的追求,尤其是山水画中的"平远",更是他们的至爱.这主要是因为山水画中的"平远"之意境,与文人士大夫所钟情的老庄哲学精神境界是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园林发展史上,意大利的台地式园林、法国的规则式园林、英国的自然式园林是其典型的代表。虽然它们同属于西方园林体系,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是受限于社会背景和自然条件,又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与东方的造园艺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师法自然的理念不同、西方几何图形式的规则园林,更强调轴线的统领作用。这是一种着眼于几何美、严谨美的园林体系,重塑"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  相似文献   

18.
抽象与具象——中西原始社会图案造型观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是一种抽象的理性;西方的理性则建立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更注重科学的理想,因而追求合逻辑的真理之美。中国的意境之美与西方的摹仿、求真艺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雨景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独特的魅力,园林雨景意境是体现这种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雨景既是声景的范畴,也是虚景的范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雨境意境具有意境美、听觉美、空间美、人文美等特征,它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对它的完美营造是中国园林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并随之带来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和环境审美意识的提高。环境艺术是融合多种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在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之中创造出符合生态原则及人的行为需求,具有一定空间特征及文化内涵的综合艺术。它追求的是整体之美,绿色生态之美,特色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