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33.9万字。本书在汉代经学发展的视野下对纬书的形成与思想作一整体的研究。纬书相对经学而言,因此,欲明纬书之形成与思想,必先了解当时经学之发展及特点。在这一前提下,本书对《易纬》、《春秋纬》、《尚书纬》等诸纬的形成与思想分别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纬书形成方面,主要侧重从西汉经学传承的情况方面来分析各个纬书的形成。西汉经学发展到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29万字。"礼是郑学"之说出自唐孔颖达纂修《礼记正义》,作者将此作为理解经典、分析经说的基本方法,重新梳理了汉唐经学的发展脉络。针对传统经学史研究如皮锡瑞《经学历史》,过于依赖外源性记载,本书则尝试从具体经说出发,努力推求古人经说背后的思维过程,免去了传统研究中的"隔靴搔痒"之弊,从而对汉唐经学特别是郑玄经学,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郑玄礼学解析",利用敦煌吐鲁番出土的《论语》郑注写本,通过《论语》来讨论郑玄经学的构成,从中可以看出郑玄以《周礼》为基础,通过三《礼》贯穿群经的庞大体系。第二章"郑玄与他的师友"择取了马融、卢植、  相似文献   

3.
<正> 一、谶纬思想的流行和纬书的形成所谓“谶纬思想”,有广、狭二义。从狭义来说,是指自前汉到后汉所流行、形成的纬书思想,而作为这种思想的根干的是阴阳五行思想、灾异祥瑞思想、星宿预征思想、神仙思想等等。这些思想不仅对汉代社会的变迁以极大的影响,而且曾风靡于思想界,构成汉代思想的特色。这些思想中所共同的东西是带有神秘、呪术色彩的成分,因而常受到站在富有理性主义的儒家思想立场的批判,往往被人们忽视;然而要研究汉代的思想,对它是不应当忽视的,因为构成汉代思想特色的正是纬书思想。  相似文献   

4.
纬书是配合经书的。古代的经书囊括一切学问,是个无所不包的庞大体系,所以配经的纬书,也是包罗万象的。谶纬代表东汉王朝的统治思想,在经学上,它是东汉时代具有权威性的,势力最大的一派。当时凡是善于附会图纬的就能得官,反对谶纬的就会得罪。范晔说:“桓谭以不善谶流亡,郑兴以逊辞仅免,贾逵能附会文致,最差显贵,世主以此论学,悲矣哉!”(《后汉书·范郑陈贾传论》)  相似文献   

5.
<正>向世陵主编,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分《基本理论卷》、《儒学复兴卷》和《理学体贴卷》三卷,共104万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结项成果。该书有别于一般经学或哲学研究,突出儒家经学自身的变革和经学内在的哲学思维的生长,涉及宋代经学哲学的历史考察、思想变革和哲学理论创新等多个方面。三卷互为首尾,共同  相似文献   

6.
焦桂美 《管子学刊》2007,(4):118-122
崔灵恩治经以郑注为宗,重视文字训诂并善用纬书及阴阳五行说解经,带有较为明显的北学倾向.崔氏又由北人南,促进了北学之南渐,对南北经学的渐趋融合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7.
蔡方鹿先生的《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一书,2004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洋洋洒洒,有49万字之巨,是作者花费数载对朱熹经学思想及其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又一部力作。本书作者立足于朱熹著作的“文本”,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成果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朱熹经学为点,以宋学为面,以整个中国儒家经学发展史为线,通过点、面、线三者相结合,将朱熹经学置于中国经学发展史和宋学思潮的大背景视域来加以审视,着重厘清和诠释朱熹的“四书”学、易学、《诗经》学、《尚书》学、《礼》学、《春秋》学、《…  相似文献   

8.
1987年5月上旬,日本大正大学校长、文学博士安居香山教授来华作学术访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发表关于道教起源与谶纬思想的讲演,并与北京大学哲学系部分师生举行了学术座谈会。安居先生长年从事纬书研究,尤其对道教与谶纬思想具有精深的见解,许多观点已为我国学界所征引。他的《重修纬书集成》(与中村璋八合著,已出下卷)、《纬书》、《纬书的形成及其发展》等著作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本文拟就他这次访华期间的中心论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正>本书为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研究成果,分上下两篇。上篇论及两汉"论语学"概要,包括两汉"论语学"的三种类型、两汉《论语》注的诠释种类、汉代经学《论语》注特色总括、汉魏之际儒家《论语》思想的演变、魏晋之际玄学《论语》的兴起、两晋之际玄学《论语》新意等。下篇论及东晋《论语》注综述,包括东晋《论语》注考释、东晋《论语》注的多元化特色;东晋玄、儒《论语》注研究、南朝  相似文献   

10.
正唐纪宇著,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全书共324页,37万字。本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该书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学研究"是对程颐经学观点与解经方法的总结,下篇"哲学研究"是对《周易程氏传》内蕴哲学思想之阐释。上篇中,作者按研究对象分为三章。第一章"《易传序》疏解",顺序疏解了《周易程氏传》卷首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校整理,中国学者吕宗力、栾保群等译<纬书集成>,是纬书整理研究的一部力作.然白璧难免微瑕,该书标点断句尚有某些不尽完美之处.就<易纬通卦验>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未辨"推移"为双音复合结构而点破;二、未辨"之言"为训诂术语而点破;三、误认"宫商"为音乐术语而将"出宫"点破;四、未辨"燿魄宝"含义而将"北辰帝"点破;五、不识"日冬至"为冬至别名而点破.  相似文献   

12.
宇宙论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内容.纬书的宇宙论以<易传>的宇宙论为基本构架,融合了道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宇宙论.纬书的宇宙论是中国古代宇宙论思想发展的结果.宇宙论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首先开创了中国的宇宙论传统,<庄子>、<淮南子>等书中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思想.新出土的<太一生水>、<恒先>都属于道家系统.纬书的宇宙论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王岱舆的伊斯兰认主思想是其经学教育思想的一部分,包括"真一"论、"数一"论、"体一"论。本文分别论述了这三方面的思想,并对其关系进行了评析。总之,王岱舆的伊斯兰认主思想为明清时期的回族穆斯林恪守伊斯兰教信仰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清代的回族学者构建回族经学教育思想提供了依据和参照。  相似文献   

14.
专言符命占验的谶书在西汉成帝时已经出现;比附经文的纬书是谶书的一个支流,是谶书发展过程中附会经文的产物,明确有文献记载的纬书出现在东汉初年。谶纬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谶书也可以称谶纬,纬书也可以称之为谶纬。大概由于时代久远,以及谶书与纬书内容极其惊人的相似,后来人不能明了谶纬的本来面貌,便合称其为谶纬。  相似文献   

15.
《原道》2017,(1)
<正>西汉以降,历史上的经学往往带有政治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以往一些经学史研究,倾向于一种"抽离"的方式,或考证著者、版本,或辨析经解异同,都是把经学当作一种纯粹"学术"。此外,还有一些经学史研究,因受到后来某个历史阶段学术趣味或价值取向的影响,得到的对某一时期的经学认识与实际情况差别较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经学、经学思想、经学思想建设 要弄清经学思想建设,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经学。广义的经学,就是宗教学;狭义的经学,一般指教义学,即宗教关于世界、人生等的理论观点。伊斯兰教广义的经学,包括经学班、经学院校学生学习的所有宗教课程:教义学、教法学、哲学等。伊斯兰教狭义的经学,就是教义学、教义思想体系,主要指六大信仰。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学术界出现了经学研究的热潮,但经学的诸多重要问题还值得认真深入地研究。本文就"经学是研究儒家经典的学说"这一人们所熟知的经学定义提出质疑,认为作为经学原典的五经出现在儒家之前,先秦诸子百家皆宗奉五经,五经不是儒学的专利;而汉武帝以来的经学与设立五经博士之后的儒学存在经子之分,"儒家经学"的习惯用语存在混淆经子之分之嫌。  相似文献   

18.
传统经学诠释有训诂、义理之分,北宋二程的经学转向进一步揭示出经学诠释中的"德性"内涵。二程经学思想不啻是义理之学,更是德性之学,它包含了德性实践和德性之知两个维度。二程将诠释重点从作者和文本转向读者,将治经问学的目的从知性理解转向德性实践,这就脱离了形式上的训诂之学。同时,又指出以德性之知来接近圣人境界,进而理解圣人所作经典中蕴含的义理,这又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义理之学。注重德性实践,从德性出发去理解经典和圣人,最后通达"天理",是二程经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两宋"道学"或"宋明理学"不同于传统儒家经学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国儒家经典诠释思想与西方诠释学思想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9.
正习五一主编《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第2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3月出版。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是"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文丛"中的一部。本书选编2012年全国范围内科学无神论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共40篇。除了特约文稿两篇文章以外,其他文章按主题分为"科学无神论理论研究"、"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工作"、"科学无神论与宗教研究"、"自然科学与无神论"、"中外无神论思想源流"等六个板块。  相似文献   

20.
<正>张克宾著,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全书327页,32万字。本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朱熹易学的思想系统:从朱熹治易的基本观点"《易》乃卜筮之书"入手,以"三圣易"说为线索,分其易学为先天、后天两部分,并最终统摄于太极阴阳的义理架构中。是书共分六章,首章言朱熹易学思想渊源与转变。据作者考证,朱熹易学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一为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