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机锋与棒喝上面我们介绍了慧能以后禅宗各派的独特的认识方式和教学方法,在这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中,禅师普遍运用“机锋”与“棒喝”,这些形式在晚唐时更成为各派的主要教学方式。(一)机锋“机”,几微,动作之微妙,此指禅机。“锋”,锋利,尤喻语言的锐利。机锋是禅师与学人的问答迅捷税利,语言含蓄微妙,不落迹象,语句激人证悟。禅师以锐利  相似文献   

2.
石晓华 《法音》2020,(3):59-62
中国禅宗自五祖弘忍禅师之后,分南宗和北宗。六祖慧能为南宗创始人,南宗又分五派七流,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以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对于南宗禅临济宗在日本的传播,镰仓时代的著名高僧荣西禅师(1141-1215)可谓功不可没,故而被尊称为日本临济宗之祖。荣西自幼跟父亲学习佛教,早年先后修习天台宗和密宗。仁安三年(1168)4月,28岁初次渡海入宋寻求佛法,求得《天台宗新章疏》30部60余卷。  相似文献   

3.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吸取并改造印度佛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在东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禅宗经历了准备、兴盛和衰落的过程,历史悠悠,流派众多。自达摩迄至造信、弘忍以来,,有牛头宗的兴起和南宗北宗的对立,南宗内又有荷泽、洪州、石头等诸宗的竞起,洪州、石头两宗又衍出临济、伪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家的分立,门叶繁茂,家风各异,兰菊争艳,异彩纷呈。禅宗主流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间不同流派或云即心即佛,或调非心非佛,或言即事而真,或…  相似文献   

4.
中国佛教的祥宗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质的大乘宗派。它开创于唐代的四祖道信大医禅师,经过五祖弘忍大满祥师,特别是六祖惠能大鉴禅师的改革、弘扬、光大,逐渐流布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本文认为五台山佛教的禅宗也是形成于唐代,且有牛头宗、北宗和南宗的荷泽宗、洪州宗、沩仰宗和临济宗等派别流布于五台山,从而形成了南北竞秀、顿渐并行、禅净双修、融会诸家、突出践行的五台山禅法。  相似文献   

5.
从本体看,仁是全德,是本体之德。仁德包含规范,依规范而行是仁所固有的内容。规范是仁的呈现和展开。仁体呈现为规范,便由两种要素组成:外在形式与内在价值。规范是仁的价值的重要载体,将仁的内在价值转达为明确的、相对固定的形式命令,强制人们去实现仁。它既受仁的内在价值的引导,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强制性。道德行为者要运用"经权相济"之法,坚持以善为指引,适度冲破规范形式的局限,以灵活的方式践行仁之爱人的原则和精神,回归道德本质。这样可以使规范与仁德实现内在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唐代嵩山慧安禅师作为禅宗五祖的知名大弟子,道德卓著,于禅法亦有自己独特的领悟。寻绎并重新阐释其“教行不拘而灭识”和“观密作用”两大禅学思想。“教行不拘而灭识”强调消解是非、分别,是无所住中所生之自性清净心,亦是“灭识”而归于无上妙道;“观密作用”与影响后世极为深远的南宗洪州宗马祖道一的“作用是性”禅学思想颇有关联。我们考察“作用是性”很难径直判定属于马祖的原创,从禅学思想渊源角度,可以上溯至慧安禅师,实际上“观密作用”是马祖“作用是性”禅学思想更早的源头。  相似文献   

7.
在健美操动作教学中,教师在各教学阶段的正确而优美的示范,对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与概念,加快动作掌握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接受能力等的差异,在掌握动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对于老师来讲,在做好示范动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在练习过程中,运用学生做示范就是手段之一,此方法如运用得当,必然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一、学生示范的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  相似文献   

8.
玉蟾宫位于海南省定安县文笔峰山麓,是道教南宗的实际创始人、南宗五祖白玉蟾的最终归隐之所。南宗五祖白玉蟾,被誉为海南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文化名人。在道教以及南宗发展的进程中,玉蟾宫发挥着南宗主道场的作用,所以被称为南宗  相似文献   

9.
朱子"中和旧说"关于本体与工夫的见解经历了五层发展:一是学延平静坐求中而不得;二是自悟性体心用,学南轩省察识仁;三是因南轩"二物"之评,更以"一念已具体用";四是定型"中和旧说";五是因工夫无下手处,遂整体怀疑反思"旧说"。此五层见解有三大问题:一是无关"中和"本旨,故造成本体、工夫皆误;二是在本体上混两种体用而不知,故不能明确界定未发之中;三是在工夫上缺失涵养一节,故不能抵达"未发之中"。  相似文献   

10.
韩国南宗绘画巨匠毅斋许百炼先生,在其艺术创作生涯中,接受了中国南宗绘画的影响,运用南宗绘画的技法以及道德精髓创造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画出一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卑微而无望的人生.作为传统南宗画派的许百炼的作品,具有道家倡导的隐逸的生活的气质,以人格陶冶为背景的书卷气和文字香,充分表现了许百炼先生的人品和深刻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11.
比喻简析     
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叫比喻。本体、喻体、比喻词是构成一个比喻的三个要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而有相似点的事物,相似点是作者引起联想并构成比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根据表达的需要,人们运用比喻的时候,或是直接点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或是隐含不露,或是巧妙地将相似点对照、比较、铺设,使比喻形式灵活多样,从而增添语言的艺术魅力,不仅使人理解,而且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惠吉兴 《现代哲学》2003,(1):95-102
宋代学者在哲学层面重新阐发了礼的历史根源和价值根基。首先,礼是为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心性本体是礼的内在根源,礼是心性本体的外在形式。其次,礼的内涵有着三个层面:天理本体,天理的表现形式,人类社会全部规范的总合。  相似文献   

13.
由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台湾中华大道文教基金会、武夷山道文化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1999年武夷山道文化研讨会于8月20日至25日在福建武夷山隆重召开。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日本、比利时等国的道教学者和道教界人士50余人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道教金丹派南宗思想文化研究。与会人员主要探讨了南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南宗内丹学的特点,深入辨析了南宗诸祖特别是白玉蟾的生平和思想,并对南宗与北宗、内丹学与现代西方分析心理学进行了比较研究。下面择要述之: 关于南宗的创立过…  相似文献   

14.
唐宋以后,佛教各个宗派大都衰微,惟有禅宗盛行。元代,临济宗作为禅宗的主要派别,不仅保持宋以来丛林禅学的特点,而且对传统禅法有所发展,使禅宗保持了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南方的破庵祖先禅师(1136-1211)一支,思想活跃、法脉昌盛,在元代禅宗中影响最大。高峰原妙禅师的禅法便出于这一支,其得法法脉为:破庵祖先禅师—无准师范禅师—雪岩祖钦禅师—高峰原妙禅师。高峰禅师的参禅得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精参力究、穷彻本源而得以成就。  相似文献   

15.
天堂与地狱     
白隐禅师是日本修行很高的高僧,不论道德行为或是学识规范都让人敬佩。据说,某官员来拜访他,谈到了生死的问题。官员便好奇地问:“地狱和天堂是存在的吗?如果存在,可否带我参观?”于是,白隐禅师说了一些不雅的话,羞辱官员。官员急得跳脚,用脏话回敬禅师,白隐禅师说:“你不是想参观地狱吗?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与潭州谷山寺相关历史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考证,指出住持或驻锡该寺的僧人中,有唐五代时期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二系的谷山藏禅师、谷山有缘禅师、谷山崇禅师、谷山丰禅师、谷山和尚等,也有宋代临济宗的惠洪觉范禅师、谷山希祖禅师、谷山旦禅师、扬州齐谧首座、谷山广润禅师、石霜竹崖印禅师、谷山照禅师等。这些禅师之间相互有着较深的师承法脉渊源关系。唐代潭州谷山藏禅师的法嗣中有瑞岩禅师、百岩禅师、大岭禅师三位新罗国(今朝鲜半岛)僧人,几位禅师回国后,相继建立起自己的法派体系,对中国禅宗的东传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7.
陆游  黄宝琼 《心理科学》2006,29(1):208-210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了2000年以来中学语文和历史教案共303篇,对教案中教学目标的相关信息作点计数据处理,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⒈近几年来我国中学语文和历史教学绝大多数采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取向;⒉两者的教学目标侧重于认知领域;⒊两者在认知和情感领域的目标要求学生达到的水平偏低,在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要求学生达到的水平偏高;⒋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中对动作技能领域的理解有偏差;⒌两者在认知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陈述时用词单一或含糊,而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的陈述较清晰。研究结果提示,提高广大一线教师有关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及科学地运用教学目标的陈述技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宋时,以张伯端开的全真南宗延续五代,“南宗五祖,天台山几乎统辖江南道教。至元代,全真北宗开始向江南传播。南北两宗本是同宗同源,仅是炼养方法略有不同和因宋、金统治地域而分南北,得到元统治者的支持,发展较快;而南宗“性命双修”继承中国传统隐逸仙学,大都隐居山林清修,与上层社会极少交往,得不到统治者的支持,自元代中叶开始,南宗逐渐与北宗融合。元末由陈致虚的努力,两宗统归全真道。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89,(2)
唐代禅宗有所谓“南能北秀”的公案。“南能”指的是南宗慧能,“北秀”指的是北宗神秀。南能北秀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禅法的不同。所谓“神秀禅法”,是指类似于神秀所做的“求法偈”(即“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示的一类禅法,这种禅法不仅为神秀所倡行,实质上是慧能禅法大行以前许多禅师共同的主张,因为神秀在其中更为典型,所以有“神秀禅法”之称。  相似文献   

20.
高与远     
禅院聚集了许多青年学僧,正在寺院围墙上,草拟一幅龙争虎斗的壁画。画中,龙在云端盘旋,正作势往下冲;虎盘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已修改多次,学僧们总认为画得动感不足。恰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们就请禅师对这幅壁画发表一下意见。无德禅师仔细观看后,说: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