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它体现了符号、能指、所指之间的统一关系。人类实际上是生活在一个符号世界里。对符号的运用规则,索绪尔在《语言学教程》一书中作了很好的说明:“能指对它所表示的观念来说,看来是自由选择的,相反,对使用它的语言社会来说,却不是自由的,而是强制的。”这就是说,当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一旦确定下来,就象法律一样,全社会的人都应该遵守,不得任意改变,否则,就会导致交际的失败。美国的R·特里尔在他所著的《毛泽东传》中,读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在上海,有数不清的街道会议。在一次街道会议上,一位文盲老太太发表自己对新宪法草案的看法。在上海方言里,“宪法”  相似文献   

2.
通观《周易》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它使用了两种符号,一种是卦爻符号。另一种是汉字符号。在这两种符号中有三层意义平面:卦象与它的“所指”是第一意义平面,卦爻辞与卦象之间是第二意义平面;《易传》与卦爻辞、卦象之间是第三意义平面。如果我们把卦爻符号叫做对象语言的话,那么卦爻辞就是元语言,《易传》就是元元语言。  相似文献   

3.
一、语言,符号系统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就其结构而言可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平面:表达平面和内容平面.因此整个符号系统的特点就是两个方面的统一:即人们区分的能指(signifiant或signans)和所指(signifi?或signatum)的统一.能指和所指对应于语言的表达和内容这两个平面.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这些符号的内容和表达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内容平面上的符号和表达平面上的符号之间的关系,是索绪尔原理(即关于语言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地位是什么? G.奥图瓦(比利时): 技术科学同其他重要的符号系统(上帝、自然界、社会……)相互影响的表现,是由三个解释的趋向引起的:作为最高裁决的技术科学和一种“非符号系统”的符号;对技术科学符号的“超越”以及多少有些反现实传统的本体-神学的其他符号的涌现;技术科学在现代符号(社会)的名义下实现整体化,这种整体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或否认或承认自身走向符号系统的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5.
《易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逻辑学家认为,《易经》事实上是“一部关于推理的书”,“是一部帮助人们进行理性思维活动的工具书”,因为《易经》的卦爻符号和卦爻辞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抽象的符号推理系统。”这是不久前出版的《易经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版)的作者周山同志提出来的。这个观点不可谓不新,也不可谓不奇。然而细细读书,你会觉得它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首先,《易经》以特定的、人为的符号语言为形式推理系统的对象语言。一是它有特定的初始符号,即两个相互对立的爻画—(阳爻)和——(阴爻)。二是,它有按一定规则而形成的“符号组”又称为“象”,也就是合式公式。初始符号是合式公式,由三个爻画构成的八个经卦卦形是合式公式,由六个爻画构成的六十四个别卦的卦形也是合式公式。这些合式公式和逻辑学中的p∧q,p∨q,p→q一类的抽象公式基本相当。在  相似文献   

6.
·释名·东汉刘熙有《释名》一书,是究明万物命名的由来的。在“漫话”开篇之前,不妨先解释一下“语言逻辑”这一名称.语言逻辑以语言为对象,研究其中的逻辑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粗浅的说明,并非定义. 语言逻辑严格地应当称为自然语言逻辑。因为现代逻辑中所说的“语言”,往往指谓某种人工语言,“语句演算”指的是命题演算,连“表达式”也指符号表达式.为了区别于人工语言,人们把人类语言集团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言学自索绪尔创立以来,至今已有较大发展,然而对语言这一概念的本质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仅是对自然语言的描述,还有其它许多非自然语言,例如,  相似文献   

8.
解释学要求普遍适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解释学探讨一种我们获得的能够“掌握”某种自然语言的“能力”,即理解语言上可交往的意义,以及在交往被曲解的各种情况下使得这种意义可被他人理解的艺术。对意义的理解就是理解言语的语义内容,并且只要书写形式或者甚至非语言符号系统的意义-内容在原则上能够用词汇来表达,对意义的理解也指书写形式和非语言符号系统的意义-内容。因为每一个语言使用者具备的释义能力可以形成不同的风格、可以发展成为某种艺术技能,所以我们谈到理解和使自己被理解的艺术,就不无道理了。在对实际问题一定要作出结论的情境下,此种艺术和使他人信服、说服他人的艺术是对应的。修辞学也是建立在一种能力上,  相似文献   

9.
<正>人际交往是人们采用语言文字符号或肢体动作系统与他人进行沟通思想或传递情感的过程。人际交往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语言符号,如聊天、交谈等;另一种是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肢体动作等。当两种方式传递的信息不一致时,可以人为控制的语言信息更能隐藏人们的真实情感,而非语言信息相对而言更能反映出对方的真实意图。微表情是一种典型的非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10.
无论人们对这一标题持何种看法,语言问题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目前,就意向、方法、意识形态而论,语言从未象现在这样渗透到最不同的领域,最不同种类话语的世界边缘域.“语言”一词本身在贬值.在人们对语言的把握中,这一切背叛了松懈的词,背离这种廉价诱惑的欲望,或向先锋意识这一方法消极地投降,换句话说,向无知投降,这一切是“语言”贬值效果的证明.“语言”这一符号的膨胀也是符号本身的膨胀,绝对的膨胀,膨胀本身.然而,就语言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影子而论,语言本身仍旧是符号;这场危机也是一个征兆.语言表明:就语言自身而论,形而上学历史时代好象应该最终确定语言是其问题边缘域的全部.它应该这么做,这不仅因为它期盼的所有愿望是从语言游戏中解脱出来,这种愿望却发现自己重新落入这场游戏之网,而且因为,出于某种原因,语言本身在其生命中受到威胁,无依无靠,随处飘零,不再知道有界线限制.当语言的界线似乎消失之时,当语言不再由似乎超越于自身的无限所指来自我确信、包含和保证时,语言就被带回到它自己的量度.  相似文献   

11.
英国逻辑史家齐亨在六十多年前(1920)说过:“在近一百二十年里语言科学的长足进展也造成了机缘,使人们深入地去研究逻辑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这些研究从许多方面推动了逻辑。”(见王宪钧、吴允曾等《逻辑史选译》第163页) 我们知道,语言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对自然语言的指谓性和交际性(当然也有符号性,不过主要是前二者)的系统分析。从这方面讲,文艺复兴到近代的逻辑思想家们也还未达到此一水平。虽然如此,然而历  相似文献   

12.
章辉 《学海》2004,(3):181-184
一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何以言之?历史不存在于档案馆中,不存在于图书馆里,历史是文本,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而语言符号是人建构的.  相似文献   

13.
马援 《哲学动态》2022,(12):28-35
哲学的“语言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目前这方面研究没有得到有效关注。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转向”不同于英美分析哲学纯逻辑的路径,而是在对以索绪尔为源头的“语言转向”的批判中,从语言转向符号,从符号转向符号化,再以符号化世界为对象介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问题,并在21世纪出现内生于“语言转向”的新发展。关于这一方面的探讨意在显现哲学的“语言转向”与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相交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一种表示知识(思想)的符号系统。显然,语言只有通过表示知识(思想)来与客观实在(世界)发生联系,而不是直接联系。语言的理论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讨论由符号如何组成语言中的合式公式,这是符号间的关系问题,称为语法学(Syntax)问题。二是讨论语言中的合式成分如何表示知识(思想),这是讨论语言中合式公式与知识(思想)的关系问题,称为语义学(Semantics)问题。三是讨论语言的使用者对语言的一些实用性要求,比如使用的方便性及操作的效率优化问题等,这是语言的使用者与语言的关系问题,称为语用学(Pragmatics)…  相似文献   

15.
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掌握,是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而实现的。语言符号系统是外部客体向思想观念转化的中间通道和形式变换系统。符号化的感知、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的文化活动和社会交往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和交往信号的根本之点。语言符号系统在社会认识系统中的中介功能与它的內在特性相互对应和关连镅苑庞幸庖宕佣哂兄赋乒δ?对一定主体有意  相似文献   

16.
一、人是符号的动物我们都比较熟悉一个关于“人”定义,即“人是理性的动物”。但是,二十世纪一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勒却给“人”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人是符号的动物”(animal symbolicum)。这个定义的新意就在于,它不仅包括了上述“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定义,而且从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扩大与补充了上述定义。这个定义抓住了人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也正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地方,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使用符号,其中最主要的符号就是语言。人  相似文献   

17.
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或个人修身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成就一个最理想的人格——“圣人”。正如儒家的其它许多观念在不断变化着的“历史境遇”中获得了新的现实性一样,儒家的“圣火”观念,也在变迁着的时空中展现着自己的不同风貌。一、儒家“圣人”观念的诞生及其形态在考察儒家“圣人”观念之前,适当地往前追溯一下“圣”、“圣人”这两个符号的起源,是必要的。尽管在儒家思想及其演变中,“圣”、“圣人”这两个语言符号,往往不加区分地被使用着,基本上都是表达相同的最理想的人格或人格境界。但是,从这两个符号的起源上…  相似文献   

18.
从早期的岩壁绘画到今天的当代艺术,符号始终都是艺术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不同的表达、展现形式,不同的语言,所表现的符号意义也有所不同。它们可以是人衣服上的图案,可以是活跃在纸上的符号,也可以是绘画特殊符号形式的体现,或是陈列于美术馆里的一双鞋,这些都是符号的一种体现。当代艺术正流行装置、构成等这些以一种符号的形式所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观念。每个年代都会产生不同的符号,而这些符号正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丰厚馈赠。早期绘画大师们也都曾互相借鉴学习,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符号形式,这也正是所有艺术家们所追求的,即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一种属于自己的符号。这也给我们的创作学习带来了很多的帮助,让我们学会探索、借鉴、学习,逐渐去寻找自己的符号语言,虽然这段时间是漫长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符号形式的绘画与艺术在充实我们的艺术生活。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符号、应用符号,将属于我们自己的、象征着这个时代最具活力的符号展现给世人。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什么?一种认为语言就是一个规则性很强的形式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是任意的、自在的、自足的;一种认为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使用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一种语言的阿拉伯语,同样有其文化背景。学习阿拉伯语及阿拉伯语教学中,应该注重三个方面:阿拉伯语本身、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和比较文化。一、阿拉伯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内涵一直以来,在阿拉伯语教学中,对阿拉伯语言本身的研究比较多,并且每一位阿拉伯语教师都会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比较实际的教学方法。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阿拉伯语教学是一个众多因素互相…  相似文献   

20.
略论民族声乐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基本构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属于非言语性的语言.它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一个视像符号系统,是人们在长期的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符号.肢体语言一方面以视觉的可感性区别于有声语言和其他声音符号①;另一方面,它又以自然性、民族性和社会性而区别于聋哑手语、交警手势等统一规定的肢体符号;同时,它还因其具有信息功能和交流功能而不同于人的生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