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子》书中有四篇以“乘马”一词作为标题:《经言》部分有一篇,即全书第五篇《乘马》;《轻重》部分有三篇,即全书第六十八篇《匡乘马》、第六十九篇《乘马数》和第七十篇《问乘马》。其中《问乘马》篇文业已亡佚,只剩标题,余三篇本文具在。《乘马》由于与近年发现的临沂银雀山竹简《田法》等篇有关(李学勤:《银雀山简〈田法〉讲疏》,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199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卿希泰先生主编、詹石窗先生执行主编的《道教文化新典》(以下简称《新典》)一书。该著作是道教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她的各个篇章就像一扇通往道教文化“妙”处的门,必将推动国内道教文化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道教文化,广义指“凝结”了道教精神的一切存在;狭义上则是指道教的精神形态,诸如道教哲学、道教仙学、道教医学、道教科仪、道教音乐、道教美术、道教文学等。(详见《新典》第5页)《新典》所谓的道教文化主要是就狭义上说的。《新典》内容宏富,全书共十二编,每编三章。具体章目如…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新作《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于2009年7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发展的理论审视",首先对"发展"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哲学反思,对发展做出了新的阐释;而后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挖掘,  相似文献   

4.
正唐纪宇著,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全书共324页,37万字。本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该书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学研究"是对程颐经学观点与解经方法的总结,下篇"哲学研究"是对《周易程氏传》内蕴哲学思想之阐释。上篇中,作者按研究对象分为三章。第一章"《易传序》疏解",顺序疏解了《周易程氏传》卷首  相似文献   

5.
吴新楚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全书17万字,270页。全书共分三编。上编为《<周易>异文概述》,作者就研究《周易》异文的基本材料、异文的内涵与类型、异文与文字的应用、由讹脱衍倒而形成的异文、异文所反映的词  相似文献   

6.
正丁四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全书274页,计17.7万字,为"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之一种。作者认为,"国内的易学研究,……实始于出土易学,始于所谓数字卦问题",大量易学材料的发现,丰富了易学知识,提出了新的易学问题。本书分三编,共九章,由作者发表过的九篇论文略加编辑、润色而成。第一编分两章。"从出土材料论《周易》卦爻画的性质和来源"认为《周易》卦爻画的来源经历了从五十五数揲蓍法到五十数揲蓍法,从爻体六、一(七)到一(七)、八的演变,今本及出土诸本《周  相似文献   

7.
吕绍纲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全书共36万字,是作者近二十年来易学论文之选编。此书“廊庑阔大,涵盖甚广”,共分为五编,计二十三篇,另有附录五则。第一编“我与周易”,讲述了作者学易之师承和基本易学观,主张治易要分清义理、象数两派的界限,坚  相似文献   

8.
学科发展的指南--读彭庆星《医学之美的探索》有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彭庆星同志的新著<医学之美的探索>(以下简称<探索>).全书共三篇,重心在第一、二篇.第一篇论述医学美学与医学人体美学基本理论;第二篇论述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及其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前者侧重于形而上的理论思辨;后者侧重于形而下的学科实践.这两篇的先后顺序,不只是书稿编辑形式的主观讲究,而且还是学科发展规律的客观体现.第三篇作者的部分演说词祝词与序,与其说是作者学术活动的实际记录,不如说是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自身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纵观全书,我们不仅体会到<探索>作者彭庆星的探索精神,同时也领略到何伦、陈媛这两位文集整理者的精心分类给读者带来的方便和阅读美感.  相似文献   

9.
新书简介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何博超副研究员的专著《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研究》2015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5万字。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古亚美尼亚哲学文本的学术专著,也是第一部论述古亚美尼亚哲学及其与古希腊哲学交流的著作。本书以中世纪古亚美尼亚著名学者无敌大卫及其代表作《"前分析篇"评注》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这部作品对亚  相似文献   

10.
去年夏天,金陵刻经处老主任徐平轩居士之子徐延陆示我其父于1931年编印的《石埭徐杨贤证居士遗徽集》一册。展阅之际,发现书中的序、记、传、赞等多为当代高僧大德和学者名流的手笔。其中有谛闲、太虚、印光的作品多篇。查检《谛闲大师语录》(台湾和裕出版社,1999年1版)、《太虚大师全书》(台湾《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1980年11 月3版)、《印光法师文钞》及其《续编》、《三编》(台湾华藏佛教图书馆印赠,1997年 11月版),发现《遗徽集》中所载多为佚文。欣喜之余,亟抄录之。计有:谛闲大师佚文两篇(…  相似文献   

11.
吴教授《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一书于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作者的18篇相关论文结集而成,分《历史篇》、《师生篇》和《现代篇》三部分,全面地反映了作者近15年中不断推进的研究进程。通读洋洋27万余言,给笔名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两点:一是作者以客观和平实的学术笔触所映现的中国教会大学百年曲折历程,二是作为中国教会大学主体的华人帅生们复杂心态。教会大学在中国大陆的发生、发展和结束,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历史相伴随:其过程是曲折的,动因是复杂的。教会大学开办之初衷无一不是为了“化中国”,但结果却是不断地被“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帛书〈易传〉初探》廖名春著 ,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1 998年出版。该书收集了作者自 1 992年至 1 995年期间发表在海内外学术期刊上研究帛书《易传》的 1 9篇论文和 6篇释文。全书按照内容共分五编 :第一编“帛书《易传》简说” ,收有四篇论文 ,主要介绍了帛书《易传》中《易之义》、《要》、《二三子问》、《缪和》、《昭力》的基本内容。第二编“帛书《系辞》论辩” ,收有 5篇关于帛书《系辞》的论文。重点探讨了帛本《系辞》和今本《系辞》的关系、帛本《系辞》的学派性质及今本大衍章的问题 ,提出了今本《系辞》早于帛本《系辞》、帛本《…  相似文献   

13.
继《中国佛教人物论》之后,黄夏年先生又掇拾旧作,选录其多年来撰写的有关中外古代佛教史的部分文章,详加编订,成《西来东去——中外古代佛教史论集》,收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真如丛书"。全书收录了作者的十九篇论文,分编为"中国篇"、"外国篇"与"比较篇"三部  相似文献   

14.
<正>谷继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初版,全书共30.8万字,216页。该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读博期间,写作船山易学的博士论文而得之副成果,被列入"同济·中国思想与文化丛书"。王船山的易学"综罗往代,渊博浩大,……浓缩了以往易学与理学的精华,而后出以新思"。《周易外传》系船山早年著作,相较于  相似文献   

15.
《信仰探索:卓新平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本书为"北京社科名家文库"之一种。全书由"经典之探"(7篇论文)、"世界视域"(8篇论文)和"中国意识"(12篇)三辑共27篇论文,再加上前面的"学术自述"与末尾的"卓新平著作目录"构成。它是卓新平研究员从自己近些年的诸多论著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代表了他所主要从事的这些研究领域的新见解、新观点、新看法,展示了他的"学思精华"。在其"学术自述"中,作者"主张  相似文献   

16.
最近,由韩树英先生主编的《毛泽东哲学思想》已经问世。该书史论结合,观点新颖,值得一读。全书共分三编:(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发展,特点及其历史地  相似文献   

17.
明《周易悟真篇图注》在《悟真篇》诠释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但一直以来罕见传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今藏一种,实为难得善本。通过对之详细考察,笔者认为《周易悟真篇图注》即是《秘殿珠林》所录之《五注悟真篇图解》,其作者程易明与《指玄篇本末原序》(《藏外道书》收录)的作者应是同一人,而该图注所用《悟真篇》底本与《顶批三注悟真篇》(《藏外道书》收录)的底本同源一致;此外,从内容上看,《周易悟真篇图注》乃道教诠释之"图解"传统和"丹道易图"自身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顺凡逆仙"的丹法原理与性命双修的工夫论系统,皆较前人有进一步的细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张广保,号洞斋散人,汉族。生于1964年,199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8-1999年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年哈佛燕京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道教大辞典》副主编、《道书集成》常务副主编。现任北京大学哲  相似文献   

19.
《轻重》等篇所见的物价及其年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子·轻重》原本共十九篇,今本佚失三篇。它自成体系,专门讨论财政经济问题,附于《管子》全书之末。其中谈到物价的地方,不算太少。现在把它摘录出来,——进行探讨。由于它所用的度量衡往往不同,一种物品的价格也不尽一致,换算时也难免发生错误,但是如果澄清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对于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而且也可以对《轻重》等篇的断代研究有某些帮助。所以不辞谫陋,不避繁琐,把它写下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帛书《易传》谈及阴阳概念集中在《二三子问》《衷》和《缪和》这三篇解《易》文献中,《二三子问》开篇言"龙之德",以"龙"之神能总述阴阳变易观,包含能阴能阳和变与不变两方面的内涵,以此突出由变化之极而衍生的宇宙万物化生之义。《衷》开篇即提出"《易》之义萃阴与阳"的命题,将抽象的阴阳概念落实到阴卦与阳卦、刚爻与柔爻上,核心是刚柔之变化,由此引申出乾坤、刚柔、动静、天地、文武之大义。《缪和》篇则从天道处立言,其曰:"凡天之道,一阴一阳。""阴阳",诸家多以"四季"解,其实不然,"阴阳"当谓"日月",此乃古书常例。此言天道对立转换的客观规律,可称之为自然天道观,与荀子的天论有某些相同之处。综上,帛书《易传》以阴阳变易观总述事物发展的两重性特征,又以刚柔变化和自然天道观深化之,具体地阐发、运用了传世本《易传》的阴阳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